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放眼全球 中关村向世界领军科技园区迈进
201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关村科技园区设立30周年……
改革上有新政策,原创上有新成果,转化上有新项目,孵化上有新提升,产业上有新业绩,国际化有新拓展……这是对中关村过去30年创新发展的全面概括。而今科学立命底蕴深,技术安身产业新,创新发展无止境的中关村,正在瞄准向世界领军科技园区迈进的新目标再出发!
创新能力被世界看好
近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和网站同步发文《中国城市争相吸引海外创业者》,在中国的创业环境得到外媒的赞誉时,中关村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近期,全球领先的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正式揭晓了“2017全球最具突破性品牌”榜单(Break Through Brands of 2017),全球共有40家企业入选,中国有3家企业入选,全部来自中关村,分别是滴滴、ofo、Face++。其中,滴滴、ofo入围“出行类”,Face++入围“人工智能类”。
此前,创业加速器和风险投资基金网络公司SparkLabs Group公布了2017年全球十大创业生态系统的排名,两座中国城市跻身前十:北京第二名,上海第七名。
“最近不少国外媒体和排名评估机构对北京及中关村的创新发展给予了很高评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京科创中心建设的成绩,反映了中关村多年来坚持创新创业、打造高精尖经济结构的一个巨大进步。”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说。
独角兽企业独领风骚
2017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预计达到5万亿元;独角兽企业67家,占全国一半、全球近1/4。2017年11月,美国《福布斯》网站报道称,美国商业资源企业“专家市场”公司公布了2017年度全球最大科技城市排名,北京位列第一,柏林和旧金山分列第二、三名。正是因为中关村的卓越表现,北京第一次超越了拥有美国硅谷的旧金山成为世界第一大科技城市。
“一个城市有4家独角兽企业,这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就比较强了。”说这句话的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校长梅瑞克·格特勒(Meric Gertler)。格特勒的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只有少数地区拥有4个以上独角兽企业。
科技部火炬中心联合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发布的《2016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和《2016年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最新数据显示,中关村共有67家独角兽企业,比2015年增加25家,占全国总数131家的一半,显示了中关村科技创新的强劲实力。其中,2014年之后创立的独角兽企业占比超过1/3,尤其是2015年成立的9家企业创立两年即入围独角兽企业榜单。与全国131家独角兽企业对比,中关村占一半,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硅谷的独角兽最密集区域。
独角兽是西方神话中的动物,头顶正中长着一支独角,代表着高贵、高傲、纯洁,后被投资界引用代指估值至少达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独角兽企业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投资机构的认可程度。
中关村的创新能力为何越来越被世界看好?对此,翟立新阐述说,从独角兽企业的数量来看,目前中关村有67家独角兽企业,比如说小米、滴滴、美团等,这一数量仅次于美国硅谷,比日本、德国这些发达国家的数量都多。中关村独角兽企业总估值约2137亿美元,占全国的44%,融资总额约62.45亿美元。从中关村的创业活跃度来看,一是新创办的科技企业数量增长迅速。2017年,中关村地区新注册科技企业超过了3万家,平均每天注册企业80多家。二是创投和风险投资活跃。中关村地区活跃着1万多名投资人,有900多家创投机构,2017年创投金额达到1100多亿元,无论是投资案例和投资额都超过了全国的30%。三是中关村的经济贡献和创新产出抢眼。中关村地区有2万多家科技型企业,包含318家上市公司,其中100多家企业在海外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有1700家,占全国的1/7。2017年,这些企业的总收入首次突破5万亿元,对北京GDP的贡献超过1/4,对北京的经济增长贡献超过30%,已经成为构建高精尖产业的强大引擎。
海归创业认准中关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中关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表现,关键就在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翟立新表示,中关村有海归人才3万多人,这些人才创办了8000多家企业,是国内海归创办企业最多的区域,也是众多海外学子回国创业的首选之地。
落户中关村的地平线机器人公司的创始人团队令人印象深刻。地平线机器人的创始人余凯,在创业之前是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的创立者和负责人;联合创始人兼软件副总裁杨铭,是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院(FAIR)创始成员之一;联合创始人兼算法副总裁黄畅,曾担任百度主任架构师;核心技术骨干和管理层来自Google、Facebook、微软、诺基亚等全球顶级科技企业。
成立于2015年的地平线机器人公司在初创期就获得了晨兴、高瓴、红杉、金沙江、线性资本、创新工场和真格基金的联合投资。2016年又先后获得美国硅谷著名风险投资家Yuri Milner、双湖投资、青云创投和祥峰投资的重量级投资。
毫无疑问,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根基。无数个前沿技术成果的背后,是一支支堪称世界级的团队。
落户中关村产业园的百济神州之所以能快速脱颖而出,与拥有一支国际化高端团队密不可分。该企业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王晓东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改革开放后留美学生进入美国最高科学殿堂第一人。
目前,百济神州拥有近140人的研发团队,且大部分人曾在辉瑞、拜耳、葛兰素史克、礼来、诺华等国际制药巨头从事药物研发。其中,有10年以上制药工作经验的研发人员占比超过20%。有人评价,百济神州有“三高”——起点高、国际化水平高、研发策略高。
在“三高”团队的带领下,他们在中国真正开展了全球意义上的创新,专注于开发、推广靶向和免疫肿瘤治疗,在研产品线全部为自主研发,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
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舒尔茨教授说:“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富贫瘠或者资本存量的多寡。”
支撑一个国家创新的核心力量是人才,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如今,中关村已经形成人才、技术、资本的“三驾马车”,推动中关村从新兴产业国际前沿水平的“跟跑者”,转变为科技创新领域的“并跑者”,以及互联网+共享等新型经济创新领域的“领跑者”。
“洋创客”扎堆中关村寻梦
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近年来,中关村持续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吸引了大批的海外人才。
清早8点多,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一脸浓密的络腮胡,鼻梁高挺、眼眸深邃的巴基斯坦小伙纳伊姆骑着电动车,来到位于中关村创业大街6号楼五层的办公室。打开电脑,与同屋的中国同事们打了声招呼,便一头扎进了工作中。作为智能制造公司Swie.io的硬件工程师,纳伊姆电脑桌旁摆放着连了好几个仪表、锅盖大小的“金属罩”,这是他负责的技术项目。可别小看这个“金属罩”。将一块1/4手机大小、密布着各种元器件的电路板放在它下面,系统就能立刻火眼金睛般准确识别出电路板上哪里有问题,并显示在电脑上,指导工程师进行修复。
4个月前,纳伊姆结束了在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生涯。“不管在全球哪个地方,只要有好机会,我都愿意尝试!”在中国、巴基斯坦、美国寻觅了几个月,投了上百份简历后,这个满怀探索与冒险精神的巴基斯坦小伙子也曾因为语言差异碰过不少钉子。
最终,在中关村创业大街落地的一家瑞士公司看中了纳伊姆的技术能力,“公司现在正逐渐把总部搬到北京来,在南非等地还有分支机构,我能用英语与全球同事沟通,北京办公室的同事们也大都可以用英文交流,现在我们合作得非常融洽!”
与纳伊姆一样,与他的办公室仅一墙之隔的韩国人金贤洙,也在留学生涯结束后选择留在北京创业,负责一家韩国人工智能公司的中国区业务。
除了提供创业公司所需的融资、市场等服务,为了吸引服务这些海外高端人才,办签证、学中文、租房子等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纳伊姆、金贤洙们都会找中关村创业大街的“落地服务小组”帮忙解决。
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上,不仅创业团队有越来越多的“洋面孔”,连为创业者服务的机构也迎来不少国际友人。德国人魏叶特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创业大街启动了中关村第一个全球创新社区,努力扩大国际创新资源“朋友圈”,吸引国际人才。在北京创新创业环境的吸引下,经过竞聘考核,曾在咨询公司工作的魏叶特成了这里的全球孵化业务部高级经理。与海外创投机构、大企业、大使馆等平台对接,吸引海外优秀项目来北京落地,是魏叶特每天的工作任务。“这里比德国更有激情,我喜欢这份工作。”魏叶特说。
除了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在纳伊姆的事业规划中,还有个连接中巴两地创新资源的远大规划。他说,“中巴两国关系很不错,但科技交流并不多。三五年后,等我积累了足够经验,希望能在推动中巴科技人才、创业项目的交流上多做点事!”
巴基斯坦、韩国、美国、瑞士……中关村创业大街正逐渐成为海外创新创业者的热土。如今,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全球创新社区里,已经入驻了5家外籍团队,并为上百家海外项目提供了孵化服务,中关村创业大街过去一年孵化外籍项目的比例已达12%。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载体,中关村吸引了大量外籍人才。随着外籍人才不断增多,如何更好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成为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新课题。为加强对外籍人才的服务,中关村示范区专门开设针对外籍人才创新创业的服务窗口,让他们更便捷享受中关村创新创业的“一条龙”优质服务,更好更快地发挥出外籍人才的价值。
“开通永久居留证直通车”“设立审批服务窗口”等10项政策在中关村先行先试。自实施以来,中关村受理各类咨询几千次,为外籍人才出具各类推荐函400余份。其中,最受关注的“直通车”政策办理申请316人,已有258人拿到永久居留证,办证时间从过去的180天缩短到50个工作日。
中关村在全国率先开展的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积分评估工作,为那些达不到硬性指标但又是企业急需紧缺的技术人才开辟了市场化评价的渠道。联想、百度、小米等中关村企业已通过新政为其聘用的百余位外籍高端人才办理了在华永久居留,解决了困扰这些外籍人才在华工作和生活的后顾之忧。中关村出入境政策的实施,为企业、院所、机构吸引、留住和用好国际高端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关村是一方创业热土,只要是有才华,有志向,你的梦想一定能得到实现。”翟立新说。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关村将如何担当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先发引领者,做新时代的合格“答卷人”?
对此,翟立新用“一个核心任务、两个工作抓手、三个引领作用”来概括。一个核心任务,即当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旗手,把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作为核心任务。两个工作抓手,即在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主要载体作用和加快中关村示范区建设。发挥三个引领作用,即通过政策引领,优化创新环境,完善服务体系;通过产业引领,打造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通过区域引领,辐射带动十六区、京津冀、全国创新发展,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一方面,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引领支撑北京科创中心建设。
“我们是一支研发机器人深度神经芯片的科技团队,在中关村的政策扶持下获得了投资。”地平线机器人首席执行官余凯介绍说,地平线现在与美国同行在同一起跑线上。
2017年11月,全国首个地方性支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工智能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正式发布。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关村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
为破除制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尊重科技创新规律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中关村正在按照“一产一策”“一企一策”“一类一策”的思路,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
近日,中央组织部、科技部、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等5家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会同北京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的若干措施》政策文件,从便利国际人才出入境、开放国际人才引进使用、支持国际人才兴业发展、加强国际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20条改革新举措,多项为全国率先提出。此外,将进一步推动“1+6”“新四条”“京校十条”“京科九条”等政策更好地落地见效。
“改革的目的是要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中关村积极探索政策先行先试,积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创新主体之间深度合作,形成了央地、军地、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体系,使创新活力充分释放。”翟立新说。
事实上,为支撑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点任务,中关村先行先试和“放管服”改革一直在持续深化。例如,率先开展了科技成果“三权”、鼓励创新创业税收、股权激励、科研经费管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等重大试点,10余项试点政策已推广至全国或其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7年4月,中关村出台“1+4”资金政策体系。调整后的“1+4”政策体系更加聚焦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新兴产业集群,更多投入到适宜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建设和优化上,更加有利于创新创业主体了解政策、用好政策。
另一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率先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对于处在新时代的中关村而言,实现结构优化、方式转变、动能转换的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
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的中关村,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创新前沿趋势进行超前布局,人工智能芯片、脑部手术机器人、量子点光谱仪、液态金属材料及应用……目前,中关村已经在人工智能、原创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涌现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累计创制国际标准307项,在部分技术领域实现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变。
新的前沿技术不断涌现,创造了新需求,增加了新价值,拉动了新就业,驱动经济不断向中高端迈进。
2017年11月,寒武纪科技公司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该芯片采用与“阿尔法狗”类似的深度学习技术,适用范围覆盖了图像识别、安防监控、智能驾驶、无人机、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的重点应用领域。
“与传统芯片不同,寒武纪的人工智能芯片模拟大脑的神经元和突触,一条指令即可完成一组神经元的处理。这种计算模式在做智能处理时,比如识别图像,效率要比传统芯片高几百倍。”寒武纪公司首席执行官陈天石说。
2017年12月,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中关村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地平线成功发布中国首款全球领先的嵌入式人工智能“中国芯”,以“算法+芯片+云”的旗帜性成果,打造了创新性的中国方案。
“未来,地平钱还将继续攻克底层核心技术难题,将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从人工智能大国迈向强国。”余凯说。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按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先行先试作用,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旗手,当好科技改革的试验田,当好高精尖产业的策源地,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进军。”翟立新说。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