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量体裁出特色村庄“致富衣”

21.12.2014  11:18

儋州那大镇细把脉高起点尊重个性,推进“百村十个一”工程
量体裁出特色村庄“致富衣

  ■ 本报记者 易宗平

  通讯员 郭树护 吴瑛莹

  “哗哗哗——”一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就欢快地冲进盆里。此情此景,让儋州市那大镇那恁村村民周燕教十分感慨:“以前我们村很多人用废旧水井的水,有一股难闻的味道。现在镇里帮我们铺设了自来水管网,家家户户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记者今天从那大镇了解到,不仅仅化解村民吃水难,该镇还从多方面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从2012年以来,该镇按照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大力推进“百村十个一”工程,即一个村庄、一套规划、一条硬化道路、一个文化广场、一间文化室、一套广播电视、一条自来水管网、一间户厕、一名卫生管护员、一项特色产业。

  那大镇政府最新汇总数据表明,该镇“百村十个一”工程已有多项实施到位:累计建成村庄水泥硬化道路272公里、文化室99间、文化广场99处、广播电视设备106套、水塔110座、安全饮水管网396公里。各村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那大镇结合各村实际推进“百村十个一”工程。工程启动之前,一个村一个村地细细“把脉”,高起点统筹做好规划,所有村的规划都由市级审批,尤其注重体现村庄个性。诸如,江茂村有山有水,是琼崖纵队第四支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这个村文化室自办的红色文化展览,给当地爱国主义教育注入正能量,赢得村民和游客赞赏。屋基村在保护“鹭鸶天堂”自然景观的同时,适时挖掘明朝“威武将军”符南进、“嘉应将军”符那宽的人文底蕴。力乍村打造客家风情村,修建了洋溢着客家文化气息的大门,还利用村里的生态优势,建起了雅致的竹林“农家乐”……

  目前,那大镇将丘陵、盆地、平原、林地等地理条件、绿色生态与历史古迹、红色文化等人文特色相融合,使40多个民居改造建设示范村和新兴产业发展示范村呼之而出。

  特色村的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对此,那大镇各村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带动农民致富。镇长王明魁介绍,那大镇多个村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扶持典型示范户。据统计,全镇以种养为特色的林下经济农户达到3000户,年增收逾3亿元;那大城区周边分布着100多家“农家乐”,年产值5000余万元;通过发展兰花、玫瑰等花卉苗木和珍贵树种等产业,不但绿化美化了环境,而且使示范村农民人均林业收入占到农业收入的五成以上。

  “特色示范村的建设,旨在探索一条‘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的路子,整合原有建筑形态、自然环境、传统风貌、民俗风情等历史文化元素,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儋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那大镇党委书记陈海洁说。

  在发挥文化和经济优势的同时,那大镇还将政务服务前移,在各村建立了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心连心服务工作站和乡村邮站等为民服务机构。

  为确保这些服务机构常年有效运行,那大镇构建两级服务平台,投入80万元在镇机关和各村委会及下属企业安装了指纹考勤机,农民不出村就能办成很多事情。“以前有什么证照之类的事情,得自己到镇里去,现在只要给村干部说一声,他们就可以帮忙‘跑腿’办理了。”那大镇洛基村村民郑学双笑着告诉记者。(本报那大12月20日电)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送达纳税人
  “收到税务局减税降费红利的明细短信,感觉就像我们交话费能看到消费明细一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公司减了多少税,还能清楚地了解不同税种减了多少。”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王会计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短信账单。截至7月申报期,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167432.国家税务局
新版电子税务局9月1日全省上线
  截至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在澄迈等5个市县(地区)试点上线运行的新版电子税务局,试点运行情况良好。试点地区有1.国家税务局
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海南上半年共减税降费66.75亿元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频出,在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背景下,我省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我省减免税额合计66.国家税务局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给企业最直接的获得感
  “尊敬的纳税人,截至2019年7月申报期,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