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口“双创”刷新一座城 城市大变样
坑坑洼洼的泥石土路,铺上了青石地砖;电动车乱窜、拥堵不堪的十字路口,在交警和志愿者的疏导下变得井然有序;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马路市场,变身整洁的休闲公园;斑驳涂鸦的墙壁,粉刷成了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题字图画的文化长廊……短短4个月,海南海口洁净一新,变化之大令市民、游客赞叹。
变化始于今年7月最后一天,海口市委、市政府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简称“双创”)工作动员大会上,吹响了一场城市改造攻坚战的号角。
自此,全城进入“双创”模式,党员干部坚守“一线”,巡街访巷整治环境、劝导制止不文明行为;市民主动加入志愿服务,清理垃圾、维持交通秩序,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这座城市被唤醒了。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以‘愚公移山’之志,充分发扬‘四种精神’,‘双创’工作首战告捷。”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孙新阳说,“双创”将推动海口在未来三年实现城市风貌、城市管理两个大变样。
新面貌:抹掉“脏乱差”,人人动手创建
天蓝海蓝、气候宜人,空气质量稳居环保部重点监测的74个城市的首位。宜居之城的美誉,让人很难把海口和交通秩序混乱、街道无序摆摊、垃圾随处可见等“脏乱差”联系到一起。长久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城市功能配套跟不上城市发展,让海口的城市风貌和人居环境大打折扣。
“双创”伊始,海口就投入4亿元资金用于老旧城区小街小巷的改造,从整治“脏乱差”入手,优先抓好城乡环境卫生治理、道路交通秩序治理、日常市容市貌治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公共安全秩序治理、城乡公共卫生治理等“六大治理”,并决定用3年时间着力完成产业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3个“千亿元”投资工程。
“要借‘双创’理一理民生账本,把新的民生事项要求与年初计划的民生事项结合起来,用‘双创’推进民生。”海口市委副书记、市长倪强说。
4个月来,海口已改造完成505条小街小巷,正在改造343条;车行道修复6.06万平方米,人行道修复4.7万平方米,排水井盖提升、修复3167座;升级改造1家农贸市场;拆除违法建筑2654宗,182.73万平方米,全年拆除违法建筑239.28万平方米;91条道路和12个小公园及绿地的苗木全部补植补齐;火山公园、观澜湖景区等一批景区的升级进入快车道。
凤翔路入丁村的城南路被喻为龙华区、琼山区交界共管的“中英街”,是出了名的难管“马路市场”,因为全面清理了占道经营,实施严格的“门前三包”责任制,道路变得整洁有序、畅通。琼山区及时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兴建了城南安置点,安置了原260多户占道经营摊主,同时配齐了垃圾桶等必要保洁设施。镇村干部加强安置点的日常巡查,发现哪家清洁不到位,立即督促摊主整改。
在市政市容部门的强力推动下,全市“双创”区域内现有的4万多家店铺、小区、工地、各单位等“门前三包”责任主体单位(业主),全部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4个月来,共处罚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单位1.4万多家。
“从没见过海口如此干净”“这才是旅游城市的样子”……市民和观光旅游侨胞的交口称赞体现在近日出炉的海口市“双创”百日模拟入户调查结果上:海口“双创”工作群众满意率为89.94%,各区群众满意率也均在85%以上。
新气象:焕发干劲,促干部作风转变
今年8月8日,6000多名省、市机关干部职工走上海口街头劝导交通不文明行为的火热场面,蔚为壮观。他们头戴“双创”志愿者的小红帽、身披红色绶带、手持小红旗,在车水马龙的路口和主干道旁指挥电动车有序通过,劝阻行人闯红灯、翻越隔离栏等不文明行为,搀扶老幼妇孺、残疾人,向市民发放交通法规知识资料,引导市民文明、安全出行。整座城市都涌动着热情的红色。
如今,这样的巡街劝导已成为常态。
每天下班后,党员干部都会到街巷夜市明察暗访、督查整改、排忧解难;云龙镇干部按照责任分工,每天上街一小时排查整改“门前三包”、车辆秩序、环境卫生等问题;在城南路,党员干部24小时不间断巡逻,对200多户流动商贩逐一劝导说服。
今年9月24日,海口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表决并全票通过了《海口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决议》,将市委的“双创”决策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行动。“实现‘双创’目标,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责任和期待。”海口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宏芬说。
海口市政协深入调研,提出了《关于我市“双创”工作中共性问题调查研究的报告》,为“双创”提供智力支持。“海口是我家,‘双创’靠大家,大家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海口市政协主席韩美说。
为了“双创”,海口推出了前所未有的专项工作“四组长制”。四套班子“一把手”同时担任“双创”领导小组组长,6名市委常委任副组长。他们带头深入一线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像普通志愿者一样清扫街道、疏导交通。在每周固定召开的领导小组会议和指挥长会议上,他们会商热点、难点问题,及时研究部署解决。
“我们通过创新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和体制机制来保障‘双创’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市委副书记、市“双创”工作指挥部指挥长吴川祝说,海口把21个街道、5个镇和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等27个单位作为“双创”创建主体和考评单位,实行市领导挂点和单位包点制度。把任务细化分解到镇街,人、财、物资源下沉到区、街(镇)一级,每位领导干部、每个单位,都有一份责任和明确分工。
对照创建测评标准体系,海口每月对创建成效开展考评,考评结果和存在问题在媒体上曝光,并跟踪督办,确保整改到位。对督查中发现的难点问题,市委组织部部长、市纪委书记分别约谈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整改不到位的,“双创”工作指挥部和各区及时问责。目前,全市累计152人次因推动“双创”工作不力被问责,共下发督办通知362件2519宗,已反馈2262宗,整改反馈率90%。
“这是用最严格的监督和问责,确保‘双创’的目标和任务全部落实到位,并且形成长效机制,不再出现‘边整治边反弹’的局面。”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双创”工作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巴特尔表示。
“双创”成了助推干部作风转变的利器,全市党员干部焕发出极大的干劲,下基层多了,为百姓办实事多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增强了,行政效能明显提高,投资环境比以前更加优越,今年前三季度,海口87个在建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17.78亿元,占年度计划97%,同比增长26.79%,超序时进度38.07亿元,保持领跑全省的高速度。
海口港马村中心港区工程二期、海口新海滚装码头一期工程、美兰国际机场二期扩建项目、海口南渡江引水工程、海秀快速干道、美安科技新城……一个个已经建成投产或正在建设的重点项目,掀起海口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高潮。今年前三季度,海口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5、0.2个百分点。
新环境:助民惠民,让美好凸显
近日,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布了致海口市委书记的一封信,反映一位流动摊贩因“双创”生计受影响的问题,立即收到了市委书记孙新阳的回应:“我们不欺软也不怕硬,欢迎市民为‘双创’多提建设性的宝贵意见,即使是吐槽,也洗耳恭听。”
把密切联系群众贯穿“双创”全过程,使百姓在“双创”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让“双创”成为名副其实的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这是海口“双创”的宗旨。
“双创”启动不久,孙新阳就深入基层,帮助解决海甸三西路马路市场商贩转型经营的问题,引导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关注民生工作。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地引导分流本市困难居民的就业,对小摊小贩、残疾人等弱势群众给予更多关怀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温情暖意。
从农村来海口谋生的残疾人李和平,在南海大道边上租用两个集装箱开小卖部。“双创”整治主干道周边的“违建”,李和平的临时小卖部被拆除了。拆除过程中,海秀镇不仅妥善安置好他的货物、家什,还帮他解决了租铺面的难题。
“以后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占道经营了。”李和平说,政府帮他解决了多个难题,今后他要做好“门前三包”,用行动支持“双创”。
为落实“双创”中民生保障问题,市民政局对因“双创”专项整治出现务工困难、家庭生活困难的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将面向“双创”一线工作单位开发出首批100个公益性岗位,留出部分岗位给占道经营人员及其家庭成员。
通过叫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发挥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的引领作用,海口营造出浓烈的“双创”氛围,无处不在传递着提升城市文明的正能量。占道经营的商贩少了、闯红灯的电动车少了,乱扔垃圾的行人少了,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琼山区凤翔街道办干部薛根军患癌仍坚守岗位,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秀英区海秀街道办海秀镇网格员吴静茹不畏高温酷暑,轻伤不下火线等,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双创”割除了人的不文明陋习,扭转了一些人不良的生活方式,市民逐步适应新的环境、文明素质在提升,海口在提速城市改造的步伐。海口市目前拥有各级道德模范182人、“海口身边好人”300多名,其中上“中国好人榜”有18人。
正如孙新阳在给网友的回信中写道:“对受到市民喜爱的美食、对有文化价值的‘旧东西’、对一些易于流逝的记忆,我们将本着尊重与敬畏的心妥善进行安置、保存、呵护,这本身就是“双创”的应有之义。双创,并不是要抹去美好的记忆,而恰恰是要抹去‘脏乱差’,让‘美好’更为凸显,从而为这座城市增添和保留更美好的记忆。”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