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楼印记》(中):文化为魂 老街“复兴”
03.02.2015 01:45
本文来源: 蓝网
入选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海口骑楼老街,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保留基本完好、中西合璧的南洋骑楼建筑街区。但历经百年风雨,许多骑楼已成为危房。从2010年8月开始,海口启动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综合整治工程,以文化为魂,让老街“复兴”,使之成为讲好海南故事的一张极具说服力的历史名片。
现场声:老字号挖掘现场
(工匠:轻轻地,最好用小铲,用铁锹,哇。。。这个字,漂亮,很漂亮。)
日前,在海口博爱北路的骑楼修缮工地,又一个尘封多年的“老字号”被挖掘了出来。
同期声:海口骑楼老街古建修缮工匠 于长友
[(记者:心情怎样?)挖掘出这样好的老字号,心情当然很高兴了。这是一个很精美的店招“绫罗”。]
从去年博爱北路骑楼修缮工作开展以来,已陆续挖掘出30多个“老字号”。
挖掘现场,和工人们一同忙碌的还有骑楼改造总工程师刘涛。由于骑楼现有资料很少,2007年海口市着手骑楼老街系统保护和修缮计划后,刘涛就开始收集和研究有关骑楼的建筑木雕构件、老照片等。七年下来,已收集了几千件。走街串户中,许多老街居民、老华侨、收藏家和刘涛成了朋友,主动拿出先辈留下来的珍贵照片和资料。炭画家吴坤仁在临终前,送给刘涛一幅 1950年海口解放时的画,希望他能续写骑楼的故事。
同期声:吴坤仁的儿子 吴多闻
(我爸爸得知刘涛在修复骑楼,一定要把画送给他。)
这幅画刘涛一直珍藏着,在画里,当年的中山路上商号林立,人流不息,买卖兴旺,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同期声:海口旅游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刘涛
(老人把珍藏了半辈子的画交给我,是对骑楼的期盼,也是对我的重托,我若没有修复好,我会觉得对不起这些老街居民,也对不起送我画的这位老人。)
大亚酒店是海口有名的老字号,但因原来的外立面被翻修过,又一直未找到对照物,这座百年建筑迟迟未能修复。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寻找一年多时间后,刘涛终于在一次省博物馆的展览中,发现了大亚旅店的旧照片。
同期声:海口旅游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刘涛
(是一组75年前两名美国人在中山路和长堤路拍摄的这座建筑物的照片,这可是宝贝。)
同期声:大亚酒店原管理人员 颜振武
[改造之后,(大亚酒店)恢复到民国时候的南洋风格,跟原照片上一模一样,我本来以为我一辈子不可能再看到了。]
几年来,利用一张张老照片,中山路上的“海口总商会”、“中南行”、“中央银行”等,都一一恢复了民国时的“俏丽妆容”。而深挖发掘骑楼的丰厚文化内涵,更被当成是修复工作的灵魂之笔。老店“炭画世家”由于骑楼年久失修,生意萧条,准备转让。得知消息后,骑楼的保护工作人员杜伟多次前来劝说挽留。
同期声: 海口骑楼保护工作人员 杜伟
(这些老文化老字号其实非常非常地重要,因为它们才是这条老街的血液所在,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把它们挽留下来,留在老街。)
为了方便交流,很长一段时间,杜伟每天下班后,都去店主韩姨那里学炭画。他的真诚,感动了店主。加上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吸引传统文化类商户进驻老街的扶持政策,让韩姨她们吃了定心丸,最终选择留了下来。
同期声:炭画世家 韩翠琼
(他就是经常来找我说,韩姨,你就留下来吧,继续搞你这个炭画,以后会好的。政府这么重视,那我们就继续待在老街继续搞这个 把这个文化传承下来嘛。)
2013年1月,修缮一新的中山路开街,重现了当年风貌。日前,博爱北路老街、水巷口老街也修缮完成,骑楼街区其它街道的修缮工作也将陆续开工,骑楼复兴的梦想逐步变成现实。
同期声:海口市民 庄丽琴
(小时候的记忆还在,而且更加漂亮了,我们觉得很有那种民国时期的那种感觉。)
同期声:海口市民 杨婷
(喜欢它的整体风格,比较复古,然后我们穿这套旗袍过来搭配这个景色。)
去年,海口骑楼修复工程被文化部列入2014年度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国家历史文化名街专家组还将其成功经验定义为“海口骑楼模式”,进行推广。省委书记罗保铭对海口市在骑楼修缮中“修旧如旧”的做法给予肯定,要求在街区整治中挖掘和提升骑楼老街的功能,完善商业业态,打造集特色文化、购物、旅游、小吃为一体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
同期声:海口市常务副市长 海口骑楼项目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袁光平
(骑楼片区是海口的发祥地,也是海口文化的发祥地,可以说骑楼片区是海口的根、是海口的魂,一个城市的发展 一定要把传统的文脉保持和延续下去。)
(视频编辑:张秋菊 文字编辑:于尚宾)
本文来源: 蓝网
03.02.2015 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