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平三任市长半年内先后落马:或因相互揭发

26.08.2014  11:38
山西高平三任市长半年内先后落马:或因相互揭发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前后三任市长落马,在高平官场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图为高平市政府办公楼。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伟 ●任重︱山西高平报道

  8月9日上午,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召开全县干部大会,宣布中共晋城市委决定,县委书记秦建孝因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

  2009年底至2011年5月,秦建孝曾在山西省高平市(注:晋城市下辖的县级市)担任市长。外界猜测,秦建孝此次被查可能事发高平。加上之前被调查的山西省监察厅原副厅长谢克敏(2006年4月—2013年6月先后担任高平市市长、市委书记)、高平市原市长杨晓波(2011年5月—2014年4月担任高平市市长),高平市近10年来的三任市长同年全部落马。

  据传,高平三任市长的“前腐后继”均牵涉煤炭,并与当前反腐重压下“互咬”直接关联。

  谢克敏:强势的“无为者

  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高平,由于境内蕴藏有丰富的煤、铁资源,被誉为“煤铁之乡”。

  1962年出生的谢克敏,家乡在山西省潞城市,距高平市不足百公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潞城与高平同属晋东南地区。1985年,晋东南地区撤销,在晋东南行署教育系统工作的谢克敏选择到新成立的晋城市发展,先后在该市共青团、纪检部门工作多年。

  2006年4月,44岁的谢克敏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从晋城市最贫困的陵川县荣调最富裕的高平市,并担任政府一把手。在此之前,他已在那个因“锡崖沟挂壁公路”而闻名的穷县做了6年县委副书记。

  谢克敏上任后,恰逢煤炭的黄金时代,高平市财政总收入连续7年在晋城市名列第一。2012年,高平市财政总收入达到历史高峰——42.31亿元,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在中部百强县中位居第31位。

  虽然“谢克敏时代”的高平财力大增,但多数当地人并不惦念谢的“功绩”, 相反,指责与质疑的声音较多。

  2013年6月,主政高平长达7年的谢克敏卸任市委书记,两个月后,被任命为山西省监察厅副厅长,重新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纪检监察系统。令人唏嘘的是,履新刚过半年,谢克敏就因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

  7月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经查,谢克敏在担任山西省高平市市长、市委书记和省监察厅副厅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并伙同他人贪污公款;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收受礼金;与他人通奸。经山西省纪委审议并报山西省委批准,决定给予谢克敏开除党籍、行政开除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谢克敏落马后,当地流传的版本较多,一种“主流”的说法是,谢在担任市委书记期间与该市原人大主任李晚富关系紧张,双方疑因煤炭利益产生矛盾。2011年底,李晚富被开除党籍与公职;一年后,李晚富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许多官场人士一直怀疑李晚富的获刑与谢有关,而此次谢的被查亦被认为有李晚富家族的“功劳”。

  除此之外,高平多位消息人士猜测,谢克敏被查最直接的原因是其“后台老板”山西省委原副书记金道铭的倒台。

  主政高平7年,谢克敏在政商圈赢得了“口才好”、“能力强”的评价,但也被评价“霸道”、“强势”。这7年,高平煤炭资源整合贯穿其中,多数民众认为谢只顾自己闷声发财、捞政绩,没有为老百姓办多少实事,“让高平错过了最佳发展期”。

  “好像就搞了个集中供热。”在高平市文化活动中心,一位市民沉思半天后向记者抱怨,“他手里修的‘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广场也是原来的规划,世纪大道、神农路还是原任领导干的,他就是把名字改了改。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