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昆南路拥堵成患 代表建议修建两层直通式立交桥

04.02.2015  10:36

海口市龙昆南路上车辆川流不息。本报记者张茂摄

  海口城区交通拥堵现象日益突出,特别是龙昆南路与南海大道交叉路口的拥堵问题,已引起海口市多位人大代表的关注,成为今年海口市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之一。

  如何治堵,在经过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有人大代表提出,要解决龙昆南路与南海大道交叉路口的拥堵问题,可修建双层直通式立交桥来疏通。至于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建议提前规划路网,优化主干道线路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主干路堵成啥样?

  过龙昆南十字路口要等两三次绿灯

  海口市人大代表谢汉金说,2014年,海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改善交通问题,实施交通组织优化项目之多、改造力度之大、投入资金之巨都是历年所没有的,交通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于海口市区为带状交通,路网结构不合理,主、次干道和支路不成比例,因此,交通拥堵问题仍十分突出。

  海口城区目前拥有4条横向交通主干道,南海大道是其中之一,交通流量仅次于海秀大道和滨海大道。而龙昆南路因地处城市中心地带,因此交叉路口处交通拥堵现象异常突出。有海口市民反映,每天上下班高峰期时,通过这个路口通常需要等待2—3个红绿灯,用时约15分钟左右,有时甚至需要半个小时。

  “如果是周五下班时间,或者是下雨天,龙昆南路就完全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停车场,南至椰海大道路口,北至南大桥桥面,车辆水泄不通。”海口市人大代表董孟清说,他多次实地调查发现,星期五这个路段的堵车通常从16时左右开始,比其他时段提前约1个小时,有时会堵到20时后,此时从火车东站出发,由南往北到通过南海大道路口,距离不到2公里,通常需用时30—40分钟;而从南海大道汽车南站处由西往东,通过该路口,距离约1公里,通常需用时15—30分钟。

  究竟为何如此拥堵?

  车辆加速增长 公交发展滞后

  那么,海口究竟为何如此拥堵?董孟清认为,是多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首先,随着城市发展迅速,海口城区居民和居民车辆保有数量在加速增长。海口市交警部门官方统计的数字显示,海口当前汽车保有量已突破50万辆,此外,还有电动自行车约50万辆。

  “作为连接东、西、中线高速的主要交通干线,绝大部分车辆通过绕城高速出入海口市区,而龙昆南路正好处于城市中心位置,近60%的车辆由此出入城,车流汇聚效应特别明显。”董孟清说,龙昆南路和南海大道交叉路口附近,有汽车南站、火车东站等市内大型交通枢纽,还有海师、海中初高中部、海师附中附小、山高学校等诸多学校,人流车流非常集中,易导致拥堵。

  此外,谢汉金提到,海口不像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有地铁轻轨,公交发展较为单一,运营商的多元化及“私有化”造成公交线路扎堆,绕行的问题较为普遍,服务质量整体不高,公交出行没有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第一选择,也加剧了拥堵。

  龙昆南路口怎么做才不堵?

  修建两层式直通立交桥

  谢汉金建议,首先,政府要从路网规划入手,大力推行“”字格局路网,如海甸岛路网、长流起步区路网等,从而提高次干道、支路的分流能力,有效分担主干道交通流。

  其次,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改善公交运营模式。根据道路的情况,采用适合支路通行的中小型公交车,增加公交覆盖率;合理设置公交线路,避免绕行,提高市民选择公交出行的比例等。

  针对龙昆南路与南海大道交叉路口拥堵问题,董孟清建议,可在这个路口修建两层直通式立交桥,在基本保持原有路面通行能力的基础上,一层高架直接连通南海大道与红城湖路,二层高架为龙昆南直通路。

  “二层高架可为不对称设计,即龙昆南路由北往南方向的半幅高架桥仅需通过该路口即可,因为车辆下桥后需要满足其右转至城西路的要求,且城西路口往前不远处有高铁设施。而龙昆南路由南往北方向,可以连续跨过城西路口和南海大道路口,因为高架铁路由西向南转弯而来,主要影响西侧道路,对道路东侧的立交桥建设不会形成阻碍。”董孟清说,立交桥建成后,该路口4个直行方向不再需要等红绿灯,掉头车辆也只需要在路口前完成,部分桥底直行车辆,可以采用右转弯调头后再右转直行的办法,车辆分流速度将大大加快,而底层机动车道全部是左转弯车辆,以及非机动车道和行人通道,也不至于太拥堵。(记者 李佳飞 实习生 韦思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