中国海军3年来90多艘次舰艇30余艘次潜艇远航战备
适应使命任务 提升建设标准
——海军基层工作会议关键词解读
新型作战力量能力建设步伐加快、五大兵种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显著提升……在9月21日召开的海军基层工作会议上,记者获悉,3年来海军在适应新的使命任务中提升基层建设标准,在提高经常性工作质量中打牢基础,在破解矛盾问题中推进发展,呈现出“党委把官兵冷暖放在心上,官兵把职责使命扛在肩上”的大好局面,基层建设呈现出可喜变化。
关键词:新型作战力量
海军牢固确立战斗力标准,部队备战打仗的导向更加鲜明,基层舰连全面建设不断跃升。
3年来,21批90多艘次舰艇远海训练,30余艘次潜艇远航战备训练,远海防卫作战能力稳步提升;航空兵突防突击、对抗空战等高难课目训练强度不断加大,取得质的突破;陆战队分别赴北京军区、沈阳军区、成都军区展开寒区训练、山岳丛林训练,提升了跨区机动、全域作战能力;新型力量形成作战能力的步伐不断加快。
3年来,数十个师、旅、团级单位被总部、海军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院校和科研单位面向一线、面向战场,把教学科研与部队备战打仗紧密衔接,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制约海军装备发展的一批关键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关键词: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海军从严从难设置海战场环境,构建复杂电磁环境,坚持全域练兵、全时练兵,每天都有100余艘舰艇在海上执行研练演训、战备执勤和护渔护航等任务,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显著提升。
3年来,海军成功组织了机动系列等实兵演习研练,实射雷弹数百枚;圆满完成“和平使命”系列中俄海上联合军演,赴美参加“环太平洋-2014”演习等中外联演联训任务,展示了人民海军过硬素质和良好形象。
3年来,海军官兵征衣未解、枕戈待命,坚决维护我海洋权益。圆满完成亚丁湾护航、环球航行,紧急执行叙利亚化武海运护航,赴利比亚、也门撤离中外人员,马航失联客机搜救等多样化军事任务,展示了大国海军的担当,维护了国家战略利益,赢得了广泛赞誉。
关键词:“互联网+”军营
海军领导在部队调研时发现,许多90后官兵“网龄比军龄长”,基层建设如果仍停留在“上网容易泄密”“网上负面消息多”等思维定势中,不仅与官兵的期盼相违背,也脱离了时代要求。
海军党委进一步更新思维观念,认真落实四总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基层工作指导和管理秩序若干规定》,引导教育部队多看网络的积极因素,多看网络的正面能量,多看网络的功能运用,从疏与堵的纠结中解放出来,建好政工网,普及互联网,发展移动网,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做到网络覆盖广、速度快、联得远。
海军部队走开“互联网+”运行模式,依托政工网、“蓝网工程”“岸舰一体”等平台,广泛开展网上教育、网上培训、网上咨询、网上监督等,充分发挥网络对基层建设的助推作用。目前,由官兵自主开展的微课堂、微文化、微活动等系列“微教育”,在军营内部的信息网络中蓬勃发展,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近两年来,海军对学习室进行了改造升级,在学习室内建成“大数据、云平台”的演兵场。依托丰富的数据资源,学习室成为“军情库”,汇聚了经典战例、外军研究、武器大观等40多个方面的海量数据图文资料;依托先进的技术平台,组织模拟对抗、网上推演,研练战术战法,全面提升官兵的军事素养。
关键词:暖心惠兵工程
以往,海军官兵“进港不上岸、吃饭蹲甲板、开会坐马扎、睡觉放挂板”,常年住在船上,夏天如蒸笼,冬天似冰窖,生活条件格外艰苦。针对这一情况,海军启动暖心惠兵工程。
“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海军不断加大对官兵医疗卫生的保障力度。下拨经费8400余万元,用于大病医疗统筹补助;在西沙、南沙等海岛部队开通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组织医疗服务海疆行活动,组成104支医疗队,为基层部队送医送药;与总部、其他军兵种积极协调,一线官兵疗养地点由4个增加为15个,疗养人数指标由每年3000余名增加到10000名;把医疗服务对象拓展到一线作战部队官兵家庭,2012年在全军率先启动“蓝馨工程”,通过免费治疗和辅助生殖技术,帮助不孕不育官兵夫妇实现梦想,近200名“蓝馨宝宝”健康出生。
海军发挥科技优势,在西沙、南沙建立数字化“三防”菜地,提升了驻岛礁部队蔬菜自给能力;舰艇远航饮食保障改革,研究开发出口味更好、品种更多、储存时间更长的常温食品和速冻食品,远航食品由土豆、冬瓜、洋葱等“老三样”拓展到200多种;建立从菜源筹措、采收预冷、气调包装到冷链运输的完整体系,探索出科学的蔬菜保鲜办法。如今,海军官兵在远洋护航、远海训练中都能吃上鲜绿蔬菜。
2011年,海军水兵小区建设全面启动、推广展开。目前,海军已有25个部队、8000余名舰员实现了上岸食宿。已建成的水兵小区,实现“住用保障公寓化、生活服务人性化、设计管理物业化、小区环境公园化”。为士官家属临时来队兴建公寓,来队家属拎包即可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