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美兰“公安+城管+N”创新执法模式解难题

25.03.2016  11:17

  海口网3月25日消息 (记者李云川 实习生卓倩军)3月24日的海秀东路明珠广场及周边地段,道路畅通,街面整洁,曾经长期占据桥面的流动摊贩和居守桥底的流浪人员,已不见踪迹。这是美兰区海府城市执法中队试行“公安+城管+N”创新执法模式取得的成效。

  长期以来,赵玲(化名)一直占据白坡里街道摆摊卖早餐,城管队员多次劝离,可每次赵玲不是将摊位暂时移走,城管队员刚离开他马上重新占道经营,就是当面与城管执法人员发生争吵。赵玲因此成为城管执法人员头疼的“钉子户”摊主。

  2月23日,执法中队对屡次占道经营不改的赵玲进行了查处,哪知24日早上7时许,赵玲又在原地占道经营,城管队员再次对其劝说,赵玲不但不听,并欲公然抗法,上前堵住执法车不让离开。城管执法人员只好采取强制措施,僵持过程中,围观群众越聚越多。

  这时,正在附近巡逻的民警闻讯赶来,对赵玲进行耐心劝导,并对其讲解违法的严重性。经过半小时劝说,赵玲终于认识错误并向执法人员道歉。“依法教育,用温情和耐心不断感化和劝服各种违规者,对海府城市执法中队来说已成常态。”美兰区道路交通秩序联合执法大队负责人赵小立说。

  同时,赵小立表示,在违法“三车”整治过程中,参与执法的公安民警以较强的法律意识、严格的执法程序和热心的态度,化解了执法中可能产生的矛盾。以往在遇到违法的老人和残疾车主时,围观者往往在旁边起哄甚至煽动车主与执法人员对抗,民警用热心的服务和感化教育手段,使车主自觉认识到错误,避免了以往城管单独执法过程中的对抗和冲突,一些围观群众也主动站出来做协调工作,让违法车主写下保证书,承诺保证以后绝不再违法驾驶“三车”上路,以此获得宽大处理。

  为了使各类违规违法行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在“公安+城管”的执法模式上,美兰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李庚要求以明珠广场及周边地区为重点,提出了“公安+城管+N”的执法创新模式。海府城市执法中队在公安和城管联合执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交警、交通和食药监等部门队员参与的联合执法队。70多岁的湖南籍老人陈某,穿着仿制老式军服,长期占据着大英天桥桥头,开着音响向过往行人索财。城管和民政人员曾多次进行劝说和救助,陈某都不理睬。试行“公安+城管+N”的执法模式过后,多部门联合,劝说的劝说,帮助的帮助,关怀的关怀,陈某最终被感化,自行离开。其他流动摊贩经过劝说也先后离开,该路段多座天桥重新恢复了畅通和洁净。

  从2月5日至3月22日,海府城市执法中队共查处违法电动车、自行车和三轮车等120余辆,“门前三包”行政处罚75起,劝离流动摊贩318起、乞讨流浪人员50人、占道经营217处和处理了其他各类违法行为,为助推“双创”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起到较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