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龙昆南路建立交桥难度高 或将拓宽车道(图)

12.07.2014  18:43

  几乎每个海口市民都知道,龙昆南路与南海大道交汇口,经常堵。面对这一难题,海口交警能做的是对局部道路交通组织进行调整。治理拥堵,最根本出路或许还是建设立交桥。然而,据相关负责人透露,在该路口建立交的方案曾多次被提及,但始终没通过。

  “在这里建设立交桥,很难。”海南大学教授韩建刚说,“建立交桥本身不存在太大的技术难度,可牵涉的一系列问题,将成为工程推进的拦路虎。

   高峰期交通流量接近1.2万辆/小时 外地专家对没建立交感到奇怪

  “龙昆南路与南海大道交汇口,这是海口市交通枢纽中的枢纽,命脉中的命脉。”海口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孙文利如是形容。

  面对该路口的拥堵现状,孙文利并不避讳。他分析说,该路口连接南海大道,南海大道北边是海秀路;龙昆南路往南连接着绕城高速。现在海秀路正在施工中,无形之中很多车辆便走南海大道,这又增加了南海大道的车流量,车流量增加,拥堵就难以避免了。

  针对该路口堵塞的原因,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许春善分析说:“南海大道与龙昆南路、龙昆北路两条路的交汇口仅一个点,而其他路段的交通分流量较少,这就是该路口堵塞的重要原因。

  据海口交警提供的数据显示,该路口交通高峰期的车流量接近1.2万辆每小时,已经处于饱和状态。

  这1.2万辆意味着什么?

  目前,该路口信号周期为241秒,正常情况每条直行和左转车道,每个信号周期的通过率约为30辆,每小时450辆。南海大道往龙昆南路交汇口处车道为6个,如果相乘,也就意味着每小时通过量为2700辆。

  即使我们人为增加两个车道,该路口每小时车辆通过率也无法达到12000辆每小时的一半。记者还查到了另外一个数据:2007年,该路口交通流量每小时为5866辆。而据当时资料显示,2007年,该路口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

  堵塞,已经无法避免。

  一位交通业内人士曾透露,曾有内地交通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到海口,查看该路口交通情况,不由感叹,即使在内地一些较大的城市,达到该路口的这个交通流量而没有建立交的路口很少,“他们觉得这个路口没有建设立交是很奇怪的。

   建立交将有效缓解该路口交通拥堵 但牵涉多方面难度大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许春善曾做过一个《路网结构与交通拥堵问题研究》的课题,专门为海口市道路网结构优化及交通拥堵问题寻找对策。

  许春善认为,解决该路口交通拥堵的方法应该是:首先,要增加一些主干道,打通一些断头路,不断分流南海大道上的交通流量,而主干道的开通也将与龙昆南路、龙昆北路进行连接,这样两条路连接点多了之后,可以分流车辆。其次,交通信号灯的配置要更加科学,通行周期要跟路口车流量的容纳能力、疏散能力相适应。

  “不过,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尝试建设立交桥。”许春善认为,建设立交桥或者地下通道,将极大提高整个交通的顺畅度。

  许春善说,建设了立交、再配合建设地下通道,能够有效分开人流、车流,一方面能够保证车流的顺畅流通,另一方面也能保证行人的安全。

  海南交通专家栗生也持此观点,并对建立交给予厚望,“面对该路口这么大的交通流量,建立交桥,应该是较好的办法。

  据了解,在该路口建立交的想法其实很早就已经提出,却一直未能通过。

  “在这个路口建立交,技术上不存在难度,但是却有着难以克服的困难。”海南大学教授韩建刚说,“建设立交桥将涉及到引桥的建设,这就需要对附近大面积的住房进行拆迁。这是寸土寸金的地方,拆迁谈何容易?其次,东环高铁的高架桥靠近龙昆南路,这势必对整个施工造成影响。最后,该路段地下管网复杂,牵一发动全身,这也将增加施工的难度。

   那么建设地下通道疏散人流呢?

  韩建刚也不太赞成,他说:“海南多雨,地下水位高,如果建设地下通道,技术要求不够,下雨就淹水,这样怎么能行?

  而在交警的眼中,建设立交技术上固然可行,如何确保上桥、下桥点不堵塞,这依然需要考虑,目前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总之,建设一座缓解交通堵塞的立交桥,并非人们想像的那么简单。

  或许正是基于如此,龙昆南路与南海大道交汇口,至今依然未能建立起一座立交桥。

  不建立交拥堵怎么办? 或将研究拆除中间部分绿化带拓宽车道

  短期内建不起立交桥,难道这个路口将一直拥堵下去吗?

  交警对此的回应是,将采取措施,尽量确保该路口畅通。

  大约15天前,交警将右转车道单独划出,利用非机动车道疏散车辆便是其中一个举措。

  海口交警支队对此解释说,由于该路口目前的车流量已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该路口西往东方向未设置右转专用道前,有许多市民向该支队反映高峰期右转车辆被排队的直行车辆堵住,原本应该畅通无阻的右转车辆却要等上一至两个红绿灯周期方能通行。且还有诸多车辆为图快捷方便,在非机动车道行驶后在沿途的5处开口横插进入直行车道,甚至横跨几个车道变道进入左转弯车道,严重影响该路口通行效率。

  划出右转车道分流后,交警经过监控发现,整个道路的通行率确有提高。

  “也许是还有人不习惯,因此造成一定的堵塞,这是可以理解的。”海口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如是解释。

  “经现场勘查,该路口西往东方向拥堵的主要原因是交通流量的剧增以及部分车辆的无序变道横穿。”孙文利介绍,目前,该支队采取的缓解该路口交通拥堵的措施有:根据实时交通流情况,通过广播电台报道、路段执勤民警引导等方式进行分流,采取调整沿途开口、设置电子监控、执勤民警管理等方式,杜绝车辆无序变道横穿行为。同时,科学调配该路口红绿灯信号周期。

  孙文利透露,针对龙昆南路与南海大道路口西往东方向,尤其海口南站至龙昆南转盘路口一段,车流量饱和,靠时间调整优化效果不明显,存在蓄车空间不足、车辆排队的问题,该支队下一步将调研,向上级建议,在现有条件下,拆除这一段道路中间绿化带,压缩道宽,让该路段增加一至两个车道,从而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此外,经过现场调研,影响该路口通行效率的因素还有龙昆南路口公交站点的设置。“有时候连续几辆公交车一起进站,一下会占据一个车道,影响后方车辆顺畅通行。”孙文利表示,该支队将会同交通部门进一步调研,制定解决方案。(记者敖坤 田春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