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欧高层频繁互动:扩经贸合作 增政治互信 推人文交流

29.10.2015  23:28

  央广网北京10月2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邀请,德国总理默克尔今天抵达北京,开启对中国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

  而在德国总理默克尔到访之前,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已经于25号开始了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在此之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于19号到23号首次对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而在此之后,应习近平邀请,法国总统奥朗德也将于11月2号到3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中欧交往如此集中和密切,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同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的会谈中所说,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重视欧盟。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40周年,那么,中欧关系正面临着怎样的新的发展机遇呢?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部主任崔洪建表示,中欧的频繁互动,是双方众多利益切合点之下的必然。众所周知,德法英这三个国家不仅是欧盟的重要经济体,也是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有影响力的国家。所以,中欧关系的发展不仅有比较牢固的经贸合作基础,而且双方也想把经贸合作的成果往更多领域推广,比如政治战略,人文交流。中欧双方有很多相似的对国际事务的看法,也有很多在经贸合作中的共同利益,所以近几年高层互动就显得尤其频繁。接下来的高层互动也会帮助中国和欧洲在未来发展更为稳定可持续的关系。

  崔洪建认为,中欧双方在经贸上的合作无疑是未来中欧关系发展的重要领域,但还有另外两个方面,更是决定中欧未来关系走向的重要议题。

  首先,把经贸合作做的更好,这次习主席去英国访问,开拓了双方很多没有合作过的领域,包括能源、基础设施投资等等。尤其包括中英之间的金融合作,这些领域的开拓对以后中欧经贸合作的是有带动作用的,包括接下来德国法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也想在这些领域和中国开展合作。

  第二个方面,中欧之间应该更坚定的提升政治互信。现在国际格局处于极具变动时期,怎么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对各国来说都是很迫切的问题,对欧洲来说,如果他们坚持一种发展优先的共识,就会很容易找到和中国利益的契合点,也就很容易在未来和中国打造利益共同体。

  第三方面,中欧之间还要通过人文和社会交流,增进民众之间的了解。虽然在政府层面中欧合作交流比较多,但是在民间对中国的认识,尤其是来自欧洲国家的民间,在有些国家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这些不利于中欧之间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双方还要共同努力,相互沟通,不仅在政府层面,还要在社会层面,在民间对双方的发展合作有更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