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财政部门积极下好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手棋” 财政发力撬动供给端升级
■ 本报记者 彭青林
创投基金、IP孵化基金、电竞基金、信息产业基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新入驻海南生态软件园的创新企业负责人郑先生发现,这里有许多支持创新创业和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投资基金,可以为创业企业解决发展中最重要的瓶颈问题。
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些基金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推手:由财政资金主要发起设立的海南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基金与园区合作设立的互联网产业创投子基金,直接投资了易建科技等多家企业,还与社会资本合作引进或设立了一批更具针对性的投资基金。通过这样的层层培育、孵化和引导,财政资金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引导了数倍、数十倍的社会资本共同支持我省创业创新,弥补了创新驱动和互联网信息产业的发展短板。
财政发力,就是要“四两拨千斤”。
作为服务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手棋”,全省财政部门积极落实改革举措,搭建平台和杠杆,努力发挥有限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从公共产品、市场、政策、资金等方面撬动有效供给,有力推动了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
公共供给:增加有效供给补短板
在羊山农民盼望的目光里,引水管渠以每天一两米的进度从奔涌的南渡江向干渴的羊山地区延伸。“目前引水枢纽闸坝主体已建成验收,全部工程预计于2017年底建成,将有效缓解海口城市生活和工业缺水问题,满足羊山地区农业灌溉用水。”项目负责人丁伟告诉记者。
位于万年火山岩之上的羊山地区,以土壤矿物质丰富,热带农产品品质上乘闻名,也以干旱缺水著称。作为海南首个开工建设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南渡江引水工程将补上制约羊山地区发展的这块“最短的短板”。
在财政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对接推介下,海南已经有10个像这样的PPP项目落地,总投资79亿多元,其中9个项目入选财政部第二批示范项目,入选项目数量位居全国第6位,目前已有6个项目实现签约。全省还储备了PPP项目146个。
通过创新财政体制,加强PPP模式推广,如今在海南正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在财政引导下投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事业等原本“触不到的领域”,向社会提供急需的公共产品。
“海南的省情和实际决定了,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增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我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财政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省财政厅厅长刘平治说。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财政部门紧紧围绕以路网、电网、光网、气网、水网等“五网”为核心的重大基础设施,多渠道筹措资金,全力保障工程建设。
补齐扶贫短板,省财政加大投入力度,今年扶贫资金总量是去年的7倍,且全部在年初下拨到位;同时,下放37项中央和省级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审批权限,由贫困市县根据本地实际统筹使用,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
补齐民生发展短板,财政部门去年以来逐步建立生均拨款制度,在经费上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安排专款支持从全国引进“好教师、好校长”和“好医生、好院长”;一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及体育馆在财政资金支持下建成,并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遇,海南在“小财政、大民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市场供给:培育产业动能促升级
今年4月,在海口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举行的农产品网络竞购会上,10万斤火山富硒荔枝、1万斤火山金钗石斛和300万斤青皮冬瓜,3分钟内在网络上被一抢而空。“石山农产品现在打出品牌了,价格好的翻了几倍还抢手,农民有赚头了。”当地农民王杰说。
石山农产品受到市场青睐的秘诀何在?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我省各级财政资金围绕“互联网+农业”支持石山开展11项建设,一方面大力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和营销平台,推动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一方面建设一批农产品基地,打出当地特色农业品牌,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优化市场供给,需要财政资金更好发挥导向、催化、“杠杆”作用,通过财政的有效投入,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发展新动能从哪里来?我省财政部门向科技创新要动力。财政大力支持人才引进、发挥“候鸟人才”作用工作和重大科技研究项目,积极服务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牌、热带海洋学院转制创办、中科院三亚深海所建设,海洋、医药、热带农业等领域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带动相关产业呈现发展新机遇。
向产业融合要动力。财政资金紧紧围绕全国首个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统筹8.15亿元支持百个特色产业小镇、千个美丽乡村建设,广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进一、二、三次产业与旅游业全面融合。
向结构调整要动力。今年以来,财政资金把对重点产业的扶持更多放在了推动结构调整优化上。比如,在农业领域,先后整合落实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7亿多元,支持农业调减低效品种,向热带高效的高品质特色农业转型升级。
“最终还是要向自身改革要动力。”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说,通过改革投入方式等,财政资金在产业扶持模式上更加多元化,在投入方向上更加集中化,突出发挥“杠杆”撬动效应。特别是重点支持培育的十二个重点产业,今年均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正在为海南发展注入越来越多新能量。
政策供给:
优化企业环境降成本
“‘营改增’以后,很多成本费用可以抵扣,我们公司大约减少了四成的税收负担,每年可以节省成本四五万元。”一家物流服务企业的财务人员李倩发现,今年来财税政策的变化,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只是海南财政积极落实降成本举措的一个缩影。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今年以来我省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财政部门有力协作,推动国地税联合办税,各项业务办理顺畅。在省财政厅的试点企业税负监测中发现,截至8月底,2016年我省各类企业累计减税8.4亿元,98%的试点纳税人反映税负减少或持平。
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消减行政、税收等政策供给的约束,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为此,海南财政部门在抓好中央政策落实的同时,全面梳理省内各项政策,从部门自身入手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
2015年以来,省财政厅全面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先后分8批取消、免征、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25项,停征和整合政府性基金项目9项,扩大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实现了结构性降费。
今年省政府又决定,从2016年5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阶段性降低我省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费率,截至8月底已为全省企业减负1.89亿元。
降成本,还需要降低看不见的成本。各级财税部门以简政放权改革为契机,优化财税服务,精简行政审批流程,便利企业办事。同时,加强市场主体的投融资政策扶持,通过奖补、代偿等措施引导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现在办税办业务确实便捷了,让我们有更多精力放在研究市场、加强经营这些方面。”三亚一家酒店经理王强说,时间对企业来说也是重要的成本。
资金供给:提升资金效益防风险
“以后的部门预算要与财政资金使用效果‘五挂钩’。”在日前召开的2017年全省财政预算编制工作会议上,全省各预算单位发现,预算规模将不再是一成不变,而是与预算执行、存量资金、绩效评价、项目预算调整、违反财经纪律等五个因素挂钩。
财政资金的预算编制、审核直到下达、使用、评估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供给的过程。如何增加资金的有效供给?省政府有关负责人认为,就是要建设绩效财政,加强对公共支出的监督和评估,让有限的财政资金产生更大的效益,充分发挥服务和引导经济社会发展“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优化资金供给,意味着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今年以来,我省清理盘活收回财政存量资金49亿元,其中84%已重新安排给重大基础设施、民生改善和产业发展等项目。“存量必盘活、低效必调整”已成为我省财政资金安排的一项制度。
优化资金供给,还意味着供给模式的转变。在财政资金的发起引领下,我省先后成立了省级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基金,热带农业、旅游等产业投资基金也正在或已经设立中。
“通过投资基金平台,过去无偿补助给企业的财政专项资金改变为政府对企业的股权投资,实现了市场化运营和滚动使用。”刘平治说。
更具效益的资金使用、更严格的资金监管,也为防控财政风险从源头上构筑了“防火墙”。在省级财政绩效评估连续多年排名全国前列的基础上,我省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强绩效评估,大幅压缩专项资金、专项转移支付数量和资金规模,确保了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稳定在63%以上,严格控制经常性人员支出和一般性项目支出。同时,推动财政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应用向市县全面铺开,全过程监控财政资金分配、支出、使用,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
与财政资金“挂钩”类似,我省对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支出进度也实行与存量资金规模挂钩,新增地债资金重点向“管得好”“用得好”的市县倾斜。同时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实行债务规模限额管理,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及应急机制,切实防范债务风险。
(本报海口9月22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