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集团军某舟桥团团长 飞舟征战的精彩人生

15.11.2015  04:36
第三十一集团军某舟桥团团长 飞舟征战的精彩人生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赵劲松现场指挥浮桥架设。

  “无人机5分钟后临空侦察!

  深秋,一场实兵对抗演习打响,第31集团军某舟桥团正争分夺秒开设浮桥渡场,战场上突生变数!

  钢铁浮桥目标大、隐蔽难,人装疏散时间紧,舟桥团能躲过侦察吗?

  紧要关头,指挥员果断出招:烟幕伪装、水幕伪装、遮障伪装、隐真示假……短短几分钟,多处江面便烟雾笼罩,“”无人机无功而返。

  “了不起!”几位现场观摩的院校专家连连发问,“指挥员是谁?

  “舟桥团团长——赵劲松!

  “战场不会偏袒哪个人,胜负靠实力说话

  “闽江某大桥被‘敌’炸毁,令你团火速赶赴E点架设浮桥。”那一次,正带领官兵野外驻训的赵劲松,接到命令不到1小时,便率队抵达40多公里外的任务地域。

  “河幅×××米,江心流速×米/秒……”侦察小组报完数据,众人犯了难。原来,昨夜突降大雨,江水猛涨,流速逼近舟桥承载上限。强行架桥,门桥连接器极有可能断裂,门桥也易被水冲走。

  “合理操作,完全可以规避危险。”看着湍急的水流,赵劲松面无惧色,当机立断下令架桥,并镇定自若地指挥汽艇开足马力,顶着门桥逆流而上展开连接。

  “不好,上游桥面下沉!”在连接最后一个闭塞门桥时,江水突然涌上桥面。看着眼前这一幕,有着14年架桥经验的门桥长胡福刚也慌了神。危急时刻,赵劲松火速调来另一艘汽艇从上游牵引,两艇合力,成功连接门桥。

  “艺高人胆大!”上级考评组当即做出评定:拉动检验,舟桥团考评成绩优秀,赵劲松个人考评成绩优秀。

  赵劲松经常说:“战场不会偏袒哪个人,胜负靠实力说话。

  “这就是赵劲松!”团政委孙云峰说,他笃信一个理,指挥员没有过硬的“金刚钻”,就无法取得走上战场的“入场券”、指挥战斗的“资格证”。

  任团长伊始,赵劲松把全团舟桥、车辆、水上机械、通信等20多种主要装备战技术性能制成表格、编成“口袋书”,一有空就拿出来学,成为官兵公认的“装备通”。他用3年时间跑遍八闽大地的江河水域,收集了3000余条水文、道路和预选渡场信息资料。“这些数据就在他的脑子里,随取随用。”作训股长魏廷三说,“团长就是任务地域的‘活地图’!

  一次浮桥合练,侦察班正在组织河幅测量,赵劲松环视四周地形,认真观察水位后报出:“310米。”话音刚落,侦察班班长王海波操作的测距仪也读出了准确数据:311.89米。“误差不到2米。”赵劲松目测功夫让官兵们惊叹不已。

  从军22年,赵劲松始终心无旁骛,精武强能,在每个岗位都出彩。当排长,所带排荣立集体三等功;当助理工程师,参加军区参谋业务比武取得第三名;当连长,把后进连队带成全面过硬的先进单位,并被越级提拔为营长;当团参谋长,牵头撰写的5篇战斗力建设调研报告被上级作为决策参考;今年初集团军组织首长机关指挥技能考核,他带队一路闯关夺隘,取得个人全优、团体第一的好成绩。

  “攻克一个难题,就向打赢迈进一步

  水天一色,铁翼飞旋。数架直升机穿云破雾飞抵江岸上空,一个个身影快速顺绳而下……数十名舟桥尖兵成功在江岸边实施机降。

  这是去年4月该团和陆航某团展开联合演练的一幕,闯出了舟桥与陆航两个不同兵种联训的新路。

  天生与水为伴的舟桥兵,怎么“玩起”了机降?赵劲松的理由很简单:未来打仗需要。然而,习惯于“水上漂”的舟桥兵要与陆航这一“天上飞”的新型作战力量联训却并不简单。

  为攻克这一难题,赵劲松啃下一摞陆航专业教材,多次奔赴陆航部队调研,经过近半年的探索,终于促成了舟桥与陆航两个不同兵种的联训联演,建立了铁路、公路、水路、空中协同机动立体作战体系,确保关键时刻应急指挥组和工程侦察人员能够抢占先机、快速到达,提高了团队应急作战能力。

  “只要是有利于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事,他都勇于探索创新。”一位曾与赵劲松共事多年的老领导说。

  “一营舟桥长度不够!”“二营舟桥长度不够!”一次,该团临江集结,准备进行浮桥合练,没想到涨潮导致河幅变宽,两个营均无法架桥,官兵只得望“”兴叹。

  见状,赵劲松提出两个营的舟桥“联姻”,被时任团领导一口否定:“一营是一代舟桥,二营是二代舟桥,两代舟桥桥体结构完全不同,你这是异想天开。

  “平时‘瓶颈’不解决,战时可能成‘死穴’。”赵劲松不死心,结合所学舟桥原理,设计90度旋转、U形、Z形连接器,增加进出口桁,反复试验后,成功实现不同型号舟桥混合架设。这项成果获军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攻克一个难题,就向打赢迈进一步。”实践中赵劲松感到,创新是战斗力提升的倍增器。

  现代战场伪装难度大,大面积门桥伪装一直是困扰舟桥部队的“瓶颈”。赵劲松查资料、问专家、找对策,先后试验论证20余次,终于找到了能够适应不同季节、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下的快速伪装方法。

  近年来,在赵劲松牵头组织下,该团先后攻克了某型汽艇车试中修、冲锋舟快速装卸载平台等难题,成功研发舟桥部队车载式指挥方舱。走上团长岗位后,他打破传统模式,探索梳理“真假结合、以假护真、择时抢通”等多项新训法战法,破解了渡场指挥通联、快速架设等8项重难点问题,实现了部队作战能力的整体跃升。团队多次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军事斗争准备先进旅团”。赵劲松也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被南京军区评为“军事斗争准备先进个人”。

  “训练多担一点风险,打仗多加一道保险

  去年底,舟桥团面临一次选择:在即将到来的集团军作战能力检验评估中,到底是以老装备还是新装备参加演练?

  “让新装备上!”团党委会上,赵劲松的表态让大家感到意外。此时,距该团新型舟桥装备列装仅仅4个月,原本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形成战斗力的新装备,究竟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不单是上级首长怀疑,该团部分官兵也有些担忧。

  “这次演练是实战性、检验性的,是检验新装备训练成果最好的舞台。因此,我们绝不能错过。”赵劲松说得斩钉截铁。

  演练那天,赵劲松从容指挥部队机动到200公里外的陌生江域,仅用几十分钟就运用新装备成功架设一座近400米长的钢铁浮桥,考核组评定舟桥团具备遂行任务能力。

  “训练多担一点风险,打仗多加一道保险。”赵劲松在演练总结会上这样说。

  今年5月,闽江某渡口,激流涌荡,夜色朦胧,一阵急促的哨音后,江边汽艇轰鸣,隐藏在两岸的数百名作业手鱼贯而出,在江上摆兵布阵,组织夜间渡河工程保障演练。

  夜间开设浮桥渡场是险难课目,对舟桥兵来说,夜间架桥连舟好比黑暗中穿针引线,难度可想而知。

  赵劲松抽组精干力量,编写《夜训指导手册》下发营连,细化9个专业和21个夜训课目,并设置超远距离漕渡、夜间渡河保障等多个险难课题;从夜间门桥分解结合、器材装卸载等班组作业,到成建制“一个过程”行动,逐一训全训精。

  当团长近7年,赵劲松那股不畏险不惧难的闯劲始终未变。

  过去以团为单位集中组织浮桥架设训练,他大胆放手组织以营为作战单元独立开设门(浮)桥渡场;为每个营编配一个兼职工程侦察排,锤炼自主侦察、自主设计开设能力;

  全团600多台车辆,分布在4个营区,中间有148道弯,路窄坡陡弯急,他坚持每月组织一次实战化拉动,设置复杂气候条件行军、机动中临机情况处置等难题,提高部队实战条件下远程快速机动能力;

  ……

  冬去春来,该团险难课目训练落到实处,带动了实战化水平逐步提高。今年9月,集团军组织考核,赵劲松带领官兵星夜兼程,首次在相隔百余公里的两条江域同时开设浮桥渡场,渡河工程保障能力取得新的突破。

  短评

  谋战务战,“关键少数”须带头

  从军22年特别是当团长近7年来,赵劲松谋战务战不松劲、不懈怠、敢争先,把自己锻造成了一个过硬的“领队”,带出一个过硬的团队。他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对战斗力高度负责的精神状态和责任担当,具体回答了党员领导干部如何牢记强军目标、带头真抓实干、把战斗力标准立起来落下去的时代课题。

  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抓好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肩负着带领部队履行使命的重要职责,必须自觉带头在强军实践中当先锋、作表率,强化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真想打仗的事情,真谋打仗的本领,真抓打仗的准备,不断提高领兵打仗的能力,确保部队随时能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面对汹涌澎湃的军事变革浪潮,面对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大考,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向赵劲松学习,以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做深化改革的排头兵、练兵备战的急先锋、挑战困难的开拓者,心无旁骛、谋战务战,成为落实强军目标的“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