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闻周刊关注海口干部作风建设 海口转作风进行时
虽然已是11月,但海南岛的阳光依旧灼人。海口市海秀城市快速路建设工地上,车辆来回穿梭,工人忙着搭支架筑梁,一座座桥墩由西向东拔地而起。“目前项目建设已进入全线全面施工阶段,通过‘双班倒’做到24小时施工,以尽快实现竣工通车。”项目副总工程师匡镇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而就在几个月之前,该项目还处于半停工状态。作为缓解城市交通的省市重点工程,规划全长18.42公里的海秀城市高架桥快速路于2012年底动工,原计划于今年9月全面竣工。但临近竣工节点,工程只完成了近60%。工期的延误让原本拥堵的城市交通“雪上加霜”,群众的期待演变成不断的质疑,政府公信力也深受其害。
“土地征收和地下管线迁改工作进展缓慢,影响了项目进度。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部分干部执行力不强,工作推动不力。”海口市纪委书记李湖严厉指出,一些环节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甚至出现挪几棵树也要审批大半个月的情况。
为正风肃纪,海口市近日就该项目进展缓慢对市高架桥工程指挥部征收处、市城建集团总经理助理等4名干部进行了问责。动真碰硬的问责在干部中产生了“震动”。
涉及项目征地工作的秀英区随即派出26个工作组,与乡镇干部一同深入到109户村民家一对一做工作,并把责任分配到小组、落实到个人。最后仅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拆迁征收工作,使项目得以全面推进。
近半年来,针对部分干部中存在的“推、等、靠、要”和“慵、懒、散、怠”等不良作风问题,海口市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机制,以问责促作风促效能,引导干部在抓实事小事中转变作风,在困难和矛盾一线锤炼作风。
加大问责 群众“推”着干部改作风
交通秩序混乱无人管、农贸市场“脏乱差”、被举报的违建仍在“长高”……在海口电视台连续两期播放的问政节目中,每放完一段记者暗访短片,聚光灯随即对准台上相关部门“一把手”及其下属部门责任人。
面对直播镜头,官员们纷纷解释、表态、道歉,节目主持人和嘉宾则不吝“炮轰”:“这样的回答是避重就轻”“问题何时能解决,有没有时间表”……两期节目曝光了10余个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管理问题,近50名干部在台上接受问政。
不怕“自曝家丑”,敢于“自加压力”,这档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纠正干部不正之风为目标的节目,已成为海口市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公开课。
为了以点带面更好解决问题,海口市要求市四套班子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各区的书记、区长必须参加直播节目,做到“一人出汗,大家排毒”。
“干部作风好不好,群众心里最清楚。”李湖说,在干部作风建设过程中,海口让群众当“考官”,通过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形成倒逼机制,动员社会各方力量追责“为官不为”和“为官乱为”。
外地人王文琪在海口被骗近80万元,他在多个部门间奔走了4个月,案发地派出所仍迟迟不予立案。被请上问政节目后,王文琪报案无门的遭遇考问着相关干部的作风。最终,包括秀英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在内的5名干部被问责,其中主要责任单位长流镇派出所所长被免职。案子也很快告破。
“人还是这些人,事也是这些事。”秀英区委书记张霁说,问责使干部对权力、对群众更有敬畏之心,能够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担当,工作作风变了,难事也就不难了。
外部倒逼,内部紧盯。海口市成立机关作风检查组采取明察暗访、实地查证、交叉检查和个别走访等形式,深入市、区所有党政部门、54个乡镇街道、51个村居委会和30个服务窗口,对干部作风纪律情况进行检查。仅今年7月就发现违纪人员76人,涉及70个单位。
同时,海口市不断完善常态化监管机制,通过强化问责动真碰硬,推动干部切实转作风。仅今年8月以来,海口市就问责了182名干部。除了问责个人,结合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工作,海口市还加大了对责任单位的问责。目前已对考核排名靠后的16家考核单位主要领导进行了约谈,并责令做出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