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决定追授岳平同志“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省委决定追授岳平同志“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记者9月27日从省委常委会会议获悉,省委决定追授岳平同志“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向他学习。
岳平生前在调研。
图片来源南国都市报
岳平,男,汉族,四川剑阁人,1965年7月出生,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岳平同志生前系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省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在执行公务途中突发心脏病,于2017年9月2日凌晨1时许不幸因公牺牲,年仅52岁。
岳平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对党忠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毕生致力于所挚爱的生态环保事业,用尽自己的一生守护着海南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新时期好干部的优秀代表,是我省环保技术队伍的领军人才和生态环保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
他始终秉持技术为民理念,在海南环境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组织完成300余项国家和省下达的科研和应用项目,合作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30余篇,率先在全国环保系统中开展森林旅游区空气负离子监测,率先将环境监测工作范围推进到西沙群岛,2014年首次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发布海南环境空气质量信息。
他始终秉持守土有责理念,多次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为海南生态环保和规划工作作出杰出贡献。2008年汶川地震后带队紧急奔赴四川,成功支援雅安地区饮用水源地应急监测;
2009年受命开展东方市八所镇十所村环境状况调查工作,利用“十一”长假连续奋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环境监测调查评价;2014年抗击超强台风“威马逊”,在短短3天内组织完成对全省203个水源地的监测,及时有力地保障了全省饮水安全;在我省“多规合一”改革试点中,带领技术团队连续奋战8个月,主持划定全省生态保护红线,构建红线管控制度体系,统筹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多规合一”实施奠定坚实基础。省规划委员会成立后,他作为兼任领导,常常白天在省生态环保厅办公,晚上接着加班加点研究规划工作,为省规划委员会正常运作、发挥作用作出突出贡献。
他始终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为海南环保科研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省环科院任职及后来分管环科院期间,改进选才用人机制,大胆选贤用能。至今省环科院已拥有博士9人,硕士53人,技术人员比例高达84%。在他的带领下,省环科院已成为我省环境管理、污染控制和环境决策的重要力量,先后获得国家环保部授予的国家环境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
他始终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牺牲前,他刚刚完成陪同中央环保督察组的下沉督察任务和国家环保部会议出差任务,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五指山市实地调研,在突遇暴雨的情况下仍坚持完成调研。出差调研途中,还时刻惦记着做好环保督察信息报送和宣传舆情监测,利用有限的休息时间布置指导业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奋战在工作岗位上。
岳平同志用热血和生命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深刻内涵,展现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塑造了海南干部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的良好形象。多年来,他获得国家环保总局二等奖1次、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荣获“全国环保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家环境监测‘尖端人才’”“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海南省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绿水青山魂归处
——记因公牺牲的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岳平
去往五指山市的路上,周晓梦与岳平聊起了这次会议的主题——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这位海南日报记者,想了解相关的历史沿革。岳平说,他有一本介绍省内生态环保历史的《环保志》,回去找一找,可借给周晓梦。
回到海口的第二天,周晓梦没有等来这本书,她等来了一个悲伤的消息。
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党组成员,海南省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岳平,在那次深入五指山区的调研中,于9月2日凌晨1点,突发心脏病,因公牺牲,年仅52岁。
离去的那天,五指山下了场大雨,他还是那么匆忙。头天晚上忙到凌晨1点多才睡,当天下午又进山调研,到了晚上,他还在为第二天的会议撰写意见稿。
他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如那一天,站在高高的山岗上,大雨滂沱中,深情的目光望过去,都是盼着青山绵延,绿水长流。
岳平生前慰问村民。(图由省委宣传部提供)
他有一份对工作的义
对工作,他似乎不会拒绝 每一次都是那熟悉的声音:“这件事交给我!”
有时,他会自语地说,“真的有点累了” 妻子劝他少干点 他却总是摇头
时间已走过零点,日期跳到9月1日,星期五。林莹等来了出差多日的丈夫岳平。
那是一次重要的工作出差。回到家的岳平,将行李放在房间里,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几乎就要睡着。大约过了20分钟,他猛地站起来,走到浴室洗澡。
凌晨1点左右,岳平终于睡了。
仅仅几个小时之后,早上8点,岳平在白龙南路坐上了大巴。他要与相关的部门负责人一起,前往五指山市参加一个环保方面的片区会。
一直以来,连轴转的岳平总是在打动着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厅长邓小刚。海南是全国第一个将生态保护红线落在实际的省份,11535平方公里的陆域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占全省陆域面积的33.5%;8316.6平方公里的近岸海域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占近岸海域总面积的35.1%。
怎么划?怎么管?在当时,这些问号不停冒在邓小刚的头上。“谁来干?”他习惯性的看向通讯录,目光停在一个名字上。
2014年7月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正面袭来,省内环境监测系统遭到大规模破坏。大灾之后总是容易出现大疫,环境监测尤其是水质监测至关重要。次日,台风刚过,岳平组织全省环境监测系统,开展水源地水质应急监测。
没有电、没有网络,更没有通讯,岳平来到文昌灾区,一连工作7天,每天工作15个小时。硬是完成了7期应急监测快报。“划定红线的任务,还是交给你吧!”邓小刚说道。岳平点了点头,这一次,如同每一次,邓小刚照例听到岳平熟悉的声音:“这件事交给我!”
义不容辞,他花了8个月,带队深入各市县,不仅划出了红线图,还将红线区域实际落地,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方案。
似乎,岳平不认识“拒绝”两个字。
可是,在寂静的夜里,林莹常听见丈夫的自言自语,“真的有点累了。”
每隔几个月,林莹总会忍不住劝他,累了就少干点。可是岳平只是摇头。不辜负,不放弃,是他对于生态建设的承诺,也是他对于工作的“义”。他的“义”,在于敬业,在于廉政。
一次出差结束,当地部门挽留岳平一行用餐。无论从工作,还是感情,都再正常不过,苏俊心里想。结果岳平却让这位省环保厅组织人事处副处长大吃一惊。岳平提出,一行人必须交餐费。对方不好接受,场面一时尴尬。岳平道过谢,带着队员们连夜回到海口。
生于四川,西蜀古韵中的“义”字,被岳平体现得淋漓尽致。为工作尽力,不负肩上的职责,他取一名环保从业者、一名共产党员,该取的义。
他有一抹对生态的情
半夜接到他的电话 同事已习以为常 对他而言 环保的事无小事
30年的深情 海南生态发生变化 水变清了 山变绿了 人才留住了
岳平的办公室堆满各种材料。
去往五指山市的那天早上,岳平6点多就起床准备材料。妻子林莹也早早起床,为岳平准备早餐。
餐桌上,林莹不忘放上那盒降压药。
那是去年的12月份,岳平突发高血压,在医院里住了5天。
那是岳平最局促的5天,他在小小的病房里四处转悠,不时拿起手机给同事打电话,都是询问工作的事。
他的电话不分时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他负责材料组和宣传组工作。每天的投诉受理工作忙到晚8点,随即对投诉进行梳理,零点后交到环保部门处理。半夜接到岳平的电话,同事已习以为常。
一天夜里10点多,宣教中心的林小斌又接到岳平的电话,电话那头语气平静,对一篇新闻稿件提出点评和分析。
几乎每一位报道过省内环保工作的记者,都听过岳平说的一句话:“欢迎大家关注环保,不止是关注好的方面,一些不好的、负面的也应该关注。”谁都知道,一则负面监督报道,给环保部门的压力有多大。“多找出一个问题,我们就能多解决一个问题。”一次省环保厅的新闻发布会上,岳平的声音通过话筒,传到每一位与会记者的耳朵里。
没有对生态的深情,这句话无法出现。
这份深情的背后,是30年的缘分,也是最初的声声叹息。
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杨胜天,在校门外的一个小餐馆里,见到了匆忙赶来的岳平。刚坐下,聊了不久,杨胜天听见了一声叹息。“我郁闷”,岳平叹了口气,聊天正进行到海南水资源的现状。
一个月后,杨胜天来到海南参加水资源调研工作。一见面,岳平又是一句“我郁闷”。杨胜天知道了,那时的海南水资源情况不容乐观,让岳平感不到轻松;年轻科研力量不愿来到收入较低的环科院,更让时任海南省环科院院长的岳平,为环科院的未来而发愁。
直到2010年,杨胜天再次见到岳平,那句口头禅不灵验了。岳平不郁闷了?杨胜天心想。
也是从那时起,杨胜天越来越多地看见了海南的生态变化。水变清了,山变绿了,曾经留不住人的环科院,也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海南省环境科学院的王晨野,正是留下来的一员。初到海南,王晨野并不适应,她想回家。岳平的电话,又一次响起。“希望你不要走,海南的生态不能没有你们。”就当是为了这座美丽的岛屿,奉献一次吧!电话里的声音,没有了当初的兴奋,几乎只剩下恳求。
“用情留人。”邓小刚说,当时的环科院薪资不突出、条件不突出,唯有岳平的真情,显得突出。
他有一种对生态的敬
他忘不了 为了生态牺牲利益的山区农民 他说,他们应当获得补偿
挽起裤腿踩在土路上 碰见一位村民 他就介绍一次“生态直补”
车子进山,岳平饶有兴致地看向车窗外远处的树木,于他而言,这不仅是一次例行的工作出差,也是再一次看看这片始终为之努力的中部山区。
岳平曾对省环科院院长邢巧说过,中部山区是海南省的生态核心区,这里的生态系统有一丝一毫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全省。确保中部山区生态不受破坏,岳平记住这里的山山水水,也记住为了保护生态,牺牲发展的山区农民。
其实,这项政策完全可“一刀切”,最终的目的是保护生态,中部山区的生态保护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岳平大可以忘了这些山区农民。“可他没有,山区农民为了生态保护牺牲利益,岳平说,他们应当获得补偿,这是一种尊重。”邢巧还记得,与岳平共同商讨生态补偿方案的过程,作为海岛型省份,绿色崛起的经济特区,海南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生态补偿方案。
多次深入五指山区,岳平带领团队,与加拿大环保组织进行国际合作,最终提出了“生态直补”的补偿方式。它减少了中间环节,最大程度调动山区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并且尽最大可能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大家终于松了口气,岳平却说,方法有没有效果,问过农民才知道。又一次调研开始了,岳平像是一位农村干部,挽起裤腿踩在五指山区的土路上,碰见一位村民,就介绍一次“生态直补”。“听明白了吗?你觉得好吗?”直到对方点头,说声“好”,岳平才会笑着离开。
那个星期五下午,刚刚抵达五指山市的岳平,再一次走进这座大山。猝不及防的雨林气候,酝酿了一场暴雨,岳平没有带伞,被大雨浇得湿透,脸上却兴致勃勃。这次进山,以及待会将去的南圣镇新村,都是为了第二天即将召开的会议做准备,它事关生态移民的调研。
岳平又说起了那句话,环保的基础,是每一位群众,“自上而下的政策,需要自下而上的力量。”
他有一种“闯海人”的劲
1988年 只身来到海南的他“痴迷”生态 牺牲个人时间 直至牺牲自己
他的妻子 一直盼着一家人能喝一次早茶 但到最后 这成了永远的遗憾
结束了当天下午的调研,一行人回到酒店。匆匆吃过午饭,岳平回到房间,针对第二天的会议,他需要完成一篇生态文明意见稿,用作会议发言。
山区云层稀薄,下过雨后,星星像是一颗颗剔透的珍珠,嵌在深黑的天幕。不得而知,那天晚上的岳平,是否也在抬头凝望这片天空,回顾这一生。
生于四川剑阁,大学就读农学,上一辈人对于土地的眷恋,如天上的繁星,牢牢嵌在岳平的心里。1988年,大学毕业后,岳平来到海南。那些年的那些人,被称为“闯海人”,以青春投入同样年轻的省份,代表着大特区的力量与奉献。
岳平,没有辜负这三个字。
刚到海南的岳平,来到了海南省环境监测站(后与海南省环境科学院合并)。同批入职的陈表娟,忘不了岳平刚来时的样子,“个子挺高,很有礼貌,总是笑着和人打招呼”。新同事第一次座谈会,岳平急匆匆地从实验室里赶来,身上的白大褂还没脱下,笑着说声抱歉,白大褂上还沾着几滴药水。每次路过那间小小的实验室,陈表娟都能看到岳平忙碌的身影。
2015年,岳平从海南省环境科学院院长的职位离开,成为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27年的科研人生,岳平为监测站留下了一连串数字。
“工作人员从50人增加为180人,实验楼从3000平方米增加为6800平方米,检测仪器从106套增加为800多套,科研资金从230万元增加为8000万元。”如今已是海南省环境科学院总工程师的陈表娟,提起27年来的变化,如数家珍。可一旦提起岳平,她泪如雨下,他留给监测站的27年时光,无法用数字去替代。
怀念一个人,即使很多时候已记不起他做过的事;但是,依然怀念他,只因他所做的每件事,都已化为他的印象,成为记忆中他的模样。
岳平的微信名是“守海人”,妻子林莹时常调侃他,“名字取得太土。”是的,在网络时代,谁会起这种名字?
也许只有岳平,那位曾经只身上岛的年轻人,那位埋头于枯燥基层岗位的实验员,那位大雨中挽起裤腿上山的副厅长。只有闯过海的他,才知道守住这座海岛的可贵。可贵到,值得牺牲个人的时间,牺牲家人的陪伴,直至牺牲自己。
结婚26年,林莹一直盼望着一家三口能一起喝个早茶。可是岳平总说:“没时间。”林莹只好一直等着。儿子长大了,应该有时间吧?岳平还是抱歉地说:“没时间。”儿子研究生毕业工作了,应该有时间吧?岳平高兴地笑了笑,“他也是做环保工作”,最终还是没有给出肯定的回复。
“工作有这么忙吗?”林莹不止一次发问。岳平只是微笑,没有回答。
终于,岳平不忙了,静静地停下了脚步。看着那个熟悉的微信名“守海人”,手机上显示的天气预报,再次宣告海南处于全国前列的空气和环境质量。林莹知道,丈夫没有留下遗憾,他倾尽所用,守住了这座岛屿。只是那始终没有喝成的早茶,成为林莹心中,永远的遗憾。
“静静的,您永远地走了
您说您累了,要休息片刻
可此刻
却总有一份未酬的壮志痛彻心扉!
琼岛的青山绿水
早已深深刻下您的印记
那一片蔚蓝的天空啊
到处都有着您的气息!
放心吧
您放心地休息吧
那份未竟的事业
由我们来承担!
循着
您的足迹!”
(同事为岳平写的诗)
他的故事依然在延续
静静地 他走了 再也回不来……
为了热爱的事业 奋斗到最后一刻
9月2日,星期六,会议正常召开。周晓梦没有看见岳平的身影,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会场。“会场有很多空位子,不时有人进来,与参会领导沟通。”周晓梦发现,几乎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带着血丝,询问之后,却是无言地摇头。
回到海口,她听到了噩耗。
2017年9月2日凌晨1时许,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党组成员,海南省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岳平同志,在出差调研途中突发心脏病,不幸因公牺牲,终年52岁。
省委书记刘赐贵、省长沈晓明对岳平同志的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刘赐贵作出指示,要求认真总结岳平同志的先进事迹,并号召全省广大干部向这一先进典型学习,发扬他实干担当、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凝聚全省干事创业力量,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
9月4日,岳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海口殡仪馆举行。
数百名各界人士来到海口殡仪馆南海厅,18响的礼炮之后,有人已经红了眼眶。
“他毕生致力于所挚爱的生态环保事业,自称‘守海人’,并身体力行,用尽自己的一生,守护着海南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守护着他所深爱的这片热土。”邓小刚在台上发言,台下的人,心却似乎飞到了与岳平共处的时光。
此时的岳平,安静地躺在那里,他换上新衣,似乎只是睡着了。很少买衣服的他,唯一的一件“奢侈品”,是花了上千元配的一副眼镜。“起初他并不愿意,他的眼睛不好,眼镜也总是丢,我说‘配一副好点的眼镜,对眼睛好,也让你心疼,提高对眼镜的保护’。”林莹还记得,配完眼镜回家,岳平心疼地唠叨了好几天。
如今,她再也听不到岳平的唠叨。那个名为“守海人”的朋友圈里,留了最后一条,也是唯一一条的状态。
“为了我热爱的事业,我终于奋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那是岳平离开后,同事用他的手机发的状态,只为让无处迸发的感情,找到一个出口。
青山绿水间的身影,是一位环保人留下的,当一个人的生命,与一座岛屿的生态有了联系,离去和归来,只是一种概念,唯有这份联系,才是永恒。
作者:周元、贺立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