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船舶发展史话:“西渔”参加西沙海战
“三沙1号”克服各种困难,成功运行近一个月,揭开了三沙交通史新的篇章。在这样的时刻,我们也不能忘怀在各个历史时期为维权、保护和开发三沙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各色交通船舶,正是它们以及船员们筚路蓝缕地开拓,为今天的艨艟巨舰驶进三沙岛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机帆船
航行靠船员经验
新中国三沙交通船舶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1955年。那一年,当时的广东省及海南区政府决定组织一支勘察队,对西沙群岛的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从而为对西沙进行开发管理奠定基础,维护国家主权和权益。
云林和蒙文焕都是勘察队的成员,他们还记得,乘坐的是从海南航管处租来的“南航010号”木质机帆船,仅100吨,不过在当时已经是海南比较大的船只了。
当时的航行设备也非常落后,主要靠船员的经验。云林记得,勘察队出海第三天就迷航了,大家心里都很紧张。幸亏有来自潭门的老船工,通过观察南海上空鲣鸟的方向,最终寻回了正确的航路。
勘察队带回的详尽勘测资料和样品,证明西沙有极具开发价值的鸟粪。随后不久,海南鸟肥公司正式成立,这也是新中国最早开发管理西沙的机构。鸟肥公司有“海鸥”、“海鹏”、“海武”3艘木帆船,每艘船有近200吨,比“南航010”大了不少,往返于西沙群岛和海南岛之间运输鸟粪肥,也运载人员、补给和各种装备物资,是最早的固定往返海南岛和三沙的交通船舶。
钢质船
“西渔”参加西沙海战
1962年,西沙鸟粪公司转产成渔业公司,“西渔130”、“西渔120”承担起了往返西沙的交通补给任务,三沙交通船舶终于从木帆船进入了钢质船时代。不过,在三沙老干部莫连成的记忆里,这两艘船也只有100多吨,和渔船差不多大,一碰上大浪,浪头高过船头,十分危险。没有航海经验的人员,更是晕船呕吐不停。
1968年,“西渔705”加入了三沙交通船的行列,这艘国务院批准建造的钢质机动船达到了500吨,抗风、航行稳定性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西渔705”还参加了1974年的西沙海战,多次往返战场运送民兵,为维护三沙主权立下了赫赫战功。
琼沙号
代代传承的“生命之舟”
说起三沙交通船,三沙人最熟悉、最有感情、使用最久的,还是“琼沙号”系列交通船。
这批船的首舰就叫“琼沙号”,1976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建造,广州造船厂建造,专门用于永兴岛和海南本岛之间的交通补给。
这艘船的老船长陈绵浓记得,“琼沙号”不仅在三沙、在海南也是当时最大最快最好的船:3部主机德国进口、钢板日本进口,总吨位2160吨,船长86米,宽13.4米,航速16节。这艘先进的交通船,使三沙交通补给能力大为增强,每月固定为西沙送去新鲜的淡水、蔬菜和其它物资补给,寄托了无数三沙人的美好回忆和情感,被称为三沙的“生命之舟”。
1997年,这艘船完成使命退出航线,在送入船厂修理时却遭遇台风严重损坏,修复费用昂贵。三沙人这才恋恋不舍地将其报废拍卖,被浙江一家船厂买走,修复后用于旅游。据说,至今仍在运行。
1992年和2007年,以“琼沙号”为蓝本的两艘新交通船先后上岗,为了纪念“琼沙号”,分别命名为“琼沙2号”、 “琼沙3号”,而将“琼沙号”称为“琼沙1号”。
“琼沙2号”载重量1410吨,长77.48米,宽12.21米,于2007年1月退役。同时,总吨位2500吨的“琼沙3号”接替了“琼沙2号”的岗位。直到今天,仍然在与“三沙1号”同时运行。
三沙的交通船舶就是这样代代相传,坚守在这个光荣神圣的岗位上。(记者 彭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