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并非乌云密布 油价未来或涨
中新网1月29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9日发表文章称,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还看不到触底,但油价现在下跌,未来也有可能上涨,2008年的金融危机魅影似乎再次笼罩上空,但并非乌云密布。
文章摘编如下: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还看不到触底,原本被认为这是个刺激经济增长的绝好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却再次调低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今年为3.5%,明年为3.7%,比该机构去年10月所作出的预估,都降低了0.3个百分点。
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评级机构和经济师,其实之前已普遍认为,2015年的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而纷纷下调增长预测。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最新发布的《2015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也预计今年和明年世界经济将只分别增长3.1%和3.3%;IMF报告所勾画出的图像更为黯淡。实际情况会比这些预测来得糟糕吗?
走出阴霾,复苏势头强劲的美国经济,可谓风光这边独好。2015年将是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表现最好的一年,美联储的保守预估是今年经济增速介于2.6%至3.0%;IMF预测美国经济今明两年将分别增长3.6%和3.3%,去年10月时预估分别为3.1%和3.0%。如果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都没有出现或被排除,美国今年经济增长率料会是10年以来首次达到3%。但其他国家的经济表现则不这幺乐观。
“安倍经济学”在短期内提振了日本经济,不过其刺激效用正在递减中,加上内外因素交困,IMF警告日本经济或陷入长期停滞。虽然日本去年底再推出3.5万亿日元(约2965亿美元)刺激措施,但缺乏明确的财政路线,和能够激发经济增长的改革计划,“安倍经济学”之路或真的会越走越窄。
欧元区的经济危机最近又浮上台面,系统性风险可能进一步升级。去年10月,IMF认为欧元区有40%的概率,滑向2008年以来的第三次衰退。此刻欧洲上空再次露出债务阴影,IMF对欧元区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测,却只分别下调0.2和0.3个百分点,原因是欧洲央行已准备推出欧元区版的量化宽松计划。
果然,在IMF公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报告三天后,欧洲央行于22日宣布效仿美国联储局、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进行购买主权债券的重大决定,从3月起启动每个月购买600亿欧元债券,直到2016年9月。整个庞大主权债券收购计划总值1.14万亿欧元。
这不是欧洲央行第一次提出购买成员国债券,在2012年8月欧洲债务危机高峰时期,欧洲央行曾推出所谓的“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utright Monetary Transactions, 简称OMT)。当时一些债务问题缠身的欧元区国家,可向欧洲央行申请直接从二级市场购买其国债,帮助压低本国国债收益率,以较低融资成本安然度过债务危机。
欧洲央行这次秉持“不惜一切代价挽救欧元”的承诺,显然已把购债范围和种类显着扩大,不仅要帮忙有债务危机的欧元区国家,还要大规模刺激日渐疲弱的欧洲经济。印钞票刺激经济一向被视为是一条“不归路”,面对经济低迷和通货紧缩风险,欧洲政客别无选择,只好将处理经济问题的责任丢给央行,正式走上印钞这条最方便的解困之路。欧盟处理不好债务问题,不加快结构性的改革,不能寄望经济走上持续复苏的轨道。
中国是另一个受注目的焦点,中国2014年的经济增长率为7.4%,创下24年的最低增速,正式进入“新常态”。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不小。
不断下跌的油价其实是一刀两刃,IMF的观点是,低油价将不会提供足够的动力,来驱散笼罩在全球经济头上的乌云。国际油价近期大幅跌落是一家愁来一家欢的局面,对原油进口国而言,无疑是不必花钱就可刺激经济活动,但对产油国却是场灾难。以委内瑞拉为例,该国是以每桶原油100美元为前提编制财政预算,原油价格跌至每桶70美元以下,委内瑞拉就有面临破产的危险。不断下跌的油价也使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难逃继续萎缩的命运。
油价现在下跌,未来也有可能上涨,底线到底在哪里,不容易预测。除非出现严重的干扰因素,国际油价才会反跌转升。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不愿减产,原油供大于需的格局仍存在,加上全球经济预期差强人意,2015年国际石油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2008年的金融危机魅影似乎再次笼罩上空,但并非乌云密布。在大多数国家前景转弱时,通胀率较低,投资趋于疲软,消费者信心不足,个人消费走向萎缩,要在黯淡图像中寻找经济增长曙光,要克服的是难于消散的悲观情绪,这也是IMF的最新报告中所点出的一个很令人担心的问题。(傅来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