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英谈海南高考改革:打破以分取人 自主权交给高校

05.08.2014  10:54

   海口网8月5日消息 (海口晚报全媒体记者 任锦雯)年初,省教育厅公布了一份《海南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里面提到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体系,8月4日,海南省考试局原新闻发言人王素英对改革思路谈了个人想法和意见。她认为,改革不能仅仅在考试内容、考试科目和科目分值上“小打小闹”,必须要把“以分取人”“分分计较”的格局打破,将招生自主权交给高校。

   招生自主权交给高校

  王素英说,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进行过多次的改革,每一次的改革都影响着基础教育,推动着高考改革的进程。

  让王素英感到遗憾的是,“以分取人”“一考定终身”的格局仍没有变,高考分数作为高校选拔新生的惟一依据没有动摇,平行志愿的推行更把高考分数用到了极致。“这必然导致‘应试教育’,必定会影响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新课程的推进,它不仅不利于高校选拔新生,也不利于基础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甚至会影响到国民总体素质的提高和创新人才、拔尖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考改革势在必行。

  王素英认为,改革不能仅仅在考试内容、考试科目和科目分值上“小打小闹”,必须要在录取方式上进行一次大的革命,要把“以分取人”“分分计较”的格局打破,将招生自主权交给高校,由高校确定录取标准。

  与此同时,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转变职能,把对高校录取的监督权转变为为高校、为考生服务的职能,为高校提供拼盘式的录取元素(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成绩、综合素质评价、考生的成长记录等等)。招生工作实行“高校负责、招办服务、社会监督”的录取体制,实现“一档多投、多元录取”的投档录取模式,让现行的平行志愿“下课”,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平行志愿。

   异地高考”或将放宽

  2013年1月9日,海南省向社会公布了“异地高考”方案,今年“异地高考”方案,全省375名无海南省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海南省报名参加高考。王素英表示,十八大将“积极推进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写到报告中,可见党中央对教育公平,特别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十分重视的。

  据介绍,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今后有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仅可以在我省‘异地高考’,其父母如果符合在我省落户的条件,子女还可以随父母在我省落户并与本省有户籍考生享受同等的升学权益。同时,‘异地高考’的政策也有可能会逐步放宽。”王素英说。

  王素英表示,“国际旅游岛建设”既需要高端人才,也需要具有不同技能和不同类型的劳动者,因此,今后必然会有比现在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我省参加高考。“在此,我希望我们本土的孩子们,要刻苦学习,练好内功,增强自身在高考录取中的竞争力。

   建省后报考89.2万人次

  据介绍,海南高考20多年来,高考报名人数由1988年的2.8万人增加到了今年的6.1万人;招生院校由1988年的241所增加到了今年的1240所;本专科录取率由1988年的26%提高到了今年的94%。建省26年来,累计报名人数89.2万人,累计录取人数65.1万人。

  王素英说,由于信息化技术的飞跃发展,给海南高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填表报名到网上报名;从人工评卷到网上评卷;从现场录取到远程录取;从传统的考场到标准化考场。考生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能上网,就可以进行网上报名、网上填报志愿、网上查询高考成绩和网上查询录取结果。

  同时,海南省考试局与高校只要轻轻点点鼠标几秒钟之内就能将录取信息传递到对方;网上评卷不仅提高了评卷速度,更重要的是确保了评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标准化考点的建设为考生营造了公平竞争的考试环境,实现了“坐镇考务指挥中心,眼观每个考场”的高考监控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