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气候领域合作大有可为
汪巍 中国 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4年11月访华期间,中美双方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该声明提出:日益加速的气候变化已经造成严重影响;更高的温度和极端天气事件正在损害粮食生产,日益升高的海平面和更具破坏性的风暴使我们沿海城市面临的危险加剧,并且气候变化的影响已在对包括中美两国在内的世界经济造成危害;这些情况迫切需要强化行动以应对气候挑战;中国和美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上具有重要作用;该挑战的严重性需要中美双方为了共同利益建设性地一起努力。
2015年9月25日,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期间,中美双方再次发表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双边协调与合作并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向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经济转型的决心。
气象事业是中国对外开放较早的领域。1973年,随着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建设现代化的北京气象枢纽—BQS系统,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气象交流逐步向前发展,中国气象通信自动化和气象信息接受、发送现代化进程加快,气象事业很快与国际接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承担了世界天气监视网区域气象通信枢纽的业务。
中国是全球性海洋、大气观测必不可少的地域,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具有重要影响。美国要观测大气环流、海洋变化,需要开展包括同中国在内的国际合作。1979年5月8日,《中美大气科学议定书》签订,在执行过程中,已召开过多届工作组会议,每届会议后,中方均派10名气象科技人员赴美培训,他们在美国既为美国气象部门服务,也学习美国数值天气预报理论与技术等先进方面,有的赴美培训学者为美国气象部门开发了人机交互处理系统,回国后开发了新一代气象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也有的回国后参加了“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科研攻关,该项目主要研究成果构成了第一代T42L9中期数值预报系统和LAFS有限区分析预报系统,上述系统已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投入业务运行。中方结合中国气象现代化发展需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派人去美国短期培训学习,达到了预期目的,不少人回国后成为业务骨干。这些赴美培训人员在美国也承担了部分气象工作,受到了美方欢迎。中美大气科技合作已从原来的你来我访发展到现今的共同做课题,并确定了在季风、高地和山地气象、气候、暴雨、中尺度、气象卫星、大气化学、热带海洋等领域的一系列合作项目。双方认为中美大气科学合作无论在研究还是拓展业务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海洋大气局、高等院校气象研究机构、美国各州的气象频道经营者均与中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有多层次交流。中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通过计算机不停的从气象通信网络上,收集处理全球的卫星、雷达、飞机、船舶、浮标、自动站等的探测资料,其中包括美国的气象卫星资料。
中国属自然灾害比较频繁的国家,为更好地服务于防灾、减灾,更准确及时地预报旱、涝、低温等自然灾害,为农业丰收创造条件,中外气象交流与合作广度和深度都在发展。日本气象卫星比较发达,法国的卫星资料应用有其特长,美国气象现代化程度较高,他们与中国的交流各有特色。有关台风预报与研究,中国既注重与澳大利亚,美国交流,也注重与西欧和日本交流。1990年国际气象组织(WMO)和亚太经社理事会(EASCAP)下属的台风委员会在西北太平洋开展台风科学实验计划(项目英文简称 SPECTRUM),有十多个国家参加。中国负责观测台风外围,美国则派飞机来使用机载雷达观测台风内部;俄罗斯派来4条船舶,负责对海面进行巡回观测。SPECTRUM 项目是在1990年进行的,但研究工作持续到1995年,在此过程中,中外气象科学家在资料交换、学术交流中对台风规律如台风登陆后的转向等方面有了更深刻认识。
2014年5月20日袭击美国并造成重大损失的龙卷风到来前,美国气象部门发出了预警,较龙卷风出现的时间提前了16分钟,较目前平均8-10分钟的提前时间提高了一些。在深入考察美国龙卷风预报的过程中,中国台风预报精确度有了新的提高。
酸雨是当前全球主要气象环境问题之一,1986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与中国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签订《中美科技合作全球内陆降水背景值研究》协议,云南省气象局等单位协助,共同在中国丽江玉龙雪山山麓、海拔2300~3200米之间,利用全自动降水采样器采集降水样品,经处理后分别寄往中美双方实验室,对样品的组分、导电率等进行分析。该项目从选点到完成,历时8年,其间中美双方定期交换数据和资料,专家互访讨论,充分论证了丽江内陆降水背景点是当前研究全球内陆降水背景值唯一的合理的代表背景点,成果不仅为我国内陆降水化学背景值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且对认识全球大环境下酸雨组分的形成、迁移、转化规律、制定防治对策、制定标准均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及实用价值。中美双方对研究成果表示十分满意。
中美在气象领域已签署双边合作协议数十个,双边交流呈现出人员交流数量多,频率高、规模大等特点,且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中美双方一致认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开展区域气候研究合作很重要,它将有利于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双方同意在准备气候资料、开发季度和年际尺度的区域气候预测模型和气候变化影响分析方面开展合作。1994年9月17日在青海省海南州瓦里关山正式挂牌的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由中国政府和联合国环保基金共同资助,建台过程中受到国际气象组织(WMO)、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方支持。建成后,中美双方已在青海瓦里关样品的交换方面进行了多年的合作。
同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气象领域的交流,延长了中方天气预报时效,提高了预报精确度,现中央气象台同时制作未来1-3天短期和4-10中期天气预报;气象服务的领域也在扩展,如创建于1988年的中央气象台海洋气象导航中心,导航范围覆盖全球4大洋及南极海域,为一批中美航线轮船提供航线设计与跟踪导航服务。
在中国气象现代化过程中,引进的美国计算机发挥了重要作用。1989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从美国引进了Cyber 992和Cyber 962 计算机,1994年从美国引进了CRAY·EL98和 CRAYC 92巨型计算机,在这些巨型机上能制作7~10天全球预报的中期数值预报系统。1997年建成的中国气象VAST信息网络系统中引进的美国设备包括美国休斯网络有限公司的卫星通信设备、IBM、DEC、SGI小型计算机、工作站、微机等,其中SGI工作站及三维动画软件用于气象信息的图形图像加工处理及其可视化,提高了电视天气预报为公众服务的质量。
随着中国大气环境评价、工程气象保障等方面专业气象服务范围的扩大和气象研究的深入,气象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不断增强,在中国气象领域,1元的投入,可以带来40元经济效益,中国气象现代化建设也将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在此过程中,中美气候领域人员、技术、设备、信息的交流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