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学员军事对抗频夺冠 累眼花看不清队友的手

23.11.2015  12:32
90后学员军事对抗频夺冠 累眼花看不清队友的手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一所工程技术院校,派出1个战斗班与其余13所军地院校的33支代表队同场竞技,夺得军内校际组总成绩第一名,收获精武锦旗和金质精武奖章。日前,刚刚在南京结束的“精武-2015”军事项目对抗赛上,后勤工程学院10名“90后”学员亮剑汤山,取得骄人战绩——7个单项4项第一,让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牌学员”。

   专挑硬路,他们是指技合一的新生代

  6分钟内根据给定坐标,在地图上确定目标点,120分钟内依靠指北针和军用地形图尽可能多地找到目标点。第一个课目定向越野的指挥棒交给来自38军的学院合训学员郭栋。侦察兵出身的他年龄稍长,看起来更加成熟、稳重。

  “温璐铮、白玛旺庆、栾公芹和我4人为一组,走远路拿下最远的时间窗口点;其余人员由副班长米玛次仁带队,抄近路找目标点!”班长郭栋迅速分工。

  然而,前进不到5分钟,郭栋就临机变阵,集中兵力从最远的目标下手,由远及近逆道而寻。这一招果然奏效,由于远端的目标点分值最高,全班一路下来在给定时间内找到18个点,以1分优势险胜第二名,拿下首金。

  次日凌晨4:30,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哨,从睡梦中叫醒的参赛队员被卡车拉到一处连指定的军用地形图都未标示的地域。

  “这是哪儿?”来不及多问,学员们就在号令下迅速向比赛地进发。

  “南面道路被炸毁。”郭栋拿出地形图沉思片刻。“根据已知坐标点判断,比赛地在北方。

  然而,摆在他们面前除了一条宽阔一点的马路外,几乎无路可选。郭栋再次定下决心——要出其不意,按方位角行进,在两点之间最短距离内闯出一条路来。

  好个出其不意,穿田地,趟小河,爬山坡,郭栋这一队竟领先了其他队伍近20分钟时间,将又一项冠军奖牌收入囊中。

  战场本是瞬息万变,拥有技指合一,善于跳出常规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后勤工程学院创新实战化教学的发力点。“在平时训练中,我们就注重锤炼学员的组织指挥能力,让他们在关键时候能担当大任。”教练员王科道出了这些“90后”新生代的取胜基石,他说“反常用兵者,方为将才。

   撕掉标签,他们是奔跑着的血性男儿

  战术基础与防护——这对后勤工程学院的参赛选手来说,有点陌生。虽然他们平时注重基础训练,但专业训练相对偏少。

  “战场从来没有现成的脚本,是血性男儿就得往前冲!”教练员王凯弟战前为大家鼓劲打气。

  一声令下,即刻出发。戴防毒面具,过染毒地带,瞄准、击发、命中,动作一气呵成,火箭筒准确地摧毁了“敌人”火力点。

  “栾公芹、杨万里和我搜索房间,其余人员在屋外警戒!”郭栋言语快而清晰。

  在旦增巴旦等队员掩护下,3名学员成战术队形,冲进烟雾弥漫的房间,快速击毙4名“残敌”,探明了库存的武器弹药。

  “房间内共有AUG-2突击步枪300支,67式手榴弹800枚,子弹30000发,报告完毕!”栾公芹精准的回答,惊呆了裁判:“这小子带着防毒面具,在浓烟下,居然能‘一口清’。”再一看时间,只用了9分钟。又一项冠军诞生了!

  最挠头的通过障碍课目,让队员们吃尽了苦头。

  一人多高的重型轮胎,不能滚,全靠翻,队员4人一组,搬得是浑身青筋暴跳,汗珠子顺着面颊滴溜溜地往下滚。

  翻越3米高墙,队员们按平时的训练,分成3组,一托一跃,很娴熟地翻了过去。充当“垫子”的杨一夫,最后一个起跳、翻越,没有人辅助,大概前面课目体能消耗过大,连跳了两次都没能过去。“快拉我一把!”第3次,杨一夫蓄力向上猛冲,一跃而下,不料在跨越时动作有些变形,腿抽筋了。“当时真是累得两眼发花,竟看不清队友的手在哪里。”回忆比赛,杨一夫的倦容依旧写在脸上。

  通过低桩网,头顶铁丝,身卧棱角碎石,稍有不慎就会被刮伤。不惜划伤自己也要保护枪不着地的马智铭,稍稍抬高手臂,结果一下子刮出3道血口子。

  水上机动课目,重达290公斤的冲锋舟被8人搬运到百米外的下水点,队员们协同配合,腰都挺得笔直,生怕一个人稍微弯一下腰增加其他队员的持重。

  冲锋舟破浪开花,高强度作业下保持身体蜷曲的9个人6人出现抽筋。但没人提出休整,硬是又一口气爬过一座山,超越4支队伍,跑完了最后的5公里,夺得行军宿营课目第一名。

  “90后”,这个被一些网友贴上“娇生惯养2代”标签的新生代。穿上军装的他们是否也能经起血与火的考验,托起强军兴国的重任?年轻的军校学员用他们在比武场上敢打敢拼的战斗激情,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是奔跑着的血性男儿,是不怕流血牺牲的勇士。

  队员杨万里,赛前突发重感冒,不舍荣誉硬着头皮参赛,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坚持到终点。

  替补队员郭佳伟,这位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又肩负起全队人员后勤保障任务的小伙儿,成为了“最佳第10人”。队员的激情在友情中助燃,唤出“我们看前辈的,后辈看我们的”必胜雄心。

   初露锋芒,他们是蓄势出鞘的利剑

  枪声阵阵,轻武器射击比赛开始了。到达射击地域,30秒内将分解后的95式自动步枪结合完毕后,回身朝200米外的起倒靶快速射击。

  只用19秒,大四年级学员米玛次仁就击发出第一发子弹。

  “从睁着眼睛,到眼蒙布条,最后到将手枪等其他单兵武器的零部件分解后混到一块组合,达到人人都对武器了熟于心,融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了。”在学院,郭栋和他的队友都经过这样的训练。

  手枪射击课目,6秒内打出3发子弹——这更是他们的强项。

  “常规的手枪射击采用托握式,稳定性较差。经过反复琢磨,我们发明了抱握式手枪射击法。经试验,这方法还挺管用,手枪的稳定性和射击速度有了明显提高。”教练王科对自己发明的抱握式手枪射击法信心十足。

  啪啪啪,161发,冠军奖牌真的被击落怀中。

  扣人心弦的手榴弹投掷,方显英雄本色。

  20米外有一个80cm×60cm的射孔靶和一个60cm×100cm的窗户靶,投中得分,投失就要扣分。关键时刻,班长郭栋当仁不让:“我上!”只见他一手持弹,一手拉掉引信,稍作镇定后,瞄向靶位,掐准时机引弹投出,结果两枚全中。

  “这是不是碰运气?”记者半开玩笑地问。“NBA勇士队的球员库里3分球精准,每次投射得分都像蒙进去的一样,被球迷无解地誉为‘变态准’,而你知道吗,是超于常人的刻苦训练成就了他超人的手感。”郭栋满含意蕴地回答。

  是啊,2个小时的定向越野,他们全副武装,竟然奔袭了22公里,这是怎样的一种强度?挑战极限的他们,哪个不是在平时训练中超常付出?撩开衣袖、裤腿,哪个不是伤痕累累?

  异于常人的付出和对胜利强烈的渴望,锻造出他们能打胜仗的过硬本领,成就了比武场上的光荣。宝剑锋从磨砺出,站在领奖台的他们,是成百上千个后勤工程学院培养的新一代指技合一过硬带兵人的部分缩影。

  “围绕实战抓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该院领导介绍,近年来,学院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标准,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与昆明民族干部学院、重庆预备役旅等开展联合演习、演练,进行实弹射击、手榴弹实投、实装拉练和野外驻训,组织新学员300公里野外综合训练,抽组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野战水电保障队,挂牌成立钓鱼城战略思维教育训练基地,走开了一条实战化训练教学的路子。

  利剑出鞘,剑落汤山。经过连日的比拼,后勤工程学院的“金牌学员”们用过硬的能力和非凡的拼搏精神,将新时期军校学员过硬的形象留在了赛场。这些手持未来战场指挥刀的准军官们,迫不及待地挥刀亮剑,初露锋芒的他们定会经历更多的锻打磨炼。未来战场,等你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