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焕然一新

25.12.2015  09:32

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便文村:

革命老区焕然一新

 

 

大丛村一角。本报记者 王培林 通讯员 秦海灵 摄

 

  本报记者 王培琳 特约记者 黎大辉 通讯员 秦海灵 朱德权

从海榆中线进入,沿着几公里的蜿蜒小路,便来到这个山高水寒、背靠鹦哥岭的革命老村——便文村,它是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是琼崖纵队首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地。村民全部是黎族,黎族人天生具有的热情好客、纯朴大方的性格,黎族人同时具有能歌善舞、心灵手巧的特点。

近年来,琼中县委、县政府采取“政府+银行+企业+农户”的模式,对该村进行整村民房改造和乡村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建设。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由天涯驿站项目开发公司统一规划、设计和施工,对全村34户民房进行改造。改造项目完成,全村村民喜迁新居,水泥路、篮球场等配套建设也陆续上马,村庄很快变了样。

便文村被列为我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村庄,省民宗委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在该村实施立面民族风格装饰、文化场所建设和特色产业扶持。同时,琼中整合旅游委、民政局、水务局、扶贫办等部门资金,建成革命纪念馆、露营基地、村容村貌整治等,累计投入整村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

如今的便文村村容村貌已焕然一新,并成了琼中“奔格内”乡村旅游的重点村庄之一。每逢节假日期间,各地自驾游游客纷纷慕名而来。

游客可以到琼崖纵队首次代表大会纪念馆参观,熟悉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民族精神;可以穿梭于便文村田间小路,菜畦花丛,尽享乡野生活;累了,可以到黎家品尝正宗的琼中民族特色美食,喝一杯山兰米酒;困了,可以就地宿营,尽享大自然给予的那份宁静。随着便文村知名度扩大,越来越多的驴友来便文村开展露营、登山等体验活动。

便文村经济发生了很多变化,政府扶持发展泥鳅、种桑养蚕和山鸡等绿色产业和特色产业,促农增收。2014年人均纯收入达7511元。县委、县政府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底蕴,力争打造成白沙起义红色旅游景点。(本报营根12月23日电)

 

(本文摘自《 海南日报 》2015年12月24日   A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