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7名老人建广播站宣传禁毒 使4名青年主动戒毒

22.04.2015  10:59

      原标题:澄迈7老“战”毒品

      澄迈7名老人组建“老人播音班”,每天宣传禁毒4名吸毒人员主动戒毒,村子里再没出现新吸毒者

      “可以了不?”

      “可以了,开始播吧。”

      每当村口广播里传出这个声音的时候,澄迈县长安墟新云村的村民们就知道,95岁的邱世兴老人马上就要开始广播禁毒知识了。

      邱世兴不懂如何打开广播,每次他的学生邱崇雄打开广播时,他都要这样问一问。他的声音略显嘶哑,讲起话来两字一顿,有点像琼剧里的老生。

      7名志趣相投的老人加入其中,组成了一支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播音班”,每天宣传禁毒知识。两年来,在他们的影响下,4名吸毒者走上戒毒路,一名吸毒青年甚至重新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毒品在村庄不再蔓延。

      得知村里有36人吸毒感到心痛

      “我不能让家乡变坏”

      新云村委会位于澄迈县金江镇长安墟,是邱世兴的老家。这是整个长安墟的中心地带,人口流动大,人员复杂。老书记邱世斌说:“2013年的时候统计,整个新云村委会就有36人吸毒,有蔓延趋势。”

      村委会前有块空地,甚至已经成了毒品交易的场所。“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有人开车到这里卖毒。”邱世斌说,“有一次,有村民就看到一辆车来回3次,运来毒品,卖给村里的青年。”

      这让邱世斌很担忧,“一个人染上毒品全家就毁掉了。”村里一个叫阿福的年轻人。最初染上毒品时,邱世斌听群众反映便找到阿福的父母劝说。父母不信,阿福也强硬说:“我没吸毒。不信你带我去医院检查啊!”

      过了一段时间,阿福花光了自己的钱便找家里要钱买毒,最后还把自己的小餐馆给转让了出去,原本好好的日子越过越坏。

      如何教育村里的青年人,让他们不走上了吸毒的道路,成了邱世斌的一块心病。

      邱世兴是澄迈瑞溪中学的退休教师,一直住在瑞溪。2013年5月,他回到新云村,听到邱世斌讲起这些,邱世兴“感到很痛心、难受”。

      与家人相聚时,住村里的弟弟告诉他:“村里吸毒人员多,偷家里钱去买毒品,搞得家庭困难。有的吸毒仔甚至到处偷钱,偷东西,弄得村里一些人出去干活都不放心。”

      “这里是我的家乡。这里的水最甜,我不能让我的家乡变坏。”是年已经93岁的邱世兴想起了“广播站”,“我们那个年代,很多事情都是靠广播宣传教育群众。以前村里就有,我要把这个利用起来。”

      拿出退休工资建广播站

      禁毒的声音传遍整个村庄

      邱世兴来到新云村委会,找到了他的学生邱崇雄。

      “建广播站?”邱崇雄有些惊讶,“我们没有场所,没有设备,怎么建得起广播站?”

      邱世兴想了想说:“我来想办法。如果我能建好,你就来帮我。我要宣传禁毒知识。”

      邱崇雄很受感动:“没想到老师都90多岁了,还能有这个心,要来帮助改善乡村面貌。”

      随后,邱世兴给澄迈县文体局写信诉说了自己的愿望。他去找老书记邱世斌。邱世斌爽快答应,“建广播站,我以前都没想到,邱老一说,我就觉得可以做。”

      他们在村委会后面,划出一块五六平方米的空地,计划搭建临时房屋。缺资金,邱世兴便四处化缘。金江镇政府、公安局、教育局、关工委……当时正值暑热,邱世兴戴着一顶灰色小帽,四处奔走。

      最后,邱世兴自掏腰包拿出5000元。直到现在,老伴曾祥兰都不知道“有这样一笔钱”。村委会也拿出了5000元。一间小小的广播室就这样东拼西凑给建起来了。

      寄出去的信有了回音,澄迈县文体局回话,“我们非常钦佩,无偿资助您一套广播器材,用于建设广播站。”

      “那时候真的好开心。”邱世兴依然记得当时的喜悦,“以为不可能的事情,最终还是完成了。”邱崇雄也下定决心“跟着老师干”,主动承担起广播站的日常工作。

      2013年11月14日,广播站正式成立,开始了第一次播音。邱世兴坐在广播话筒前,大声朗诵: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禁毒教育……

      声音传递到了村庄的每个角落,染毒的村庄迎来了一阵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