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有限人多地少难题多 海口探索土地流转
海口网5月20日消息(海口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津)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很多农民放下手中的犁,收拾行装进城务工,村里不少的土地被闲置乃至荒废。面对土地荒废问题,国家颁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鼓励农民将手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解决“耕地有限、人多地少”“有田无人耕、有人无田耕”的人地矛盾。
然而,要想让农民自愿将手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出去,并不是那么容易。究竟农民在顾虑什么,海口农业部门是如何破除农民的顾虑,怎样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带旺农村经济的?连日来,记者采访农业部门专家,走访农村,实地调查我市土地集约化经营现状。
海口土地流转
5月8日下午,在琼山区云龙镇云阁村委会美丹村村头,68岁的吴淑珊老人望着对面坡地上那一大片绿油油的生菜地,脸上露出了微笑。
其实,这些蔬菜不是吴淑珊种的,不过这片菜地却是他的。吴淑珊笑着说:“今年1月份开始,大昭圣典科技有限公司就将我家里4亩多的地承包用于开发美丹农业产业项目了。每亩每年能拿到800元呢!”
说起过去村里的土地抛荒问题,吴淑珊摇着头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村里的几百亩田地就没什么人种了。主要是由于灌溉系统不行,没有足够的水源。而且种田也赚不了几个钱,很多年青人都离开村庄,去城市工作。村里就留下了老人、小孩和妇女。”
田地虽然大都荒废了,但是村里的人在自家的坡地上种上了橡胶树,年收入五六万元不成问题。然而天不遂人愿,去年台风“威马逊”、“海鸥”接踵而来,种植十几年的橡胶树被纷纷“折腰”。云阁村村委委员吴淑和说:“橡胶树倒了,田地也没法种,村民的生活收入瞬间没有了。”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今年1月1日,大昭圣典科技有限公司将美丹村里的180多亩地承包了。我家的6.2亩田地也出租出去了,留着没用,还不如出租。”吴淑和说,“该公司还聘请村民去帮他们种菜,每人每个月2500元,包中午饭。村民的年收入达到3万多元,是全省农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值的2倍多。”
受益的不仅是农民,承包土地的大昭圣典科技有限公司也受益匪浅。“今年开始,已经承包了云龙镇各村800多亩的田地。不过,这和公司计划的要承包几千亩土地,相差得还很远。”大昭圣典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曹翔说:“公司在秀英区东山镇也承包了400多亩,种植叶菜和冬瓜等作物,效益很好。未来,还会继续加大承包力度,不仅公司能赚钱,也能解决一些村民就业问题。”
不仅在云阁村,在云龙镇其他地方,土地流转率也比较好。在云龙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负责人曾蕊告诉记者:“目前全镇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33宗,累计面积6781亩。其中,金德丰莲雾基地、金棕榈花卉苗木实用性人才培训基地、美丹现代农业产业园、云美路花卉苗木生产交易示范基地等一批示范项目,打造出‘云龙淮山’、‘中国红’莲雾等一批特色农业品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据介绍,2014年云龙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554元,较去年增长20%。
土地集约化经营是时代选择
全市土地流转率亟需提高
别看在海口一些区镇的土地流转情况还可以,但是从全市整体情况来看,土地流转率还太低,土地流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市农业局总农艺师王宙告诉记者:“农民的思想还转不过来,觉得租出去没有保障,这些想法导致土地流转遇到很大的困难。”
为此,记者走访了一些农村,不少村民道出了自己不愿将土地流转的原因。
云阁村委会美丹村的吴伯说:“自家的地,还是握在自己手上好,租出去也拿不到多少钱。而且,现在很多承包者,动不动就承包二三十年,这怎么能行……”
“自从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每个村民之间的地都有田埂等明显的界限,很好区分哪个地方是谁的。如果现在租出去,承包者肯定会将田埂推平,长时间后,根本分不清哪块是谁的。”村民王海兴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不仅如此,全市自1998年开展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中,共有25个村民小组存在部分土地权属不清、土地流转“期限过长、面积过大、租金过低”等问题。“一些流转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不少农民对土地流转望而却步。”王宙说。
然而,如今耕地有限、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发展现代农业,只有通过土地流转集中相当规模的土地,才能实现企业化的发展,才能用规模化经营和大机械化抵消劳动力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支付,把土地的潜能充分地释放出来。”海口市农业局农村经营管理处处长杨少斌说,“土地流转是农业生产标准化、信息化的必然选择,是农业生产质、量再提高的必然选择,必将有益于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进步。”
“海口市有农业用地26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9万亩。但到去年底,全市共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3000多宗,面积不足10万亩。”王宙说,“这远远不够,海口土地流转率亟需提高。”
开展土地确权
让农民吃下“定心丸”
可是,要如何破解土地流转中遇到的问题呢?
近年来,海口市委、市政府和农业部门多管齐下推动土地流转的有序进行。各级农业部门通过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召开村民大会动员等宣传形式,消除农民的顾虑。全市区镇村还成立矛盾纠纷调处专门工作小组,通过召开“碰头会”、“商讨会”等形式,妥善调处土地流转中的纠纷。据了解,全市共清理土地“期限过长、面积过大、租金过低”问题445宗,每年为农民增收422.95万元。
此外,还聘请两家具备甲级测量资质的测量单位负责土地确权试点镇的外业测量工作,按照农业部的规程,采取全野外实测法进行测量,按照1:500比例尺绘制承包地块分布。杨少斌说:“云龙镇就做得很好,开展承包经营权、林权等‘六权’确权,解决林地界线与承包地界线交叉重叠的问题。”
“云龙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不仅包括‘六权’确权,还试行集体土地以多种方式进行流转,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腾出的集体建设用地挂钩指标、占补平衡指标的交易等。”曾蕊说,“这样能解决之前农村产权存在的权属交叉、归属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等诸多问题,引导土地资源进入产权交易平台流转。”
不仅在消除农民疑虑上下工夫,农业部门还科学引导农村土地有效流转。
鼓励农民将承包地作为股金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和分红,解决农民发展生产的资金难题。王宙介绍:“就像海口光明之路种养专业合作社,有109名社员,其中103名社员以承包地入股,整合120亩土地建成常年蔬菜设施大棚。如今,已经成为全省较有影响力的常年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同时,引导农民根据生产需要,将各自的承包地进行对换,实现承包地的连片经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对此,曾蕊告诉记者:“云龙镇坡仑坡周边的村社,农户的承包地东一块西一块,不利于耕作和生产。镇政府及时引导农户将承包地进行互换和调整,目前坡仑坡上已经建成几亩到十几亩不等的小农场,有些形成‘猪-沼-菜’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
土地流转后的集约化经营是迈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这样的例子在海口市还在不断上演……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来源: 海口晚报] [作者:罗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