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嗒隆奇迹”东方造
短短78天,落后黎村蝶变热门景区,村民开始吃上“旅游饭”
“嗒隆奇迹”东方造
鸟瞰嗒隆风情文化旅游区
村道宽阔整洁,农田变成花海,公交车通到村里,游客纷至沓来……走进东方市大田镇月大村,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半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落后黎族村落。
抓住环岛高铁开通的有利时机,在东方市委、市政府精心谋划和打造下,月大村经短短78天建设,摇身一变成为游人如织的旅游景区,村在景中、景在村中,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月大速度,嗒隆奇迹”。
东方市委副书记、市长邓敏表示,“嗒隆模式”探索出了“农业+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为东方推进全域游积累了宝贵经验。
引入旅游
落后黎村变身热门景区
月大村位于昌化江南岸,与昌江黎族自治县叉河镇隔江相望,距东方市区约30公里,是一个革命老区村庄。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劳动力少、产业单一等原因,月大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据介绍,月大村以甘蔗为传统主导产业,近年来,甘蔗价格持续走低,农民增收乏力。2014年,月大村年人均纯收入仅2800元,勉强高于当年的贫困线。2015年,全村贫困户多达59户,占总户数的37.8%。
月大村党支部书记鲍忠伟介绍说,在甘蔗价格低迷的情况下,该村也曾尝试调整产业结构,引进种植玉米、地瓜、小西瓜、朝天椒、黄秋葵等效益较好的经济作物,但由于规模太小,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
如何帮助月大村脱贫致富,使老区村庄的黎族同胞在奔小康的路上不掉队?这是东方市、大田镇两级党委政府近年来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2015年底,随着环岛高铁建成通车,长期制约东方发展的交通瓶颈不复存在,东方市经济社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特别是旅游业,终于“破冰化雪迎春到”。如何借力高铁发展旅游产业,东方市谋划已久。
2015年8月,在东方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引进下,已在我省多地开发旅游项目的海南本土企业海南天涯驿站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决定将总部迁到东方,并计划和当地政府合作,将月大村打造成为东方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景区——嗒隆风情文化旅游区。
月大这个鲜为人知的黎族村庄,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15年10月12日,嗒隆风情文化旅游区正式开工建设。流转土地,拓宽道路,建设停车场、旅游公厕、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推动村庄美化、绿化、亮化……按照倒排工期,景区建设各项工作按部就班推进,月大村变了模样!
2015年12月28日,嗒隆风情文化旅游区开园试业。
经过短短78天时间的建设,月大村已成为一个以黎族文化为主题,集养生文化、花果体验、休闲度假、康体运动等于一体的乡村公园。景区占地3000亩,建有农家乐、水上乐园、四季花海、四季果园、跑马场、黎家乡村大舞台、自行车赛道、越野车赛道、隆闺寨等。
两天后,全球首条环岛高铁——海南环岛高铁建成通车,借力“高铁游”,嗒隆风情文化旅游区也迅速取得突破。元旦小长假期间,嗒隆景区即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两个农家乐客满为患。春节期间,嗒隆景区再次迎来2万余名游客,在拉动全市旅游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月大村村民增收。
月大村的巨变,让村民们欢欣鼓舞。今年春节期间,外出务工回来的村民个个兴高采烈,家家户户放鞭炮庆祝。“路宽了,景美了,夜亮了,看着这些心情就很愉快。”村民王天义高兴地说。
强劲动力
“党建+”模式创造奇迹
“从项目开工建设到开园试营业,仅仅78天!”东方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何先英介绍,该市用极短的时间将月大村建设成为嗒隆风情文化旅游区,创造了该市项目建设的一个奇迹,这也是东方抓党建促发展的很好例证。
“20多天建好乡村大舞台、10多天修好一条路,最难办的土地流转,不到一个星期就完成了,这在其他地方是难以想象的。”嗒隆风情文化旅游区投资者、海南天涯驿站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勇锋说,“月大速度,嗒隆奇迹”的产生,是东方市、大田镇、月大村三级领导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一是东方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和推动,二是“党建+”取得实效,三是基层党组织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确保12月28日能够顺利开园,东方成立了由组织部牵头,旅游、发改、住建、国土、水务、工信、供电、电信、交通、农业、林业、宣传、市政、大田镇等15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工作队,各单位分工合作,将工作细化到每一天。各单位“一把手”除完成主要工作外,其他时间多在项目工地盯着干,全力推进景区建设。
按照倒排工期,各建设单位“五加二”“白加黑”,牺牲休息时间赶进度。“到开园试业那一天,所有的工作队员都晒得黢黑,以至于乡亲们在敬酒时,脱口而出的话是‘领导辛苦了!’”廖勇锋感慨地说。
项目建设期间,市委书记吉明江、市长邓敏等市领导多次率队到月大村调研,现场办公,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市委组织部、大田镇也派干部驻村居中协调,每周利用晚上的时间召集参与建设的各单位开一次项目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东方市委党巡办副主任黎志吉,项目开工建设到开园的78天,他天天驻扎在工地上,既是“跑腿员”,又是“特派员”;大田镇党委书记李海红,几乎每天都要到村里看看,督促推进项目建设;月大村委会主任何德标,晚上头上总是戴盏灯在村里到处转,恨不得把时间掰开来用……
“项目推进过程中,每次有困难需要月大村解决,村两委干部总是回答三个字‘没问题’,并迅速解决。”东方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袁兴权说,在推动土地流转等工作方面,基层党组织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了项目顺利推进,月大村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让出自家土地支援景区建设,并挨家挨户做其他村民的思想工作,介绍景区建设的思路、规划以及对村里的积极影响等,最终获村民支持。
村支书鲍忠伟,家里的80亩地几乎全部出让给了企业;在挖鱼塘的过程中,部分村民不理解、不支持,老支书吉忠标以地换地,用来支持景区建设;村委会主任何德标,以多换少,换来土地支持景区建设……“基层党组组发挥积极作用,这是项目进展神速的一个重要原因。”李海红说。
“去年8月份,我们来月大村考察,当时站在村口的荒地上,没有一个人相信这里能发展旅游业。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快,做得很好。”廖勇锋无比感慨地说,以抓党建来促项目,这是东方创造“嗒隆奇迹”的关键。
何先英表示,近年来,东方坚持以打造省级党建示范点为目标,以创建五星党支部为抓手,创造性地提出了“党建+”模式,通过整合人力、财力、物力,推进农村党建品牌化建设,以党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美丽乡村、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互联网+”等工作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希望田野
幸福月大奏响致富欢歌
53岁的何德标,自嗒隆景区开建以来,每天都忙得两脚不沾地,原本就很精瘦的他,两个月下来又瘦了8斤。但何德标总是乐呵呵的,仿佛有使不完的劲。他说:“看到村里一天比一天美,我就很知足,再苦再累心也是值得的。”
何德标的话,是真情的流露。随着嗒隆项目的推进,月大村不仅村庄美了、产业壮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变好了,市场观念、服务意识明显提升。以前,村民有特产羞羞答答不好意思卖,现在,村民摆摊卖特产的积极性高涨。
月大村村民何海明,是村里的贫困户。此前,全家5口靠种20亩糖蔗为生,家庭年收入仅1.3万元左右。今年,何海明试着种了7分地果蔗,并拿到景区售卖,没想到才砍1分地就赚了1000元。“明年要扩大果蔗种植面积,待到游客多起来,生意肯定更好。”何海明乐呵呵地说。
今年29岁的月大村民陀青珍,此前主要种甘蔗,家庭年收入仅1万元左右。如今,她被安排在景区就业,固定工资1500元/月,此外顺带售卖椰子、太阳帽等,一个月也有三五百元额外收入。陀青珍说:“村里发展旅游后,环境更美了,我们的增收路子也更宽了。”
像陀青珍这样,直接在家门口就业的月大村还有不少。据鲍忠伟介绍,月大村目前共有12个贫困户被安排在景区就业,从事保洁、绿化、景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此外,景区还设立了集市,为村民售卖商品搭建了平台,通过引导村民参与旅游服务,使农副产品变成了旅游商品,价值明显提升。
玉米好卖了,南瓜好卖了,甘蔗好卖了……旅游业的带动,加快了月大村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据介绍,2015年初,月大村共有贫困户59户,而到今年已仅剩16户,43户贫困户已成功脱贫。根据计划,今年全村将实现脱贫。
“不只是物质生活改善,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李海红介绍,村里环境美了,村民心情也很美,广场舞跳得越来越欢。在妇女主任的带动下,村里组建的打柴舞队,在今年全镇的广场舞比赛中得了第一名,而去年月大村的成绩是倒数第一。
廖勇锋说,旅游是个“一业兴,百业旺”的产业,对产业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接下来,嗒隆景区还将新增酒吧、亲子乐园、四季果园等数十个项目,并引导村民参与其中。“以后村民能够做的产业,企业都不参与,只进行引导和帮扶,尽可能为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廖勇锋说。
据介绍,今年东方市还将加快推进月大“互联网+小村”建设和月大村微商、电商建设;启动全村民居改造,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充分体现黎族文化特色;建设黎锦文化传承中心、组建乡村歌舞团,丰富文化内涵等。此外,还将进一步完善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
东方市委书记吉明江表示,嗒隆景区的建成开园,实现了东方旅游景区零的突破。接下来,该市将紧抓大众旅游时代到来的有利契机,借力环岛高铁带来的“西游”热潮,大力推进东方全域旅游工作,以旅游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文/白竹 高智 图/舒晓 高智)
(本文摘自《海南日报》2016年05月12日 B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