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从上海到北京 中国的APEC底气
中国日报网11月8日电(欧叶)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11月5日正式启动。这是时隔13年,中国再次成为APEC会议东道主。然而相比13年前的上海APEC,中国已今非昔比。新加坡联合早报网8日刊登题为《从上海到北京:中国的APEC底气》评论文章,分析称13年的发展增加了中国的APEC底气。
全文摘编如下:
2001年10月,身穿红色唐装的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笑容满面,与参加上海APEC会议的各国领袖握手言欢。尽管中国是东道主,但还算不上是上海APEC最大的“腕儿”。当时的中国正准备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外对中国加入世贸可能带来的经济、政治风险众说纷纭,唱衰的声音不绝于耳。
底气来自经济总量
13年后的今天,北京APEC闪亮登场。北京APEC已远远不同于上海APEC,这些变化的背后,正是中国不断增加的底气。
中国的底气主要来自它的经济总量。上海APEC时,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刚刚突破一万亿美元,只占日本的一半;今年中国GDP可望迈入10万亿美元,不仅稳居世界第二,其增长态势已直逼头号经济体美国。尽管多年来以GDP论英雄的“中国式增长”带来环境、贫富分化甚至道德滑坡等等问题,但经济高速发展不仅大幅改善大多数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更加重了中国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中的份量。如今,“中国一感冒、全球打喷嚏”已成为国际经济新常态,一些国家和地区就算再不喜欢中国,也必须和中国保持经贸联系,这大概就是发展的“硬道理”。
底气的壮大让中国不再甘于简单充当国际社会的一个旁观者或参与者,它要尝试主导国际议题并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13年前的上海APEC,尚未加入世贸组织的中国主要考虑本国的产业如何面对国际同行的冲击,只强调要与各国加强经贸合作,不敢提“贸易自由化”。
13年后,中国不仅成了“贸易自由化”的受益者和坚定维护者,更是力主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北京APEC会议的三大议题之首。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直言,中方希望切实发挥APEC在推进区域一体化方面的协调和领导作用,完成《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路线图》。
议题“中国痕迹”明显
北京APEC的其他议题如“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以及反腐败共识,也有明显的“中国痕迹”。美国及其盟国对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仍颇有疑虑,如果各国在加强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议题上达成较高共识,将有利于AIIB的发展壮大。改革、反腐和创新则是习近平主政两年来的三大标志,如今也成为APEC的重要议题,显示中国衔接内政与外交的思路和手法更趋成熟。
北京APEC主要议题的设定,表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也不断提升,中国已从13年前上海APEC议题的参与者,变成北京APEC议题的制定者。
中国的底气还将助推中国领导人从以前国际活动中的配角升为主角。尤其在美国总统奥巴马遭遇国内参众两院选举打击、成为“跛脚总统”的当下,习近平携上任两年来迅速累积的名望,成为北京APEC的“人气王”几成定局。
除了以主人身份与各国领袖握手寒暄外,习近平将在短短三天内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多国领导人举行会晤。“习奥会”、“习普会”向来都是国际热点,在美俄关系紧绷、奥巴马与普京不打算在北京会晤的背景下,习近平与奥、普的互动更加令人瞩目。
北京APEC将为习近平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国际大舞台。可以预见,习近平在这个舞台上不会怯场,因为中国的底气就是他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