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 HIV感染者可免费治疗

20.05.2014  10:04
艾滋病相关图片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艾滋病宣传栏。

  海口网5月20日消息 (海口晚报记者 李云川 文/图)5月的第3个星期天为国际艾滋病烛光纪念日,今年是第31个国际艾滋病烛光纪念日,致力于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全国性公益基金组织———中华红丝带基金(CRRF), 主办了“点亮烛光,为艾而行”的主题活动,海口市疾控中心和市红丝带志愿者协会 (HRVA)联合主办了“用心点燃,传递爱心”的主题活动。5月19日,记者从多方获悉,我省对艾滋病感染者实施多种关怀政策和个人隐私保护措施,民众和艾滋病感染者对艾滋病毒仍存在多种误解。

  全省23年发现1700名感染者

  省疾控中心艾防科医生王召乾介绍,我省艾滋病感染率较低,从199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毒(HIV)感染者以来,至今共发现1700多例艾滋病毒感染者,其中1100例感染者活着。王召乾说,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与生活的个体和群体密切相关,目前海南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主要有三类:一是注射毒品人员,二是暗娼,三是男男同性行为者(即男同性恋者)。要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毒的传染,一是注射毒品人员避免使用共同注射器,性接触者要保持单一性伴侣,不能保持单一性伴侣的多性伴侣人员,一定要戴安全套。

  男同人群感染呈上升趋势

  王召乾提醒,属于三类艾滋病毒感染高危群体的人员,一定要进行艾滋病毒检测,艾滋病感染越早发现、越早治疗为好,目前海南男男性行为者感染艾滋病的相对较多,发现和检测难度较大,主要是男同性恋者发生性行为时不戴安全套,更不愿主动自愿进行艾滋病毒检测,隐蔽性较强,由于这些人员的感染状态不明确,其携带和传播艾滋病毒的危险性更大。

  市红丝带志愿者协会会长姜立恒介绍,2013年他们所属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室(VCT),共检测确诊了63例艾滋病毒感染者,2013年海口全市共检测出200多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今年至今已检测出23例艾滋病毒感染者。近年,海口男同人群(即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毒感染率呈逐渐上升趋势,2013年海口男同人群的艾滋病毒感染率为9.6%,即10个男同性恋者中将近有1个感染艾滋病毒。

  与HIV患者正常接触不会传染

  姜立恒同时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有一次,在全省咨询师群体聚会上介绍自己的职业时,许多同行不由得惊叹:“你的工作实在太危险了!

  姜立恒说,在许多人的理解中,同艾滋病毒感染者接触,极容易传染上艾滋病毒,而且艾滋病患者的心理一定很阴暗,他们往往会做出伤害他人的事,因此一些人对艾滋病感染者闻之变色,惟恐避之不及,其实这是对艾滋病毒的极大误解。

  姜立恒解释,从医学角度看,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途径、血液途径、母婴途径,日常人们与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正常接触,并不会传染,因此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打交道并不可怕。

  HIV感染者可免费抗病毒治疗

  姜立恒认为,除了人们因对艾滋病毒不了解,对艾滋病毒感染者存在误解外,许多艾滋病感染者自身也对艾滋病毒存在多种误解。比如有的艾滋病感染者认为得了不治之症,担心被家人和同事、朋友、邻居知道,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悲观情绪。

  王召乾说,目前世界卫生部门虽然无法完全清除艾滋病感染者体内的病毒,但治疗艾滋病毒的药物和方案很多,效果也不错,能让艾滋病毒感染者正常工作和生活。

  事实上,以目前的医疗技术,一个人哪怕感染上艾滋病毒,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服药,寿命几乎不受影响。感染者完全可以和普通人一样生活、学习、工作,包括结婚和生儿育女。

  姜立恒说,一些艾滋病毒感染者,还担心支付不起治疗费,其实国家已为HIV感染者提供免费的抗病毒治疗,并为所有感染者定期提供免费的CD4检查(用来判断人体免疫细胞被HIV攻击后的受损程度),服药后的感染者还可以获得免费的病毒载量检查,海口红丝带志愿者协会对自愿咨询检测的疑似艾滋病毒感染者,均实行免费检测,相关关怀部门还向新感染者提供免费陪伴和心理支持及专业心理咨询等服务。

  对感染者申请低保开绿色通道

  国家法律和有关部门规章制度使艾滋病毒感染者的信息受到严格保密。姜立恒表示,海口艾滋病咨询检测室对当事人的信息实行匿名、保密,并提供免费、快速检测服务,每例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检测时间仅为15分钟。除此之外,过去一些艾滋病毒感染者符合了申报低保的条件,但因担心要对申请人的信息进行公示,从而担心病情信息被公开而不敢提出申请,目前海口、三亚、文昌等市县,已对艾滋病感染者申请低保开设了绿色通道,只要是符合低保基本条件的艾滋病感染者,不需经过公示便可获得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