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风俗家族代代传承 科举时代的海南文教

14.07.2014  12:34

      【原标题】科举时代的海南文教

      文\海南日报记者黄媛艳

      儋州东坡书院。张茂摄

      三亚收藏者陈师泰珍藏的张岳崧写给其弟的书信。海南日报记者武威摄

      张岳崧像

      历经千年的科举制度,对其评价,众说纷纭。当循着科举的脉络,来探究海南文教、社会的发展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琼崖学子探求知识的勤奋,是爱岛乡贤着眼发展的远见,是各方贤达关注文教传承的无私,这也许就是琼岛发展生生不息的奥妙所在。

      作为中国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科举制度自隋唐至清末延续了1300年,其间不计其数的读书人通过这一途径步入了仕途,取得人生辉煌。

      张岳崧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位海南在科举时代唯一的探花郎,通过科举获得人生机遇的同时,也深知科举对于地区教育、家族传承的重要意义。在三亚收藏爱好者陈师泰的家中,一封《张岳崧致其弟家书》寥寥三百余字,向后人揭开了科举的些许神秘面纱,在浓重的兄弟情中,人们也感受着古代海南崇文重教的风尚。

      “琼州宋以前无举进士者”

      “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这首唐代宰相杨琰贬谪海南时所作的诗作,代表着当时人们对于古代海南的认知。在穷乡僻壤的海南地区,元代以前,文化极为落后,清代学者程秉钊甚至在他的《琼州杂事诗》中写道“琼州宋以前无举进士者”。

      到了唐宋,海南的文化教育开始兴起。唐代科举正途官员出身的王义方被贬为儋州吉安丞,有效推动了儒学在海南的发展;及至宋代,朝廷在黎族百姓聚居的崖州、昌化、感恩等州县设立官学,吸引黎族子弟入学读书,清康熙年间的《琼郡志》对此有记载,“讲明道义,激励生徒,延师训导。黎僚犷悍,亦知遣子入学,衣裳其介鳞。踵至者十余人。”

      宋代朝廷不仅在海南设立官学,到了南宋绍兴年间,更是令各乡自试,设立贡院,这样海南学子就无需到邻郡赴考,只需在岛内参加乡试,每年在6月开考,每期可录取13名,录取名额大大增加。

      《琼州府志》曾记载宋代李光对当时海南的评价,即“学者彬彬,不殊闽浙”。一系列举措极大激发了海南优秀学子参加科举的热情。学者朱东根研究后认为,宋代是海南科举取得较大发展的时期,陈孚为宋代海南首位进士,宋代海南共有进士15人,举人13人。

      时间的指针指向明代,此时的海南科举进入鼎盛时期。朱东根认为,明代海南共有进士64人,举人597人,贡生2435名,出现了海瑞、丘濬等名人。其中,进士以琼山居多,46人约占海南明代总进士量的72%。

      科举制度发展了近千年,为何明代海南会迎来兴盛?学者林明认为,朝廷对海南的重视,明代整个社会科举风气的影响以及海南文教快速发展为主要原因。

      早在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就下诏,“盖闻古先圣王之治天下也,一视同仁,无间远近,况海南海北之地,自汉以来列为郡县,习礼仪之教,有华夏之风者乎!”;不久之后,朱元璋又再次下诏,“南溟之浩瀚,中有奇甸,方数千里,历代安天下君必遣仁勇者戍守。”从朱元璋开始,海南日渐受到朝廷重视,及至明万历年间,朝廷在海南设立学道,至此海南学子可足不出岛就能参加岁考和科考。

      纵使朝廷政策再优渥,学子有真功夫才能亮剑。到了明代,海南的文教日益发达,使得大量优秀的学子有实力,能在科举的平台上与各地的优秀学子同台竞争。清代琼州知府贾棠曾在《康熙四十五年重修志序》中写道,“明初改郡统之,生齿日繁,人文蔚起,至号为海滨邹鲁。”将明代海南称为“海滨邹鲁”,足以反映出此时琼崖文教的昌盛。

      然而,随着科场腐败丛生,科举弊端叠现,科举制度在清代日渐落寞,在此大背景下,海南的科举也受到了影响。整个清代,海南进士31人,举人234人,贡生1994人,远逊于明代。纵使整个海南科举在走下坡路,但海南清代科举还是有亮点可循,即此时出现了海南科举时代唯一的探花郎张岳崧。

上一页 | 1 2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