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谈判因各方立场"平行不相交"而跌宕
中新网11月26日电 近日,伊朗和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决定,将伊核问题达成全面协议的最后期限延至2015年6月30日。美国《侨报》近日刊文称,伊核谈判立场上的“平行不相交”让谈判变得艰难,伊核谈判仍处于僵局之中,各方仍需拿出更多的诚意和努力来克服相互之间的不信任。
文章摘编如下:
越到要紧之时谈判难度就越大,这是伊朗核问题谈判的规律,此次谈判更是如此。正因为六国与伊朗立场差距过大,所以此次谈判只拿出了将去年11月日内瓦临时协议延期至2015年这一成果。实际上,临时协议已延期了一次,原先的期限是2014年7月20日,但难达协议,这才延至11月24日。
所以,六方与伊朗的此次谈判是抢在时间红线到来之前的一次尝试,但没有成果。
此次谈判之前,伊朗一名谈判代表表示,谈判中尚有大量细节问题未能敲定,不可能在最后期限前达成协议。庞杂的伊朗核问题细节众多,但基本可以归结为限制伊朗核能力和解除西方对伊朗制裁这两方面作为条件相互交换的问题。
2006年4月11日伊朗宣布提炼出了纯度3.5%的浓缩铀,引发国际社会的极大担忧,因为谁都无法确认伊朗此举确如其所称的那样是用于和平目的。德法英三国曾与伊朗达成协议,三方提供核技术、核燃料和轻水反应堆以换取伊朗终止铀浓缩活动,但伊朗成功提炼出浓缩铀让这一协议成为空文。
之后,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要求伊朗停止核活动,并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展开合作。但伊朗继续不予理睬,还增加用于铀浓缩的离心机数量,招致安理会对其祭出与其核技术和导弹计划有关的禁运和资产冻结措施。
外界认为,伊朗意在开发自己的核武器,这是对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的威胁。前美国国家安全问题顾问布热津斯基认为,伊朗核问题造成的局势与古巴导弹危机颇为类似,美国政府处于“要么默许敌人拥核,要么靠武力阻止敌人拥核”的两难局面。这一判断代表了西方世界对局势的判断。
也正因为这种紧迫局势,西方在伊朗核问题上基本上存在着两派立场:主战派和主谈派。包括美国鹰派和以色列在内的主战派认为必须早日动武,消灭伊朗的核开发能力。以色列更是多次威胁对伊朗核设施进行“闪击”。而包括美国鸽派、欧洲多国在内的主谈派则力主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这一派的主张目前占据主导地位,这才有了眼下一轮轮谈判。
对于伊朗来说,不论其核活动目的何在,其对体制和国家安全的担心都是一个出发点。西方的制裁、冻结资产和限制核活动等手段很容易被认为是对自己国家和体制的威胁,甚至核问题本身会被其认为是一种托辞。而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却将着眼点放在核问题本身,而只把制裁等手段视作手段。
双方都希望对方先在自己关心的问题上做出妥协,同时又都认为自己若先在对方关心的问题上妥协只会导致本方彻底在博弈中失败。伊朗认为若核计划先被废除,自己很可能会迅速被颠覆,恰如主动弃核的卡扎菲的遭遇,以及主动弃核却无法保证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乌克兰的命运。西方则认为若先解除制裁并解冻伊朗资产,则伊朗将加速获得核武器及燃料,伊朗核问题很可能会发展到朝鲜核问题那种几乎无法逆转的地步。
这种立场上的“平行不相交”让谈判变得艰难,而主战派则一直在施加压力,甚至多有舆论认为他们意在破坏这一谈判,因为他们认为伊朗不过是在利用这一谈判为自己的核项目争取时间。若从伊朗核问题的历史来看,这一担忧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伊核谈判仍处于僵局之中,各方仍需拿出更多的诚意和努力来克服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北洪)
相关报道:浓缩铀浓度是关键 伊核谈判成败一线牵
伊核谈判今日重启或缓海湾局势
希拉里称希望新一轮伊核谈判有“建设性成果”
伊朗革命卫队高官遇袭身亡 伊核谈判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