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员给水壶除垢忘清理 女婴误服柠檬酸钠(图)
玻璃瓶内装着酒店使用的柠檬酸钠 华商报记者 袁琛 摄
宾馆服务员用柠檬酸钠清理电水壶污垢,忘记清理;客人回来后用电水壶中的水给1岁大的孩子服药——孩子本来就感冒,这下在医院重症监护室住了6天,还在普通病房住了一天。
家长:孩子喝药大哭大闹 原是水有问题
张先生是西安市长安区滦镇人,一直在南方做生意,6月24日,他和妻子、女儿回到西安后,为了方便朋友聚会,就住在了位于邮电北巷的如家快捷酒店含光门小雁塔店。女儿1岁大,因感冒发烧正在服用冲剂。
6月26日上午10时许,张先生一家要外出吃饭,交代服务员打扫卫生时,只需要更换床单被罩就行。半小时后,他们返回酒店房间,爱人崔女士就开始给孩子喂药。她直接将桌上电烧水壶里的热水倒在小碗里冲药,“我离开时专门用电水壶烧了一壶水,想着回来水温刚好就可以给孩子冲药了,但孩子喝药时,并不像平时那么乖,而是大哭大闹。”
崔女士觉得奇怪,尝了下碗里的冲剂,“一股酸臭味,”她连忙揭开电水壶的盖闻了闻,仍然是酸臭味,“我才明白过来,壶里的水并不是我离开时烧的那壶。”
夫妻俩急坏了,赶紧叫来服务员询问,得到的答复是,水壶里放了清洁水垢的东西,服务员还拿来一个散装的瓶子,里面都是白色晶体状的物品,并说那就是用于除垢的。酒店负责人过来后,称那是专门购买的柠檬酸钠。
看着孩子很难受的样子,夫妻俩赶紧将孩子送往西安一家医院。
小女孩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住了6天、在普通病房住了一天才出院。病历上显示的诊断情况为:误服药物、支气管肺炎和心肌炎,误服的药物为柠檬酸钠。医院住院记录上显示,小女孩6月26日入院,入院4日前发热一次,最高体温39摄氏度,伴流鼻涕,口服药物后热退。入院检查显示神志清楚,精神欠佳。
医院给予了“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和“头孢甲肟”抗感染等治疗。复查各项指标正常后出院。出院后,张先生一家仍然住在酒店里,就赔偿一事一直和酒店方进行协商。
酒店:看孩子服药 服务员好心清除水垢
昨日下午,如家快捷酒店含光门小雁塔店店长张伟称,按照酒店的要求,住人房间都不会对电烧水壶进行消毒处理。当日,服务员也是好心,她知道小女孩一直在服药,所以打扫卫生时看见水壶里有水垢,就想着清除一下,让客人喝上更健康的水,于是就将柠檬酸钠放进水壶里了,本来应该是很快将水壶清洗干净的,但服务员临时去处理另一件事情,就把这事给忘了,导致小女孩误服了被水溶解的柠檬酸钠。
“我们承认工作存在失误,向顾客表达歉意。”张伟说,酒店一直使用的是白醋给电热水壶除垢,使用柠檬酸钠也是一种尝试,只试了一个多星期,出了这事之后,又恢复使用白醋了,“我们已经给当事的服务员待岗处理,随后会考虑辞退。”
广泛用于除垢的柠檬酸钠和白醋易溶于水,一般情况下,用水清洗干净即可,对人体无害。张伟称,小女孩住院期间,酒店也安排人陪护,并承担治疗费用。但客人要求包括陪护费、精神损失费、误工费等共5万元的赔偿,他们认为有些多。
小女孩父亲张先生称,经过协商,酒店只愿意承担15000元的赔偿,这显然不能让他们满意,“我担心小孩这么小,误服会不会对她以后的身体产生影响”。
医生:柠檬酸钠过量食用就会腹泻腹疼
昨日,孩子就诊的医院儿科医生说,柠檬酸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外观为白色或无色晶体,味咸,易溶于水。在食品、饮料工业中用作酸度调节剂、风味剂、稳定剂,在洗涤剂工业中,可替代三聚磷酸钠作为无毒洗涤剂的助剂。
柠檬酸钠中含有柠檬酸,都是弱酸性,但是小女孩误服的,并不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的柠檬酸钠,而是工业用的除垢的柠檬酸钠,其具体的来源和成份,也不清楚。
“即使作为食物中的添加剂,酸性物质也不能过多摄入,否则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导致腹泻或腹疼等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医生说,“通过住院治疗,只要黏膜恢复了、消化道症状缓解了,就应该没事,一般不会有啥后遗症,但这不是绝对的,一方面不清楚小女孩究竟摄入的量是多少,另一方面和个体差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