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美窃听事件升级:德逮捕向美泄密双面间谍
参考消息网7月6日报道 据德新社7月4日电,在最近有指控称德国情报部门一名雇员为美国从事间谍活动后,德国外交部当天召见美国大使约翰·埃默森。
外交部说,外交部国务秘书斯特凡·施泰因莱因要求埃默森“促成(事态得到)迅速澄清”。
政府消息人士说,德国怀疑,目前已被捕的该国情报部门一名雇员若干年来一直向美国泄露秘密。 这名31岁德国男子被捕一事若证实与美国有关,将令德美这两个盟友在外交上极为尴尬。
德国媒体报道了众多未经证实的细节,称嫌疑人是负责收集外国情报的德国联邦情报局的一名中层技术人员,他收取现金,在与一名美国特工会面时向他提供德国秘密文件的数字版本。
但柏林和华盛顿都未承认被控从事间谍活动的是美国。默克尔总理的发言人斯特芬·赛贝特说:“我不会就此事涉及哪家情报机构进行猜测。”
他说:“总理3日首次获悉此事。”赛贝特证实,默克尔当天晚些时候给美国总统奥巴马打了电话,但他拒绝说明她是否向奥巴马提及此事。白宫的官方通话记录中没有提到这一问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奥巴马(右)与来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白宫举行会晤。(资料图)
在美国,奥巴马的一名发言人也保持沉默。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女发言人凯特琳·海登在华盛顿说:“无可奉告。”
发行量巨大的德国报纸《图片报》称,这名遭到指控的双重间谍2012年来共传递过218份存储在U盘中的扫描文件,在邻国奥地利3次接头期间共收取2.5万欧元。
美国将会对事情败露感到恼火,而德国人可能会对有证据表明在高效运转的联邦情报局中存在金钱驱动的叛国行为感到愤怒。
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7月4日报道,在德国联邦情报局一名涉嫌充当美国间谍的男子被逮捕后,美国驻德大使埃默森接到了德国外交部的“邀请”。
德美关系因这起间谍丑闻明显受到影响。尤其严重的指责是,这名联邦情报局员工也将联邦议会“美国国家安全局监听丑闻”调查委员会的相关文件泄露出去。该调查委员会自3个月前开始调查美国国安局在德国领土展开的活动。去年,国安局监听丑闻导致德美之间出现严重不和。
德国总理默克尔3日已获知此间谍事件。不得而知的是,她是否在3日晚间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时提及此事。德国政府发言人赛贝特称“事态非常严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默克尔。(资料图)
据德国《图片报》获得的消息,这名联邦情报局员工至少在长达两年时间内充当“双面间谍”。据称,该男子直接接受来自美国驻德大使馆的指令。
外界也在推测该男子是否也为俄罗斯情报机构服务。一些公共广播公司称,这名男子最初被怀疑试图接触俄罗斯情报人员。但他随后承认向一家美国情报机构提供信息。德国安全部门也不排除这名联邦情报局员工撒谎的可能。
德国执政联盟的社民党联邦议会党团主席托马斯·奥珀曼要求美国毫无保留地澄清此事。在野党称这是“德国最大的间谍案之一”。 左翼党联邦议会党团主席格雷戈尔·居西说:“这证明美国国安局在德国无所惧怕。如果默克尔总理和联邦政府不施加更大压力,而是胆小怕事,就是在严重违反就职誓言。”
据西班牙《国家报》7月4日报道,正当德国政府准备将默克尔手机遭美国监听案件翻篇、与美国恢复良好关系之际,一个双重间谍的被捕让两国外交关系再掀波澜。
毫无疑问新的丑闻将对默克尔与奥巴马之间的关系造成影响,最近几个月,两人为解决乌克兰危机齐心协力,沟通日益流畅。去年底,默克尔迫于国民愤怒之情派遣代表团前往华盛顿要求澄清事实的日子似乎变得遥远。但是负责调查监听案的德国人员又被监控,令形势再度变得紧张。
默克尔手机遭美国监听事件披露后,德国曾要求与美国签署互不监控协议,但没有成功。美国国安局保留在德国进行间谍活动的权利。美国和大部分国家都对自己的友邦进行监控,这是公认的事实。正如间谍行业古老箴言所说的那样,情报部门没有朋友,只有目标。
【延伸阅读】
外媒:斯诺登解释为何德国不愿调查美国监视事件
2014-05-29 08:34:07
参考消息网5月29日报道 据路透社5月27日电,前美国情报部门雇员斯诺登对一家德国杂志说,他愿意与调查美国监视事件的德国议会分享新信息,他认为德国所有的权利都遭到侵犯。
斯诺登对《明星》周刊说,他“亲自接触到来自德国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德国每个公民的宪法权利都遭到侵犯”。他说,他利用系统截获大量数据。
斯诺登说,德国联邦情报局也采用与美国相同的方式,所以一些德国人不愿意深究。
斯诺登可以从海外证实信息,但德国反对派认为,斯诺登只有在德国才能自由表达意见。斯诺登的律师排除了他来德国的可能性,认为这样会威胁到他在俄罗斯的生活。
据德国《南德意志报》网站5月27日报道,联邦总检察长哈拉尔德·朗格不会因从事间谍活动对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窃听行为展开调查。来自联邦检察院的消息说,不会对美国情报机构可能大规模监听德国公民和长年监控德国总理默克尔手机的行为启动调查程序。
联邦检察院认为,调查不可能获得美国国安局和英国政府通信总部在德国从事间谍活动的证据。既没有证人,也没有书面证据。德国政府内部对总检察长朗格处理此事的方式感到不满。
【延伸阅读】
外媒:美已破解德国总理加密手机技术 或继续监听
2014-06-30 10:03:01
中新网6月30日电 据外媒29日报道,自美国窃听德国总理及民众事件曝光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内阁成员改用黑莓加密手机,以防窃听。但德国《星期天图片报》报道说,美方情报机构已经破译了该密码技术,美国国安局可能仍在窃听默克尔的手机。
根据《星期天图片报》的消息,默克尔和部长们使用的经过加密处理的黑莓10智能手机已被美方解密。美国国安局一位驻德高级工作人员证实了这一消息。
这位窃听专家说:“手机的技术改进没有影响我们的工作。”但白宫一位发言人表示,白宫不会就此发表评论。
德国政府已从杜塞尔多夫的安全智能公司(Secusmart)购买了约2500个经过加密处理的高安全智能手机。政府购买加密手机是因为受到了美方窃听事件的刺激。
报道指出,美方窃听默克尔的手机有十年以上的历史。默克尔得知消息后,曾生气地表示:“窃听朋友,这可不行!”
美国总统奥巴马后来许诺说,以后不会再窃听默克尔的手机。不过,《星期天图片报》报道说,美方还在继续窃听多位德国政府成员以及德国政界和经济界要人的手机通讯。
但杜塞尔多夫安全智能公司否认自己的产品存在安全漏洞。该企业表示:“这里涉及到的标准加密程序能抵御所有已知的进攻方式,这其中包括以超级计算机为基础发起的进攻。”
美国前情报人员德拉克日前向《明镜》周刊表示,“9·11”事件后,德国成了美方全球监听第一号目标。这是美方对德国的某种惩罚,因为肇事者曾在德国生活并秘密碰头。
【延伸阅读】
外媒:欧盟面对美国窃听事件时“软弱无力”
2013-10-27 10:59:12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10月25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意大利总理莱塔、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荷兰首相吕特(从左至右)在欧盟峰会上交谈。新华社记者叶平凡摄
参考消息网10月27日报道 外媒称,除口头抗议外,正在布鲁塞尔参加欧盟峰会的欧洲领导人并没作出任何针对美国的反制措施。
据法新社10月25日报道,比利时首相迪吕波表示:“现在不能无端地给欧美关系制造压力。”迪吕波的话体现了欧洲领导人的普遍心态。
因此,欧盟28国领导人只是保持了一种“表面上的团结”,一致“注意到”法德“将与美国展开双边谈判,以便在年底前在这一方面达成协议的行动”。
报道指出,欧盟领导人在一份联合文件中承认“情报搜集对反恐战争来说必不可少”——而这点正是美方一直强调的。他们同时指出:“缺乏信任将会给这一领域的必要合作带来不利影响。”
芬兰总理卡泰宁说出了欧盟所面临的困境:“我们既要维系跨大西洋关系,又要强调间谍行为不能接受。”因此,没有一位欧洲领导人会提出暂停美欧自贸区谈判的设想。
报道称,英国和西班牙等国则拒绝加入法德阵营,以免激怒美国。拉霍伊强调,西班牙仍是美国的“合作伙伴与盟友”。英国首相卡梅伦则拒绝对这一事件发表评论,强调情报问题属于“国家主权”,而不是“欧盟管辖的范畴”。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10月25日以《欧盟“反窃听”峰会的无力声明》为题报道称,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有句名言:“要给欧洲打电话,打给谁呢?没这个号码啊。”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诠释了美国一直以来对结构复杂的欧洲所持的态度。不过华盛顿似乎最终得到了这个电话号码:美国情报部门很可能曾经监听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手机通话。尽管有关欧洲领导人遭美国窃听的猜测在欧盟峰会上引发愤怒,并搅乱了本应由欧元危机唱主角的会议日程,但此次会议最终发表的声明仍不温不火、虚弱无力,仅仅警告说对华盛顿“缺乏信任”将影响到反恐战争。
外交消息人士表示,欧盟各国排除了具体的报复行为,事实上这正体现出这些国家在拥有丰富资源和高新技术的美国情报部门面前的软弱无力。
报道指出,欧盟各国要想在打击恐怖主义行动中取得成绩,就必须获得美国的资源和技术,美国必不可少。因此两位出席会议的高级消息人士称,虽然欧盟愤怒到曾想过拔剑和美国决斗,但终究没敢向美国扔出白手套。
报道称,欧盟将竭尽全力阻止类似默克尔电话被监听的事重演,但能做的只是发表公开声明。两位高级消息人士称,欧盟国家之所以必须保持冷静,还因为它们最担心的是,未来还有更多类似内幕曝光,伴随而来的将是巨大的不稳定性,进而导致跨大西洋关系变得更复杂。此次监听事件恐怕只是一个开端和冰山一角。
【延伸阅读】
外媒:白宫就窃听事件安抚盟友 称将作出改变
2013-10-27 10:55:32
参考消息网10月27日报道 美国国家安全局对世界各国领导人范围广泛的监听做法令奥巴马遭到严厉批评。他给出两个回应:你们也这么做;我们将作出一些改变。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网站10月25日报道,奥巴马下令重新审查“包括有关我们外国伙伴在内的”监视项目。而一位美国前资深反情报官员说,美国也在遭遇法国、以色列和韩国等盟国实施的经济间谍活动。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10月25日报道称,美国坚持自己为保护本国国民而收集任何国家情报的权利,但是愿意修改当前的监控计划,保证只收集真正需要的信息,而非其发达技术所能收集到的所有信息。
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说,美国正在考虑德法提出的制定新规则以限制间谍活动的建议,美国各级官员最近几天一直和法德意保持沟通,希望减轻大家对监控事件的担忧,并讨论了结束这次冲突的方案。
报道称,白宫相信通过友好协商能摆脱当前局势,让欧洲各国恢复平静。也有人认为监控事件伤害了欧洲人的尊严,让它们至深的挫败感显露无遗,那就是与美国的不平等。
据路透社10月25日报道,美国当天表示,该国情报机构涉嫌监听德法意三国领导人的手机,已令该国与一些盟国陷入“关系紧张的时刻”。
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说,“我们正在与那些盟国进行商讨”。她表示,有关美国情报活动的泄密事件为美国和盟国的关系制造了巨大挑战。
《印度快报》10月25日报道称,有报道说美国曾监听35位外国领导人的电话,但美国坚称将继续收集外国情报,因为这对保卫美国及盟友的安全至关重要。
美国总统国土安全和反恐事务顾问莫纳科说:“我们希望保证信息收集,因为我们需要这项工作。”
法新社10月26日援引专家的话说,美国大范围监控活动的曝光,揭示了一个惊人事实,即作为间谍机构,国家安全局在9·11事件之后的活动实际上不受任何约束。
美利坚大学教授戈登·亚当斯说,“在恐惧气氛中,我们实际上取消了对情报部门的问责”,国会“打开了大门”,小布什和奥巴马开了绿灯,“事实上法律赋予该局无限的行动空间”。
法新社10月26日报道称,美国国家安全局网站25日出现故障,但这一以非法入侵计算机网络而出名的美国间谍机构将网站运行中断归咎于技术故障。
有人在“推特”网上推测,该网站可能遭到黑客攻击。但国家安全局一位发言人否认了上述说法,称其“并非实情”。该发言人说:“网站今晚因系统升级时出现内部故障而在几个小时内无法访问。问题今晚就将解决。”
【延伸阅读】
俄罗斯《专家》周刊:二战后七大窃听丑闻
2013-11-14 15:40:00
参考消息网11月14日报道 俄罗斯《专家》周刊11月4日一期刊发题为《七大窃听丑闻》的文章称,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电话被监听一事肯定不是历史上第一起,也不会是最后一起窃听丑闻。布鲁塞尔本来也打算约束美国国家安全局等情报机构对欧洲民众及政治家的窃听。近来曝光的资料显示,包括罗马教皇在内,多位欧洲国家的大人物都遭到美国情报机构的窃听。
显而易见,各国都在互相窃听,就连最亲密的盟国也不例外。人们过去对这种情况注意得不够,因为大部分间谍活动的目标都是苏联。冷战时期,两大对立阵营为窃取对方秘密而采取的间谍活动可谓充满着奇思妙想。
1.“常春藤之铃”行动
文章指出,在冷战最激烈之际,美国国家安全局、中央情报局和海军在一条看似寻常的海底通信电缆上安装了窃听器。苏联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潜艇基地的联络正是经由这条电缆。电缆中的信号当然是编码的,但却并未加密。
1971年,美国“大比目鱼”号潜艇受命前往鄂霍次克海。潜水员历尽艰辛在水下120米深处找到苏联军事通信电缆,并在上面安装了能录下所有谈话的窃听器。窃听器是一个长约5米、直径约1.2米的钢柱,内置重好几吨的仪器,以便接收、强化和解码电缆中的信号。此外,钢柱里还包含提供能源的钚电池和录音设备。
该录音设备能够在电缆有信号时自动开机,最多可录下长达150小时的通话。美军潜水员每月下水一次,取回录好的录音带,换上新录音带。五角大楼确信代号为“常春藤之铃”的行动很成功,随后在其他几处苏联通信电缆上也安装了类似的窃听设备。
“常春藤之铃”行动延续了10年之久。直到1981年,美国国安局的一位雇员将这一秘密卖给了莫斯科,该行动才被苏联知晓。莫斯科迅速清除了窃听器,但为了掩护美国线人,声称是在修理被渔船毁坏的电缆过程中误打误撞发现了此事。
2.“黄金”行动
“黄金”行动由美国中情局和英国秘密情报局(军情六处)联手策划,意在窃听苏军驻柏林司令部的通话内容。该行动于1953年开始落实,当时华盛顿与莫斯科的关系紧绷到一触即发的地步。
中情局在地下6米深处,从西柏林朝东柏林挖了一条长450米的隧道,直通苏军3条重要通信电缆的交汇点。交汇点约在地下半米深处,就在距西柏林不远的一条车水马龙的热闹街道下面。
美英两国专家在隧道尽头建了窃听室,利用回波效应,窃听莫斯科与柏林司令部之间的加密通话。
不料莫斯科几乎是从“黄金”行动一开始就察觉了。苏联在英国政界安排的间谍乔治·布莱克在隧道动工前就向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通报了相关信息。但苏联人并没有采取紧急措施来阻止中情局的隐蔽行动。
1956年,苏联才正式公开宣布发现了美英的隧道。莫斯科向全球各大媒体提供了隧道照片,声讨美英践踏国际法和协议。
3.“军械员”行动
文章指出,美国情报机构频频出招,他们的苏联同行自然也没闲着,也在积极窃听对手。例如,1976年克格勃费了好大力气,在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和驻列宁格勒领事馆使用的16台IBM打字机上安装了微型发报机。它们将美国人用打字机打出的所有内容记录下来,发送给藏在使馆和领事馆附近的克格勃工程师。
微型发报机使用的无线电脉冲极短,而且频率与苏联电视台传播节目信号所用的一样,因此没有被美国的反间谍设备发现。
借助这些间谍打字机,整整8年间克格勃对美国大使馆的情况了如指掌。间谍装置后来是被美国国安局从华盛顿派出的专家组在大检查中发现的。大使馆在3个月之内彻底更换了全部电子设备。
4.“特洛伊木马”行动
如果想为窃听德国总理默克尔一事找理由,美国国安局局长亚历山大或许可以提醒一下柏林:德国联邦情报局5年前也是类似丑闻的主角。
2008年,德国联邦情报局侵入阿富汗贸易和工业部网络,通过特洛伊木马程序窃取该部部长法尔汉邮件一事曝光,令喀布尔大为光火。除法尔汉外,外长斯潘塔和其他几位内阁成员享受到了同样待遇。
另外,一些网络黑客在2011年还声称,发现德国情报机构利用另一个特洛伊木马程序监听Skype上的通话。
5.“间谍石头”行动
英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的情报人员将设计精巧的接收和发送装置藏在普普通通的石头里。2006年1月,俄情报部门在莫斯科街头的一个小花园里发现了第一块这样的“间谍石头”。
在一定距离内,军情六处招募的俄罗斯间谍将自己电脑上的信息传给“间谍石头”,然后再由该石头传到在花园里散步的英国使馆工作人员的笔记本电脑上。
伦敦一连6年极力否认“间谍石头”计划。直到2012年初,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才首度承认此事。
6.“音响猫”行动
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中情局筹划了一个异想天开的绝密项目,目标是利用小猫监控苏联驻各国的使馆……
兽医往被当做实验对象的猫耳朵里装了话筒,颅骨内装了微型无线电发射器。整个行动仅前期准备工作就耗费了近2000万美元。
第一只全副武装的猫咪在苏联驻华盛顿使馆附近首次上阵工作。可惜出师未捷,它刚露面就不幸被路过的出租车轧死了。此后,该行动很快就偃旗息鼓了。
7.“钢笔”行动
为了从美国国安局引发的监控丑闻中脱身,西方似乎打算将全球批评的矛头引到俄罗斯身上。意大利《新闻报》和《晚邮报》谴责莫斯科监听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指今年9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二十国集团峰会)的外国领导人。
这些媒体声称,俄方给所有参会者赠送的纪念钢笔内含USB闪存和手机充电器,能通过木马程序窃取笔记本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信息。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否认了意大利媒体的报道。佩斯科夫还在接受英国《每日电讯报》采访时痛斥此举是企图将世人注意力从可能损害欧美关系的美国监听门上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