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卖假烟牟暴利 海口检察:35名犯罪嫌疑人被判刑
涉案35人均系同一省份同一市县的老乡,年纪最大的已62岁,最年轻才29岁。什么样的案件涉及出如此多人?年龄跨度如此之大?
7月7日,由海口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王某松、王某安等35人销售假烟案在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依法判决王某松、王某安犯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六十万元;胡某华等3人犯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至七年九个月不等,并处罚金分别为三十五万元、十万元、八万元;其他30名被告人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至三年不等,并处罚金一万元至十二万元不等。
赌债缠身 欲寻快速生财之道
2012年,王某松在浙江老家赌博,欠下了100万元的高利贷债务。为了还清高利贷,王某松到处找人打听挣钱的事。巧合的是,有一次,在听别人闲聊时,听到了卖假烟获利润高内容,当即王某松留下了一个电话号码。拨通电话后,王某松了解到对方是一名广东籍男子小方,小方声称有渠道能弄到假烟,如果想要假烟,可以找他拿烟。
没过多久,王某松的表弟王某安找他借钱偿还因赌博欠下的高利贷。面对跟自己有相同境遇的王某安,王某松将听到生财之道与表弟王某安分享,两人共商卖假烟挣钱偿还高利贷的事宜,最后决定一起卖假烟赚钱。
假烟贩卖 专向老乡零售店推销
2012年下半年,王某松和王某安到了海口。刚开始时摸不清门道,王某松仅联系小方进了少量的假烟,假烟的品牌主要就是“芙蓉王”、“白沙”、“中华”烟为主。“万事开头难!”初期时,为了拓宽销售渠道,王某松和王某安的销售方式是一起拿假烟到海口各烟酒行推销,他们选择推销的烟酒行老板都是浙江临海籍老乡。
为了尽快与分销烟酒行老板之间达成信任,王某松和王某安会留下几条各品牌的假烟样品,同时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让烟酒行将先试卖一下样品假烟,如果销量好需要供货的话,再联系他们送假烟。一个月后,王某松和王某安在零售商圈内的知名度逐渐打响,需要假烟的烟酒行客户也越来越多,他们接到的预定电话越来越多。
租下仓库 掩人耳目批量进货
随着假烟的销量增加,需要有地方存放大量假烟,2012年7月份开始,王某安先后在海口市琼山区尾丹村里面租了两个一楼的民房作为仓库。而王某松也没有闲着,他立马联系小方,要求其将大量假烟发到海南来。王某松在物流站找到一个拉货司机郝某,跟郝某及物流站的负责人陈某说定,以后所有的货物都由郝某帮拉。
假烟通过物流运输的方式从广东到海南,物流托运单上一般写的“拉手”、“灯饰”等装修材料名称,都是拿黄皮塑料箱子封装好的,而具体送假烟到烟酒行的工作都是王某安负责的,物流公司、运货司机、房东都不知道王某松和王某安真正从事的销售假烟的行当。
现金结算 形成长期稳定的销售模式
王某松等2人与经营烟酒行的胡某华、张某等33人之间都是以现金方式结算,他们多次向胡某华、张某等33人大量销售假冒伪劣卷烟,并形成长期、稳定销售模式,然后各烟酒行将假冒伪劣卷烟冒充真品香烟,以市场价格对外销售,从中牟取暴利。
2014年11月4日,王某安被公安机关抓获,随后,胡某华、张某等33人逐一到案。2015年8月4日,在逃的王某松也被抓获。经查,王某松、王某安销售假冒伪劣卷烟53021条,销售金额6086174元。在利益的驱使下,胡某华等人购买假烟进行销售,购入香烟数量少的有一二百多条,多的达四五千条,销售金额从五万元到一百多万元不等。
销售假烟 终难逃法律的制裁
经审查,海口市检察院认为王某松、王某安实施非法销售假冒伪劣卷烟的行为已同时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行为人实施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犯罪,同时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侵犯知识产品犯罪、非法经营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王某松、王某安等6人为谋取非法利润,大量销售假冒伪劣卷烟,以销售伪劣产品罪提起公诉。王某标等29人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数额较大,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提起公诉。
被告人张某提出其在2014年5月31日至7月6日期间未向王某安购买过假烟,并提交其航班记录。经审理查明,张某在上述期间是否向王某安购买过假冒伪劣卷烟存疑,不予认定,对张某在上述期间购买的假冒伪劣卷烟数量予以扣除。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基本支持检察机关的指控,仅改变对张某罪名的指控,依法判决王某松、王某安犯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六十万元;胡某华等3人犯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至七年九个月不等,并处罚金分别为三十五万元、十万元、八万元;张某、王某等其他30人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至三年不等,并处罚金一万元至十二万元不等。(撰稿:吴淑骁、符林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