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子"乌兰夫:蒙古民族的英雄儿子
11月10日至13日,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党史研究室指导,人民网联合8省区市共同主办的“寻找历史记忆缅怀抗战英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第七站走进内蒙古。活动次日,采访团一行来到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塔布赛村,探访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乌兰夫同志的故居。随着汽车缓缓前行,一座具有浓厚民俗特色的民居出现在我们眼前。故居包括正房、东西厢房、碾坊、磨坊、粮仓房等20余房间,总占地面积20亩。
乌兰夫同志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献身共产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乌兰夫”蒙文原意是“红色之子”,他为内蒙古革命与建设献出了毕生心血,建立了不朽的光荣业绩。1936年,他领导百灵庙暴动,为我党建立蒙古族抗日武装打下基础。1946年5月1日,他亲自创建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也标志着我国首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政府诞生。乌兰夫在内蒙古工作近二十年,在他的主持下,内蒙古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当时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模范自治区”。
乌老故居陈列的物品已显陈旧,照片也被岁月染的泛黄,还有被时光打磨的锈迹斑驳的金属器物。这一切向我们进述了乌兰夫的光荣一生,从出生、求学、入党、参加革命到建设内蒙古直至逝世。其中,乌兰夫巧救三千孤儿的义举,深深打动了我们。1959年,由于自然灾害,上海、江苏等地区几十个孤儿院里的三千名孤儿时有患病、夭亡。孤儿院的领导纷纷向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求助。康克清在周恩来总理的建议下找乌兰夫商议,乌兰夫得知后,一拍桌子,说:“牧民缺儿少女,如果把这些孤儿送给他们抚养,既可以减去上海等地区的负担,又可以解决牧民缺儿少女的问题!”就这样,从1960年到1963年,内蒙古各地先后接纳了这三千名孤儿。乌兰夫安排工作人员把年龄大一点、身体好一些的孤儿直接送到牧区去。年幼患病的孤儿则被送进了育婴院,待这些病儿恢复健康,也都陆续送到了牧区。乌兰夫的这一举动在全国各族人民中传为佳话。
乌兰夫故居副馆长向记者介绍说,今年参观者的数量截至10月份已有2万人次。乌兰夫故居属于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前来参观。副馆长还说,故居就是对乌兰夫同志生活环境的还原,故居的格局、样式都没变,只是进行了同比例扩建,希望能让游客们体会到革命领袖的生活。
在土默特左旗的土地上还有另一位蒙古族的抗战英雄,他就是贾力更烈士,今年是贾力更烈士牺牲74周年。2014年9月1日,民政部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发布第327号公告,公布了全国第一批包括国共两党的300个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贾力更位列其中,他是第一批名录里唯一一位蒙古族抗日英烈。贾力更故居内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故居纪念馆仍在修建中,期望给所有的来访者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革命烈士贾力更。
“你看展台里的那些衣服,很多都已经磨破了,可想当时的生活是多么艰苦。在这样的条件下,革命先烈们依旧坚持着、奋斗着,我们才有了现在美好的生活。”强国论坛网友“星晴”无比感慨。在内蒙古的大地上,有着千千万万像乌兰夫、贾力更这样的革命先辈,他们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青春和生命,可歌可泣。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