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院士涉转移经费遭批捕 科研项目是提款机?

21.10.2014  10:28
最年轻院士涉转移经费遭批捕 科研项目是提款机?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

  10月10日上午,中纪委官网发布科技部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证实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已被依法批捕。

  据通报,审计署2012年4月审计发现5所大学7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的问题,其中涉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等人承担的由农业部牵头组织实施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有关课题。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早在今年6月,李宁就已被吉林省检察院带走,其涉嫌将一笔科研经费转移到自己公司的账户,具体金额不详。在此之前,他的一名负责公司运营的学生已被司法机关控制。

  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和上千万的科研经费

  52岁的李宁曾是业内最炙手可热的中青年科学家之一。李宁少年成名,16岁考入江西农业大学,29岁获得中国农业大学博士,45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除了是“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以外,李宁更是中国克隆技术的领军人物,获得过国家最顶级的科技奖项,是多项大中型科研项目的带头人。

  动物遗传是李宁多年来潜心研究的核心。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2000年,李宁带领团队克隆出了3只转有人α抗胰蛋白酶基因的转基因山羊,之后“一举成名天下知”。接着,李宁在该领域获得了更多更高的学术成就,其中不乏国内动物遗传领域的原创性工作:首次克隆了鸡性连锁矮小基因,发现了鸡抗白血病病毒的基因座……2003年,他更是凭借《猪高产仔数FSHβ基因发现及其应用研究》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丰厚的学术成果为李宁带来了多项科研项目的邀约。公开资料显示,李宁曾担任863项目现代农业领域和生物反应器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转基因生物培育重大工程副总工程师、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生育与生殖专项专家组副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20多年来,李宁仅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等三大科研计划获得的项目就至少22项,其他参与的大小项目更是难以计数。

  与此同时,李宁还是这些项目课题的评审。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双重身份,早在2008年就引起其他专家的不满。2008年,有人在网上举报,李宁在一项国家级的水禽开发项目中没有回避,导致评审结果出现严重不公正。举报人称,李宁仅在投票时进行了形式上的回避。

  根据一名知情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的描述得知,这类申请人兼任评审的事情在国内并不罕见。“学术界内有资格拿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类别就那么几个,领军人物也很有限,很大程度上都是在这个范围内轮流。”更有学者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很多时候就算当事人不想承担有些课题,“但学校或者单位都会要求你去申请,因为这和荣誉有关。

  呈井喷式的科研项目带来的是成百上千万的科研经费。根据《中国青年报》之前所做的调查,在李宁领衔的众多科研项目中,仅“猪、鸡重要经济性状遗传的分子机制”课题专项经费即为1581万元,周期3年。这一项目由7个研究课题组成,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单位。其中,由李宁主持的“表观遗传和miRNA影响性状形成的机制”的单项课题经费为384万元。“家大业大”,李宁在农业大学可谓“财大气粗”,人人称其为“李老板”。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