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海大教授江行玉创神奇!助灾民盐碱地里种出丰产粮

21.03.2017  07:11


海南大学农学院教授江行玉专研植物耐盐20余年。南海网记者  陈望  摄


【南海网】盐碱地一直都是农民和农业的梦魇。是什么样神奇魔法,让海水倒灌后的盐渍地种出了庄稼和蔬菜?海南大学农学院教授江行玉给了我们答案,他从事植物耐盐性研究20余年,让农民的废田种出庄稼,提高受灾农民的收入。他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带到农田里,把理论成果谱写在盐碱地上。在江行玉教授的身上,“工匠精神”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万亩良田变废田  “农业大夫”妙手回春

大部分人认识江行玉教授,是在2014年那一年。那年的7月到9月,不到60天,海南先后遭受超强台风“威马逊”和13级强台风“海鸥”双重袭击,致使岛内4万亩良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海水倒灌,其中文昌罗豆农场和铺前镇的灾情最为严峻,1万6千多亩田地瞬间由良田变成了盐渍地。在5至10年内,农民是无法种植常规农作物的。

为帮助群众尽快恢复农业生产,海南启动了“海南耕地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项目,“海水倒灌农田土壤盐渍化灾后恢复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具有多年耐盐作物研究基础的海南大学耐盐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担当重任。

海南大学科研团队负责人江行玉教授首先选取一批耐盐能力相对较强的甜糯玉米种子,经由江行玉教授研制的作物耐盐生长调节剂浸泡,使得玉米在长苗的关键期,能够保证自身水分不流失,同时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经过处理的耐盐玉米出苗整齐,长势喜人,从最初的18亩扩种到300多亩。

除了耐盐玉米,江行玉教授还从一些盐生植物中寻找到新西兰菠菜和冰菜两个蔬菜品种,经在文昌铺前镇盐渍土地上试种,也获得成功。

这些耐盐作物,既能帮助土壤脱盐又有经济价值。”江行玉说,他们利用特殊栽培技术提高作物耐盐性和培育一些耐盐作物品种开展了海水倒灌农田的改良研究,在海水倒灌不到一年时间就恢复了受灾地区农业生产,增加受灾农民收入,为受灾地区精准扶贫奠定了基础。

江行玉做了调查,除了4万亩被海水倒灌的土地外,海南还有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衍生的大量滨海滩涂,都可以种植耐盐作物。“从长远上来看,如果能在滨海滩涂这种高含盐量的低产田上开发种植耐盐经济作物,效益非常可观。”谈到能够帮助农民增加收入问题,朴实的农业专家江行玉憨厚地笑了。

专研植物耐盐20余年  助受灾农民增收

据了解,江行玉于2001博士毕业后出国,先后在以色列沙漠研究所、西班牙科学院和美国普渡大学从事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和访问学者研究工作,在国外期间参与了多项研究植物耐盐机理方面的课题。2011年,他回国后,被海南大学特聘为教授。

江行玉现正结合海南省实际从事耐盐植物开发和研究,获得了五项相关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两项有关的海南省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和两项相关的海南大学重点课题等基金。他和实验团队其他成员一起在海南省海水倒灌农田示范种植耐盐蔬菜和作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对于自己在这一领域20余年坚持不懈的专研,江行玉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说,科研是个连续性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去研究。而且做科研要有创新,有了新的东西就会引领你深入研究,把它做得更好。“我们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自己研究的领域要坚持做下去,往深的方向去做,在该领域中做到精益求精。

江行玉介绍,我国各种类型的盐渍土近15亿亩,而且每年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因此,可利用他们改良海水倒灌农田技术恢复大面积盐碱地农业生产,迅速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因此耐盐作物开发利用项目不但市场前景广阔,而且社会价值更大。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不仅是引导农民把之前荒废的海水倒灌田充分利用起来,还要引领他们科学改良盐荒地,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帮助他们在有限的耕地上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江行玉教授如是说。

学生眼中的“忙人”  每天都很拼

在学生眼中,江行玉教授就是一位“忙人”。海南大学农学院的学生范亚飞告诉记者,江教授是一个很勤劳的人,待在实验室的时间比学生们都长。经常是早上七点多,他们刚到实验室就发现江教授已经坐在电脑前面,到了晚上十一二点学生们都回去了,江教授依旧坐在电脑前整理一些耐盐相关的项目。

江教授外表看起来严厉,其实很平易近人。”范亚飞说,江教授很关心大家的实验,时刻都在关注着学生们实验的进展情况。而且江教授对学生的态度不是像上级对下级问责式的态度,更多的像是长辈对晚辈的关怀。

范亚飞还称,在普通人眼里,江教授取得如今的成绩已经是很成功了,按理说这种情况下应该会松懈些。但是江教授不会,他每天都很拼,比他们学生都还要拼,江教授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专研耐盐项目上,这样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3月17日消息  南海网记者陈望  实习生陈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