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退休干部12年捐资10多万元助学27名学子
个子虽然不高,头发苍白,穿着干净整洁,身子骨十分硬朗,谈吐思维清晰,精神抖擞,看不出来,他是76岁高龄的老人,这是记者第一次见他的印象。
咋一看,他跟其他的老人没啥区别,但是,他12年来坚持向四个基金会捐款,共捐助了27名学生,每月捐出的钱,相当于退休工资的三分之二,让你不由感概这位老人的与众不同,他是定安县政协办公室原主任曹绍烈。
8月19日,记者采访曹绍烈时,曹绍烈告诉记者,前几天发的4000多元退休金,不到两天只剩下三分之一了,三份之二的工资分成几份,除了给希望工程等基金会捐款,大部分都用在了资助寒门学子上学,留下的仅够用治疗糖尿病的医药费和亲人的零用钱。
他资助的27名学生,既有本省的,也有省外的学生,资助的对象从初高中到大学生。到目前为止,曹绍烈共捐出了14万多元,用于直接资助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
曹绍烈不是定安人,他来自三亚崖城,但是他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定安度过。29年前从部队转业的曹绍烈到定安县后,就在这里扎根。用他的话来说自己算是半个定安人,对定安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定安工作的时候,曹绍烈经常下乡,了解到有些农村家庭生活真的很困难,家里连吃饱都成问题,更别说给孩子交学杂费,供他们读大学了。
“我从小家庭贫困,深知贫困家庭孩子生活的不易,知识才能改变他们命运。”曹绍烈说,尽管他每月捐款尽管数额不大,但相信只要积少成多,帮助到一些失学的孩子返回校园,他才会觉得安心。
实际上,曹绍烈的家境并不富裕,一家人住的还是20多年前的老房子。70多平方米的空间摆了5张床,还有衣柜和书柜,家显得很局促。他也十分需要钱,每月需要支付患糖尿病的医药费用。有时,他甚至还会遭到连坐公交车的钱都没有的尴尬……但是他还是坚持将退休金大部分的钱挤出来,捐助给素不相识需要帮助的人,并且一坚持就是12年。
他坚持公益事业,并非心血来潮。早在曹绍烈在年轻的时候,就有份热心肠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在退休后每月固定捐款的想法,跟曹绍烈看到了一篇新闻报道有关。即将退休的曹绍烈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这样的报道:海口市一名政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每月坚持给希望工程的失学儿童捐款,数额不大,却持之以恒做好事,这样的善举深深触动了他,他决定见贤思齐,每个月都会向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汇入50元。
刚开始捐款时,曹绍烈遭到妻儿和朋友们的反对,他们并不支持老人的做法。因为当时他每个月工资不过1千多元,一家几口人住的还是单位分配的一间7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他们家也很需要钱。
曹绍烈告诉记者,考虑到自己身体健康以及并不富裕的家庭等现实情况,他也曾有过痛苦和斗争,可是,倔强的曹绍烈最终决定选择继续走自己的路,对得起那份善心。
看到老人如此坚持,家人也不再阻拦,转为支持他。
当时,老人还给省希望工程办写信,表达了想直接与贫困家庭的学生结对子帮助他们的想法。
信件很快得到了回复。2002年下学期,通过定安团县委的牵线,曹绍烈与城南中学的4名贫困生结成对子,从此开启了他直接资助学生的新方式。
定安“自强女孩”黄静是他资助的学子之一。黄静幼年丧父,她和母亲、弟弟相依为命,曹绍烈长期资助她求学,保住了这个品学兼优的苗子,并表示,他要把学生资助到学业完成,直到他们走上社会自食其力。
“曹爷爷,我现在已经找到工作了,可以自食其力了,谢谢您对我的关爱和帮助。”曹绍烈高兴地告诉记者,前段时间,黄静给他致电报喜讯。
在他资助下,今年6个参加高考的学子,其中有5个考上大学,这对他而言是最好的回报,足以慰藉他的心灵。
他资助过的孩子,还经常给他写信联系,老人数了数,共38封,每一封信老人都十分珍惜和爱护,像珍宝一样地保存完好。
“我会把捐资助学进行到生命停止那天,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不会放弃。”采访时,曹绍烈目光坚定地说。
如今,曹绍烈经推荐入围最美三亚人,如果他的善举感动了你,请为他投上宝贵的一票。
曹绍烈的选号为8053。
推选时间:2014年8月20日至26日。
投票方法:
①网络投票:南海网、三亚广电网(http://www.sygdw.com/e/xunzhaozuimeisanyaren/houxuanren/15668.html)。
②手机短信投票:编辑曹绍烈的选号8053发送信息到1062886622。
③电话投票:拨打投票热线电话16882222,电话接通后为选号8053投票。
投票时间:8月20日至26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