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楼老街修复完成 呈现“原汁原味”老海口

10.01.2015  18:48

      骑楼修缮成果通报会现场

      水巷口

      海南在线讯  历时半年的海口骑楼老街博爱北、水巷口街景街廓整治工程与骑楼集散广场近日建设完工,1月9日在中山路举办开街仪式暨骑楼老街修缮成果通报会,此次修缮工作中,又有60多个“老字号”陆续被挖掘出,进一步还原了老街的历史风貌,将“原汁原味”的老街呈现给市民和游客。

      海口骑楼老街作为国内现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骑楼建筑,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随着海口海上贸易与航运的发展,活跃于东南亚与大陆沿海区域的华侨将南洋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带到海口,形成了海口近代骑楼老街欧亚混合的城市风貌。在华侨置业的过程中,一家家商铺建在了道路两旁,楼下一层作为铺面,楼上作为仓库或者住房。

      在整个骑楼老街的修复施工中,“老字号”挖掘和保护是重点之一。因其见证了海口从小城镇发展成为繁华都市的历史过程,“老字号”的恢复工作对还原老街历史风貌有重要意义。自2014年7月博爱北路“老字号”挖掘工作开始至今,已陆续挖掘出60多个“老字号”,“正兴选铺”、“德兴布厂”、“会文书局”等“老字号”重见天日。

      早在中山路修复时,“老字号”的挖掘就受到广泛关注,复原了“大亚酒店”、“泰昌隆”等80多个知名老商号。连同新近整治完工的“老字号”,目前骑楼历史街区的“老字号”近150家。有关部门也加紧了对老字号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深入挖掘整理。

      记者今日在现场看到,博爱北和水巷口街道修复全部完成,拆去脚手架的骑楼露出了美丽真容,“善利隆”“正丰号”等老字号也一一精彩呈现。杂货、布匹、医药、书局等商业门类齐全,展示出老海口的繁华风貌,徜徉其间,让人不禁有时光倒流之感。

      史料记载,海口形成于宋元时期,明朝筑城,清咸丰年间海口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中华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海口城内发生大火,虽经扑救但仍损失严重。灾后有识之士通过海口商会发动商界资助拆街扩路,先将城内街扩大为11.5米,铺上水泥路面,改名博爱南北路,全长800米。

      现年79岁的冯仁鸿是土生土长的海口人,据冯仁鸿回忆,以前的博爱路,是古海口港的货物运输大路,人员往来的要道。当地居民、内陆商人、海外华侨,纷纷沿街做生意、建旅店,这里逐渐变成海口所城最繁华的商贸街。“当时在博爱北路的精华公司是全海口出名的商场,里面除内陆货、本地商品外,还可以买到洋货,和香港一样。”

      “在博爱路、水巷口、中山路可以买到所有的生活必需品,还有五金、化工品,可以说应有尽有。”88岁高龄的许鸿荣回忆,以前这里店铺五花八门,有经营文具纸料账簿乐器为主的“善利隆”,有经营图书的“文汇书局”,还有经营药材的“广德堂”。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这里的茶楼,“有四大茶楼:琼南茶楼、富南茶楼、长安茶楼,奇真茶楼,还有中和西菜馆、国际餐厅,中和戏院,非常热闹。”许鸿荣说,当年他在私人餐厅打工,见证了老街当年的繁华。

上一页 | 1 2 3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