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老人56年前存了233元 如何兑现难倒老人(图)

22.08.2014  13:58

  20日晚,家住大坡镇的八旬老人王禄盛在家里收拾衣物时,意外地发现一张1958年的定期存单。尽管已历经半个多世纪,存单上的自己的姓名及公章仍清晰可见,但它还能不能兑现,将以什么方式兑现,却难倒了这位老人。

  王禄盛今年已有85岁高龄,尽管如今衣食无忧,却还是改不了节俭的习惯,每天还和老伴一起挑着担子,在市场上售卖自家种植的蔬菜。

  据王禄盛回忆,1958年,他在当时的琼山县大坡乡马六村,和生产队的乡亲们一起干农活,挣工分,每天的收入在1-2毛钱上下。正是由于老人的节俭,在那个年代,他在结婚前,就攒下了233.33元的“巨款”,于1958年6月26日,在“琼山县大坡乡钟税农业社信用部”存了3年的定期。但后来却忘记了这张存单的存在,直到今年8月20日晚上王禄盛在收拾旧衣柜时,才发现这张已经跨越半个多世纪,被自己早已忘却的存单。

  “父亲省吃俭用一辈子留下的积蓄,我们希望银行能兑现。”王先生说,在现在看来,200多元不算多,但是在那个年代,是父辈辛苦劳作多年才积攒下来的财富。

  上午11时许,记者陪同王先生来到海口农商银行白石溪支行,这里的工作人员看了这张存单后,称“琼山县大坡乡钟税农业社信用部”的一些存单信息,已经合并到该行大坡支行,建议记者到那里去查询。

  随后,记者又来到大坡支行,行长杨运东却称,“琼山县大坡乡钟税农业社信用部”的资料应该在白石溪支行,经营业员核实,大坡支行的电脑系统并没有这张存单的底单信息,营业员称,根据他们的工作安排,一些陈年手写的底单都已录入电脑网络。

  据此,杨运东表示,他们将安排工作人员留下王先生的电话,并协调白石溪支行共同查找底单。杨运东称,只要能找到底单,并且没有客户挂失或用其他方式已支取的信息,就可以为客户兑现,但是除去前三年定期之后的存期,只能按每年的活期利息计算。(记者徐培培 实习生施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