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丝带变监利标志,志愿者成小城热词
28岁的团监利县委书记曾维戴着眼镜,文文弱弱的样子。正是这个看似柔软的姑娘和副书记李大帅组成的团县委,在“东方之星”客轮翻沉后,他们“按动”了社会化动员的“按钮”,使得湖北监利这个中部地区的小城有了一些新变化。
“团组织能带着志愿者做点什么?”6月2日,“东方之星”翻沉第二天,接到团荆州市委副书记周凯电话指导后,上任不到两个月的曾维带着20多个志愿者,驱车赶到现场,想参加救援。
几十年未见的倾盆大雨后,县城通往江边的道路积水没膝,路边倒着折断的树枝。几十个年轻人到达“东方之星”客轮翻沉江段后才发现,因为“没有专业的救援能力”,他们只能干瞪眼,也帮不上忙。
曾维和她的志愿者团队开始思考能做一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
想到客轮乘客家属可能首先到医院了解情况,团组织迅速开始在监利县人民医院搭建起客轮乘客家属登记点,分流引导。
在志愿者接待了第一拨儿自行前来监利的客轮乘客家属后不久,政府各部门的接待已经定点到每位赶来的客轮乘客家属,他们做好移交,又一次寻找新的方向。
随着越来越多的救援人员、客轮乘客家属进入监利,这个距离事故现场最近的县城将面临很大的考验。
救援人员的伙食和物品补给,客轮乘客家属和救援人员的住宿问题……看似“衣食住行”的小事,却事关前线救援和家属安抚的大局。
两人团队按动了社会动员的第一个按钮。
6月2日下午,他们和县电台取得联系,通过媒体号召车主免费为失联家属、救援人员提供服务。
招募爱心车主的第一条信息通过电波发出去后,团委的两个登记点一时间挤满了人。系着黄丝带的爱心汽车满城跑着,既有私家车,也有一部分出租车,队伍越来越壮大,渐渐地,有了上千辆之多。
6月1日夜,得知“东方之星”游轮倾覆的消息时,南京和正建筑有限公司监利分公司经理瞿志刚正在和朋友们消夜。他当即驾车赶到现场。第一批获救人员上岸后已离开,这让他多少有些失落。
然而,接下来的几天,这位参加了当地青年志愿者联盟的小伙子的手机号码,因为统筹车辆调配安排等工作,很快成为地方政府部门和很多遇难者家属手机里的必备号码。
象征平安祈福的黄丝带成为监利小城的标志,当地人感觉到,“这个县城的气质似乎有些改变了”。
在此之前,这个小城是湖北的一座普通县城,很多人能记起它,还是因为1998年的那场大洪水。
第一个按钮按下去之后,这个县城的活力被逐渐激发开来,越来越多的监利热心人士行动起来。
接收捐赠物资再分送,在官兵驻扎点洗菜、做饭、送饮用水;参与酒店接待、发放雨伞,在殡仪馆维持秩序,在高速路引导……“此刻所有的监利人都是你们的亲人”,短短几天,团组织招募的志愿者超过600人,“哪里有需要,就尽可能让哪里有志愿者的身影”。
6月3日,完成荆州火车站接待引导的布置安排,团荆州市委负责人专门赶到监利县,指导团组织志愿服务工作,不久团湖北省委也派专人赶到,组织化的思路不断清晰。
正如曾维他们所料,从3日开始,随着各方救援力量、客轮乘客家属大量涌入,这个中部省份的小县城房源骤然紧张起来,“如果等到全部过来,住宿量会远远超过宾馆房源数量”。
团组织按下了另一个社会动员的按钮。
抱着尝试的心态,他们倡导热心市民提供住宿,募集棉被。原本只是希望一些小宾馆、小旅社提供房源,没想到一些普通市民纷纷来电提供房源——“我家有房子住,可以住6个人”,“我家还有两张空床,可以挤一挤”,“只要有人来住,我们睡客厅,他们住卧室”。
一天时间,曾维他们找到了200个房间,可以容纳400到500人。她说:“平常的渠道,根本无法想象。”
这位做过乡镇党委副书记的新任团委书记渐渐找到新岗位的新感觉,“社会化的动员应该成为团组织推动工作的好抓手”。
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力量汇聚到监利小城,他们和监利市民一起行动起来,为这个城市注入热心力量。
来自武汉的志愿者车队,连接成一个新的接送亲属通道。石首市一位个体老板,开一辆没有顶棚的三轮车,冒雨走了40公里路,送过来20箱苹果。
“志愿者”成为小县城里的热词。
46岁的明波是县城一位个体老板,走向志愿者登记处时,没有丝毫的犹豫。第一次戴上“青年志愿者”的袖章,让他一下找到年轻人的感觉,搬运物资、协助调度,几天来一直在县城里四处忙碌。
35岁的郭少清和妻子开了一家儿童摄影照相馆。他们和父母住在一起,家里虽不大,但郭少清把自己4岁女儿的房间收拾出来,让给记者住。女儿问妈妈,“是给谁住啊?”郭少清妻子说,“家里有客人来啦”。
23岁的段丽群在深圳做美甲师,回老家监利周老镇休假,在微信上看到发生在家乡的特大翻船信息,从此,手机刷屏成为每天的必修课。4日下午,段丽群和7名中学同学相约,买了蜡烛,坐了1个小时的客车,来到县城玉沙广场,加入县里群众自发组织的祈福活动。听着身后一位家属的低声哀悼和对亲人的思念讲述,她不禁泪流满面。
5日一大早,她就起了床,赶到县人民医院,登记做了一名志愿者,参与接待家属和捐赠物品接收工作,“做的事情很小,只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心意”。
在深圳见惯了志愿者,但这一次在老家,这个在大城市里多少有些拘谨的女孩儿找到了相似的感觉——陌生的人们因为志愿服务走到了一起,黄丝带成为县城里一道新景观。
站在医院里,17岁的监利高中生李扬多少有些手足无措,“我能做点什么呢?”这位高二学生和几位同学相约一起到了人民医院的志愿者登记点,成为一名年轻的志愿者,“长这么大,第一次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
3岁起,父母就到温州打工,这个懂事的孩子跟奶奶一起长大,每个月放假回家给奶奶带份礼物是李扬最大的快乐。
县里有高考考生腾房间的消息传出,有人担心这会不会影响孩子们高考,但李扬毫不犹豫地说:“如果是我,也会让出来。”
一个月后,这个小男孩将迎来18岁的生日。在他看来,这也将是属于他自己的成人礼。
本报湖北监利6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