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探微:趴下来与昆虫对话

26.08.2020  13:20

  记者 李梦瑶

  一棵棵参天大树高耸不见其端,密林深处奇珍异兽神出鬼没,印象中的热带雨林似乎总是让人目不暇接。

  如果将脚步慢下来,静静地趴在雨林里某一块普通的草地,会看到什么?8月22日,海南日报报业集团“走进国家公园,探访热带雨林”全媒体采访团来到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便尝试着用这一种角度与雨林对话,得以见识到微观世界里的一幅幅“众生相”。

  当天,采访团一行到访五指山,偶遇微距摄影师周美上山采风,两拨人随即结伴同行。

青蜂

  刚出发没几步,周反美便在一块草地前停下了脚步。“你们看,这里有两只蝽虫。”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周反美整个身子已经趴了下去,举起一台特制的改装相机,镜头距离两只蝽虫不过两三厘米远。

  似乎并没有感觉到人类的靠近,这两只半翅目昆虫安逸地靠在一根青草上一动不动,这让他迟迟没有按下快门。就这样执着地等待了近10分钟后,周反美突然连按几下快门,两只蝽虫交配的场景瞬间被放大数百倍定格在镜头里,高高扬起的红色触角、黑色的复眼,甚至腿上的小绒毛都清晰可见,惹得众人一阵惊呼。

  周反美带着大家往草地更深处走去。或许是被人类的脚步声惊动,一只蚂蚱突然跳了出来。周反美左右晃动着,缓缓靠过去,可他刚趴下去,小家伙又跳了起来。“小蚂蚱别跑,给你拍个靓照。”“你跑我追”持续了10多分钟后,周反美耐心地和它“打起了商量”,倒也神奇,小家伙这回果然待在了原地,乖乖等着入镜。

黄星桑天牛

  枯草上的一颗虫卵,石缝里的一只甲虫,叶子背面的一群瓢虫,周反美的眼睛似乎特别“”,不一会儿时间,便在这一方小小草地上找到了七八种昆虫。

  见周反美收获颇丰,采访团的成员们顿时也来了兴趣,纷纷掏出相机、手机。可姿势摆到位了,虫却不见了。

  “你们得凑得再近一些,昆虫对快速运动的物体很敏感,慢慢地靠过去,它们大概率不会逃之夭夭。”听到周反美的经验之谈,有人顿时开始自带慢动作缓缓蹲下,有人干脆整个人趴在了地上一动不动。

蜡蝉

  “嘿,拍到了”“我也拍到了”……一段沉寂过后,采访团终于传来“捷报”。上前一一围观,发现尽管采访团的装备比不上周反美的专业微距摄影器材,却依然记录下了小家伙们的身姿:顶着一对庞大复眼的中华虎甲,身披盔甲的金花虫,振翅欲飞的天牛……

枯叶蝶

  将往日生活里总被我们忽视的这些小生灵放大成百上千倍后,会发现它们正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细节之美:色彩鲜明,脉络清晰,纤毫毕现,时常还闪现着金属般的质感。

  在周反美看来,昆虫几乎将所有生物具备的美学特征集于一身,借助微距镜头的力量,这些小生灵的完整肖像才得以完全展露。

甲蝇

  雨林里罕见的昆虫多,长相怪异的就更多了。“刚来五指山不久时,我在雨林里拍到过一种很特别的蝉,发到朋友圈后很快引起了一位昆虫学专家朋友的兴趣。”周反美说,经过几年的研究对比,专家确认这是一个半翅目蜡蝉科新种,并于2019年被命名为“梵蜡蝉”,正式发表在国际性学术刊物《昆虫分类学报》上。

蓝凤蝶幼虫

  这一次经历让周反美极为兴奋,也愈发意识到:海南热带雨林,藏着太多的可能性。

  在这块不过三四平方米的草地拍了一大堆连名字也叫不出的昆虫后,一行人终于起身,这才发现已经过去了大半天时间。(本报五指山8月25日电)

  本组昆虫图片均为周反美摄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五指山林区。本报记者 李天平 摄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