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高校摆脱经费桎梏 自然百花争妍

13.05.2016  11:07

  中新网5月10日电 台湾《立报》10日社论指,台湾大学生的高教经费分配比例,比起其他地区明显偏低。文章认为,大学经营进入市场化导向,台当局“教育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宽大学学杂费上限,不再是齐头式收费标准。只要摆脱经费上的桎梏,各大学的竞争自然有百花争妍的效果。

  文章摘编如下:

  在台湾,学杂费要尊重学生意愿,额度无法上调,而教育行政单位又要学校高生师比、增添新设备。让大学在市场机制下生存,教育行政主管脑袋,更应该松绑才会有效果。

  在新旧“教育部长”交接之际,又有大学校长喊出:“学校存亡就交给市场机制。”问题是,市场规模的大小,仍操之在学生与家长手中,如果是菁英教育,大学不需要如此多;如果是普及教育,大学又如何能兼并生存下来?

  站在台大校长杨泮池眼中,“2016大限”面临的是学生人数锐减,学校经营困难。他认为,把学生人数大减当成高教生死攸关的“大限”,只是从学校角度来看问题;若从学生角度看,其实这是“危机也是转机”。因为学生数减少后,每个学生可享受到更多高教资源,得到更高质量学习,未来更有竞争力。

  台湾大学生的高教经费分配比例,比起其他地区已是明显偏低,大陆北大与清华大学每位学生享受到的资源,是台湾顶尖大学的4、5倍以上。杨泮池的想法,当然是站在顶尖大学的经营角度,乐于集中经费到顶尖大学,聚天下英才于一炉教学,问题是顶尖人数永远只有5%,那么其他95%又该如何被照顾得到。

  故提出大学经营进入市场化导向,台当局“教育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宽大学学杂费上限,不再是齐头式收费标准。在英、美等国家和地区,大学学杂费往往不便宜,资优生往往靠着成绩争取到奖学金来添柴火,而奖学金的来源就是学校向企业,或产学投资所得而来,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在台湾,学杂费要尊重学生意愿,额度无法上调。这时教育行政单位又要学校高生师比、增添新设备,学生愿意做这种赔本生意吗?当公立学校都不太可能做到时,能要求私立学校做到吗?

  只要摆脱经费上的桎梏,各大学的竞争自然有百花争妍的效果,就读私立高中的杂费虽高,可排队上门的并不在少数。同样教育体系,初高中有弹性学费措施,何以大学就失去弹性?

  让大学在市场机制下生存,教育行政主管脑袋,更应该松绑才会有效果。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