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生活垃圾规划发力 垃圾焚烧率先受益
《“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进入出炉,明确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两个主要方向。受此利好,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将快速建立,环卫领域千亿市场空间开启,餐厨垃圾处理有望提速,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建设也将再上新台阶。
近期,发改委、住建部发布《“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底,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垃圾得到有效分类,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主要内容及看法:
一、继续大力推进垃圾焚烧项目建设,垃圾填埋场功能转向
文件提出到2020年底,全国城镇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能力49万吨/日,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50%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60%以上。此外,具备条件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要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距县城较近交通便利的建制镇要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全覆盖。
规划明确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两个主要方向:
1、垃圾焚烧将继续作为当前最符合国情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得到大力支持。截至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75.8万吨/日,垃圾焚烧处理能力23.2万吨/日,而规划“十三五”期间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49万吨/日、焚烧占比50%以上,意味着新增无害化处理产能中80%都为垃圾焚烧项目,生活垃圾焚烧方向受益明显。
2、生活垃圾填埋场功能逐步转向。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现状下,原生垃圾“零填埋”将逐步成为发展趋势。在未来,垃圾填埋场将会从以前的普通生活垃圾填埋向处置生活垃圾焚烧填埋物转型,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后的水、气、渣,如稳定化飞灰和炉渣,低浓度的填埋气体、硫化氢气体,以及低浓度渗滤液残余液等。通过角色定位的变化,在完成填埋场转型的同时,继续推动垃圾焚烧产能的扩大。
二、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快速建立,环卫领域千亿市场空间开启
文件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实现生活垃圾全收集,建制镇应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收转运系统,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地区要通过以城带乡等多种渠道进一步扩大生活垃圾收集覆盖面,加大收集力度。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相衔接的收转运体系。十三五规划新增收转运体系能力46万吨/日与十二五新增33万吨/日相比增加超过一倍,其中设市城市22万吨/日,县城8万吨/日,建制镇16万吨/日。当前我国垃圾收运行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行业机械化率低,运转效率偏低;2)市场化程度低,垃圾收运效果较差。随着规划出台,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明显受益,运转效率和效果都将得到大幅提高,对应环卫装备和环卫服务领域的市场空间将快速打开。
三、餐厨垃圾处理有望提速
文件提出继续推进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能力建设,鼓励餐厨垃圾与其他有机可降解垃圾联合处理,各省(区、市)基本建立餐厨废弃物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大力推动垃圾分类,科学设定垃圾分类标准,鼓励对厨余等易腐垃圾进行单独分类。规划明确,到2020年形成4万吨/日的处理能力,比“十二五”期间大幅提高。近年来餐厨垃圾推进不及预期,除监管因素外,前端垃圾分类做工开展不顺利也是重要原因,随着规划中体系建设以及相关监管要求的明确,餐厨垃圾处理得到实质利好,有望实现发展提速。
“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出台,体现了政府对于推进固废处理行业发展的决心。固废处理行业细分领域众多,无论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置还是再生资源利用等都有待深度发掘。随着相关政策不断加码,固废处理行业整体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对应此次规划文件的出台,看好生活垃圾处理的三大方向:1、垃圾焚烧发电领域;垃圾分类清运领域;3.餐厨垃圾处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