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黄如城:立体种养拓宽致富路(图)

15.01.2015  14:37

图为成片的阉鸡。

  早就听说龙江农场雄英作业区四队退休职工黄如城和他的女婿在立体农庄养了3000多只阉鸡。2015年元旦前夕,笔者一行三人来到黄如城女婿阿海的农庄采访。

  农庄离龙江场部约10公里。园子是用水泥砖围起来的,有3米多高。一株株龙眼树就像一把把大伞,给鸡遮风挡雨。一只只身披金黄色的羽毛、拖着乌黑发亮的长尾巴的阉鸡,从中也参杂着一些穿花衣、穿黑衣的小母鸡,住在树上的、站在房檐上的、立在猪舍旁的也纷纷飞下来凑热闹,几千只鸡在涌动,把我们团团围住。

  黄如城见我们来访,随手抓了一只阉鸡就杀,要留我们在农庄吃午饭。黄如城边杀鸡边给我们讲他帮女婿打理园子的故事。十年前,她的大女婿阿海从他亲家手中接过这块基地,由于女婿在生产队当卫生员,女儿当医生,没有时间照看基地,他们夫妻就来帮着打理,一住就是十年。

  “这批阉鸡若按25元/市斤的价位卖出,3000多只利润就是6万元。”阿海边领着我们参观边信心满满地说。

  园子种有400多株龙眼树,上年龙眼丰产又丰收,纯赚了5万多元。房子的旁边建有四栋猪栏,养有母猪、崽猪、肉猪,大大小小存栏120多头,年出栏生猪百余头,纯收入2万多元。猪舍的前方还有3口鱼塘约有12亩水面,主要养罗非鱼,一年抓两批,除去本钱年纯收入也有2万多元。

  “十年前,我们就开始学着养鸡了。”黄如城说。看好春节阉鸡的行情,他们每年清明节一过就养一批阉鸡赶在元旦、春节出售。谈起养鸡,黄如城的话匣子就打开了。第一年,他们抓了100只小鸡来养,赚了2000元。第二年,他们又抓100只来养,由于这批鸡没有打疫苗,鸡舍又没有消毒,鸡养到一斤多时染上了病,全军覆没,连本带利亏了4000多元。

  “这么好的一片园子不养鸡真是太浪费了。”黄如城对他的女婿阿海说。心动不如行动。从场内到场外阿海到处拜师学艺,还买养鸡方面的书来学习。

  手艺学到手,第三年的清明节刚过,阿海就到文昌买了800只文昌鸡苗来养,成功率达95%,一批就赚了1.5万元。他们夫妻边养鸡边积累经验边扩大养殖规模,由养100只,发展到800只、2000只、3000多只。

  每年的清明节过后,阿海就和他的岳父一起用消毒液把鸡舍、猪栏、果棚、果园全面喷洒一遍,阿海就去买文昌鸡苗回来养,鸡苗以公鸡为主。去年他们养了2000多阉鸡,春节前夕不够卖,今年,他们扩大养殖规模养了3000多只,今年这批鸡是野鸡与文昌鸡杂交的,不但毛色美观,鸡的体态也比往年的轻盈小巧,3斤多重、4斤多重、5斤多重。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可阿海的那些老顾客已开始来跟他订购阉鸡了。

  近几年,阿海不断给自己“充电”,参加养猪、养鱼、种果、养鸡培训班。2013年9月,在该场自营经济表彰大会上,阿海还被农场评为自营经济能手。捞到第一桶金后,下一步阿海还打算和自家的兄弟姐妹一起搞股份制经营,壮大资金股本,办种养专业合作社。

  黄如城告诉我们,天一黑,房子周围的这片龙眼树上就会住满阉鸡,下雨天也不例外。为了目睹这一景观,我们又耐心等待。果不其然,天黑时下起了毛毛细雨,鸡把整个院子围得满满的,院子周围的龙眼树上果然住满了阉鸡,它们把家安在了树上。(特约记者 周 玲 通讯员 吴晓芳 黄丽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