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冻肉难测"肉龄"

01.07.2015  16:09

  多家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和专家向记者表示,根据目前技术手段,一般能对肉质的感官、微生物等指标进行检测,以此来判断其是否过期,但很难直接判断出陈年冻肉的实际存放年龄。

  国内现有的肉制品检测标准为 GB2707-2005鲜(冻)畜肉卫生标准、GB/T 1723-2008鲜冻分割牛肉等卫生标准。其中,对肉制品检测集中在色泽、黏度、气味等感官指标,冻禽解冻失水率、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等理工检验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指标。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理事长南庆贤介绍,陈年冻肉在长期储藏中表面会出现发黄、发褐甚至氧化发黑,其肉质细胞中的营养早已流失,纤维质也发生变化。而“进口走私中储藏环境很难保证,一旦到达0℃以上的解冻条件,冻肉化开后会迅速滋生细菌导致腐败。这时候即便再次冷冻,肉质还是存在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病菌。

  “战备肉”冷冻费用低

  有网友说,40年的冻肉走私入境,还不够仓储、冷冻费用呢。真的如此吗?

  一名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员告诉记者,这种战略储备肉的储藏成本非常低。作为战备物资储存的肉类,折算后的冷冻成本约为每吨17元/年。也正是低廉的储藏成本和价格,催生了近年来走私过期陈年肉的市场热潮。

  其他国家也曾查获战备肉

  陈年战略储备肉的身影在国际上也是屡次出现。2010年,俄罗斯在别尔哥罗德州破获一起肉制品走私案,冻龄超过30年的“战备肉”从美国、巴西、比利时、加拿大经乌克兰走私入俄,犯罪团伙从事此勾当已有数年。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