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海南寻找百姓身边好医护候选人物(十七)

10.10.2016  15:37

2016年度海南寻找百姓身边好医护候选人物(十七)

林显伟:追梦三沙  医者情深 

候选医护:林显伟    三沙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推荐人(单位):三沙市人民医院

投票编号:  3049

 

  ■  本报记者  刘操

  9月的三沙烈日酷暑,48岁的三沙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林显伟一身白大褂早已被汗水浸湿。他从永兴岛搭上冲锋舟,乘风破浪,前往七连屿上的渔民家中,对渔民们进行巡诊。身体健硕、皮肤黝黑的他,坚持着多年不变的信条:“不管再远、条件再艰苦,我们都要让三沙患者觉得,他们的健康时刻都有保障。

  “记得课本里《富饶的西沙群岛》那篇文章吗?我永远记得里面的内容:‘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林显伟年轻的时候,就对那浩瀚的蓝色国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2年,从海南农垦卫校毕业的林显伟回到家乡临高多文镇卫生院,得知临高医疗支援队刚从西沙返回,他羡慕得不得了。1998年底,林显伟当上临高县龙波卫生院院长。2002年,在家乡行医整整10年后,32岁的林显伟获悉西沙工委的医院需要医生,便毫不犹豫前去应聘。

  那时,林显伟已经是一名乡镇卫生院院长,孩子才6岁。他何必再去应聘当医生呢?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我的梦想就是到祖国最需要医生的地方去。”2002年,林显伟登上了前往永兴岛的补给船,开始了岛上的行医生活。

  林显伟初登永兴岛时,医院办公条件简陋,医疗设备短缺。在漫长的高温高湿天气下,医院内也没有配备空调。但是,艰苦的条件从没有让林显伟动摇过。“就是做好吃苦的准备来的。只要你心中没有杂念,在这里扎根没有任何问题!”他说。

  今年,林显伟担任三沙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在三沙市人民医院内,突发病情最多。经常出现的危急病情让林显伟长时间绷紧了神经。“这里远离海南岛的大医院,任何危急关头都需要我们第一时间上阵抢救。别看我们医院小,但我们是救命、保命的医院。

  一次,在西沙海域,一名来自广东台山的30岁渔民潜水时,被剑鱼咬伤了半边颅脑,血肉模糊。接到渔政部门的报告后,林显伟立即对伤员展开抢救。林显伟和同事紧急为渔民输液、止血和清创缝合,这名渔民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倍的努力来抢救他们的生命。”14年来,经林显伟紧急手术医治的三沙患者不下200人。

  三沙设市后,岛礁上的建设者越来越多,前来三沙市人民医院就医的患者逐年增加。林显伟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都坚守在永兴岛,24小时待命应对突发病情。“白天工作在医院里,晚上就睡在医院里,任何时候我们都能及时处理。”他对记者说。

  去年的一个午夜,在永兴岛某工地内,一名建筑工人腿部受伤严重,林显伟在检查了伤者病情后,第一时间通知驻岛值班室,协调他们派出直升机进行救治。当时,由于医院人手紧缺,林显伟身兼医生、护士的双重职责一路将患者送上直升飞机。

  “现在的救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如果碰到我们无法治疗的危重病人,必须第一时间创造条件将他们送回海南岛大医院医治,这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林显伟说。

  为减压病的病患全力救治,为得了恙虫病的渔民寻医问药……过去的14年里,林显伟已经跟三沙当地居民成为了好朋友,大家平时有什么不舒服就给他打电话。多年来,他用手机帮患者打过各类救援电话,却经常忙得没有时间拨打家人的电话。

  林显伟说,“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让三沙市每个小岛上的卫生室能发挥作用。”为了达成这个心愿,林显伟每个月都会到岛礁上培训“渔民医生”,让患者可以就近开展互助医疗。

  “在三沙当医生,要有扎根群岛的心,要有临床经验,30—50岁之间最好。”虽然已经年近半百,林显伟的三沙梦还在继续。他希望跟更多的同事一起,为提升三沙医疗卫生水平而努力。   

         

唐英俊:办百姓夸赞的卫生院 

 候选医护:唐英俊      文昌市翁田镇卫生院院长

 推荐人(单位):翁田卫生院

 投票编号:  3050

 

  ■  本报记者  刘笑非

  在文昌市东部的翁田镇上,纵横交错的镇墟街道里,坐落着占地面积并不算大的翁田镇卫生院。在当地人的眼里,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形容卫生院最贴切不过。从简单的中医调养到先进的彩超检查,居民们都能享受到周到的医疗服务。

  而对医院的医护人员来说,小小卫生院能取得现在的发展成绩,离不开翁田镇卫生院院长唐英俊的用心经营。

  2005年,从翁田镇卫生院走出去的唐英俊,又回到了这个熟悉的地方。“离开的时候,我是中医科室医生,再次回来时担任了院长。我一点衣锦还乡的感受都没有,反倒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唐英俊回忆道,当时,乡镇卫生院是自负盈亏。要保障卫生院40多人的饭碗,就要从管理制度上想办法。

  “我刚接手时,整个卫生院的收入只有180万元,除去工资和日常开销已没有多少盈余,开展新业务基本是纸上谈兵。”唐英俊说,当时,短期内没法开展新业务,就必须把既有的医疗做到极致。

  在唐英俊的带领下,一系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在翁田镇卫生院扎下了根,乡镇群众需求较大的妇幼保健项目办得红红火火。5年时间里,翁田镇卫生院的收入就从180万元上涨到330万元,医疗水平位于文昌市乡镇卫生院前列。

  随着医疗改革深入,乡镇卫生院面临转型。从2011年开始,翁田镇卫生院开始涉足皮肤病等领域,并逐步确定了卫生院未来的发展方向。

  “发展转型,最担心的是职工工作积极性打折扣,进而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唐英俊说。为了促进医院发展,他再次更新卫生院的管理制度,将一套完整的卫生院管理框架正式搭建起来。

  在唐英俊的办公桌上,摞着厚厚一叠文件夹,从科室管理条例到每周一次的专业知识测试,从“七步洗手法”这样的基本操作守则到全院的卫生标准,唐英俊都细心地一一列出。“还没有全部完成,但只要参照这些标准执行下去,不管是改革还是转型,卫生院都能获得健康发展。”在唐英俊看来,越是基层的卫生院,越应该用严格的标准来要求。

  高起点制定的管理制度,形成的是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带来的是医院业务水平的提升和人员结构的稳定。唐英俊笑道,整个卫生院从上至下,人人都是业务骨干。

  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袭击文昌。翁田卫生院在台风中的坚守,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近年来,通过唐英俊的争取和省政府的支持,翁田镇卫生院换掉了已经老旧的救护车,将医院的诊疗设备进行升级。中医出身的唐英俊,逐步将卫生院的中医治疗发展壮大,建立起“国医馆”,每周都邀请专家坐诊。“翁田离大城市较远,当地百姓看病大多靠我们,服务质量非常关键。”唐英俊说。   

 

王茂武:急诊室里的“特种兵” 

候选医护:王茂武      万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师

推荐人(单位):

万宁市人民医院

 

  投票编号:  3051

  ■  本报记者  赵优  特约记者  黄良策

 

  有些黑瘦,有些虚弱,没了以往风风火火的干练,而立之年的王茂武脸上虽挂着笑,但着实让人心疼。

  2011年,王茂武从海南医学院毕业,来到万宁市人民医院工作。几年中,王茂武几乎在所有科室都轮转工作过。因为基础扎实,2014年,他被调入急诊科当医生。

  急诊科医生,常常被人们称为医生中的特种兵——技术全面,单兵作战能力强,能在各种恶劣条件下,出色完成急诊、急救和重症抢救的任务。

  当上急诊科医生后,王茂武就住到医院里的员工宿舍,几乎吃住都在医院,值班时几乎24小时待命。白日里,老人突发病症、小孩情况危急;半夜里,打架斗殴,车祸受伤的病人,经常让工作中的王茂武像打仗一样紧张忙碌。

  2014年9月16日,台风“海鸥”登陆,造成万宁多条供电线路跳闸停电。9月17日上午,万宁供电局石梅供电所的电力抢修小组对辖区受损线路进行摸排抢修。“有人触电了,快来!”17日9时49分,万宁市人民医院120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急救电话。一分钟后,王茂武率领救护组出发了,一路朝礼纪镇兴梅大道高架桥旁飞奔。

  雨天,120救护车鸣叫着,王茂武的大脑飞速运转:最坏的情况会怎么样?应该怎么做?当救护车赶到时,被电击的电力工人胡其昌正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无意识,无呼吸,心跳停止。

  确定电闸已关闭,确认现场安全后,王茂武立刻投入了争分夺秒的抢救工作中。建立静脉通路、上心电监护……一切抢救工作在王茂武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雨还在下着,王茂武跪在地上,紧张地进行着心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王茂武的头上不住滚下雨珠。渐渐地,心电图上慢慢起了微弱的心跳……“人快救回来了!”这是王茂武当天最后的记忆。

  专注于救人的王茂武没想到,电线杆突然窜出的电火花,瞬间给了他几乎致命的一击。“王茂武瞬间被电击倒在地,双手捂着胸口叫疼,翻滚着到公路边当场昏迷。”当时在现场抢救的护士许妚燕回忆道。

  得到丈夫被电击的消息后,王茂武的妻子陈雪龄慌忙跑回医院。被电击后的王茂武,四肢没有知觉,不能站立也不能坐,没有近期记忆。

  被高压电电击后,王茂武的神经以及全身脏器都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因为心脏损伤引起的心律不齐,今年7月,王茂武在广州接受了手术。

  “我不后悔那天的出诊。看病人倒下,我们不能不救。对待病人,每个医生都会竭尽全力。”王茂武坐在椅子里,回忆中却是对家人的亏欠。父亲病重时,他因为身体原因无法亲自照顾。至今,说起自己已经去世的父亲,王茂武仍难忍悲痛。

  目前,正处于康复期的王茂武不能剧烈运动。活动量一大,他就会感到心慌心悸,甚至出现晕厥的症状。“等身体恢复好了,我还要继续回到岗位上。”王茂武对记者说。

  “如果当时我没有被电击倒,那个工人或许能够活下来。”采访结束时,王茂武还在念叨着当时救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