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赏雪 不能忽略雪灾警觉

26.01.2016  18:50

  中新网1月26日电 台湾《联合报》26日社论称,十年来最强一波寒潮,北半球亚洲、美洲均遭超强冰风暴,造成生活秩序及经济活动大乱。台湾地区的气氛迥异于其他重灾区,许多民众欣喜于亚热带难得的降雪,流露欢乐景象,也反映出人们对极端气候缺乏警觉。这次,除了农渔业灾损不小,有些人因严寒发病致死,包括救援机制迟缓,其实都不能轻忽。

  文章摘编如下:

  地球延续上世纪末的增温走势,去年更以惊人的增幅被确认为是史上最热的一年。去年初开始的超强圣婴现象,让气候变化更趋极端,非旱即涝,夏季酷热频创纪录;入冬后,则因酷寒空气被锁在极区,以致冬初温度高于平均值,大家以为是个暖冬。未料,极区紧锁冷空气的低压气流迅速减弱,北极振荡随即由正转负,酷寒冷空气因此由北往南向中低纬地区灌去,遂演出这波声势惊人的寒潮。

  之所以达到“霸王级”,是因为冷高压与强风、大量水气撞在一起。北美降雪破纪录,是北极区南窜的酷寒空气与墨西哥湾北上的暖水气碰撞,冷暖交会,降雪又急又猛。亚洲也一样,超强冷空气随北风往南灌,与提前来到、水气丰沛的华南云系碰撞,形成大陆中、东部罕见降下暴雪。而台湾,竟连三、四百公尺的都会郊山都难得白了头。

  极端气候之可怕,不仅是气候异常或海平面上升问题而已,更可能导致过去几十年的气象统计、月均温、甚至旱雨季的分析统统失准。大气环境的强圣婴现象或许还能作为长期趋势分析的依据,但有些中、短周期的气象变化都演成特殊“事件”,气候不可测性较以往高出许多。

  简言之,气象观测科技虽在进步,新型气象卫星也能掌握短期变化的讯息,但短期侦测并不意味能够防范。科学界努力的,除了力求预测精准,也只能为大众抢下有限的应变时间,避免灾害扩大。气象部门近年来致力于“小区域天气预报”,即是为了抢下防灾时间。

  问题在,灾害性气象要听谁的?这波寒潮,全台平地气温几乎都是个位数,根据刚修正的“气象法”规范的“灾害性天气”,只能由气象部门发布讯息,其他人若擅自发布需依法处罚。但现状是,网络、自媒体充斥转贴自超级计算机、气象卫星的免费原始数据,甚至再加码修正后放送,气象部门不仅未加以限制,对错误讯息也未纠正。这对想要赏雪的民众当然方便,但对农渔民、维生系统运营人员,则造成莫大的压力与可能的误判。

  超级计算机或气象卫星的侦测,甚至可放大到数平方公里的小范围,但这些“”数据需要经过修正、权重等处理过程,否则会有相当的误差。例如,这波寒潮大陆零度线南伸到广东,是否可以类推纬度较北的台湾会降雪?

  从科学上看,这并不尽然可以模拟,因为台湾海峡的庞大水体具有调节作用;再如台湾的山系多为南北纵向,也对北风灌入深度有其影响,须另行设算修正,不是抓到数据就以为可信。

  当局的抗冻抗寒救援机制启动太慢,“路有冻死骨”的事例频传,这是缺乏应变思维。新型气象卫星对于气象变化的掌握已提前到七天前,大致的变动态势应可掌握;换言之,抗冻防寒可以及早准备、发动,绝不能任街友在街头受冻。

  除对街友、老弱的救援机制应该及早发动,寒潮与台风、暴雨、干旱并列为四大灾害性天气,当局的防御网更应及于农损、产业灾害、基本设施毁损。从网友张贴草莓园被雪覆盖,小西红柿也没在雪中,至少农友一季的辛劳就此泡汤;其余如高接梨、枇杷、荔枝的时序错乱,也是可观的损失。虽然损失无法避免,但若因应得宜应可以减少。

  北美初估此次灾损金额将超过十亿美元,这是倾全力防雪灾的数字,还未计入因寒潮影响社会经济活动的损失。对照台湾民众争相上山赏雪,显然都从休闲娱乐层面出发,未正视这是十年来最严峻的寒潮。往后发生气候的不可测性愈高,各界切勿错失寻求应变的关键时机。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