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阅读星火,书香校园文化——记文学院学子参加作家阿来讲座

20.05.2016  10:44

      5月10日下午3点,受琼台师范的邀请,文学院学子有幸参加了由茅盾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藏族作家阿来带来的主题讲座《大学生如何阅读、创作》。本次活动于琼台师范的文学C楼202教室举行。

     
      “如今,阅读都需要政府以文件的形式出面,说明我们古老之邦的文化正面临危机!”通过国人人均阅读量的数据分析,阿来老师痛心地指出当今国人阅读的匮乏“我们在最有条件读书的时代不知道阅读,不喜欢阅读!”而后,阿来老师呼吁在坐的同学们“每个人都要阅读”。
        书海浩瀚,如何为自己选择一本好书呢?在阿来老师看来,一本好书必须满足“真、善、美”这一标准。“艺术首先要求‘真’,‘真相’的‘真’,‘真情实感’的‘真’。”“语言要美,结构形体要美,最重要的是感情要美,体现人性之美与善。”在讲座上,阿来老师为同学们认真分析了“消费主义”的阅读,“这样的书本,投你所好,击中你的人性弱点,无‘真善美’,它只是为了赚钱而存在。阅读这样的书本,你不是走向阅读,而是远离阅读!”说到推荐优秀书籍,阿来老师便提起自己的一段经历,曾经有出版社请他开一个“好书书单”,他当时直接表明“我不敢开!”。阿来老师不开书单的原因是,鲁迅先生曾经有过同样被人请开书单的经历,而鲁迅先生当场便说“好书是要自己发现的。”阿来老师用鲁迅先生的话告诫现场的同学:一本好书,是要能与自己生活经历产生共鸣的,每个人的性格、感受力都不同,所以好书一定要自己发现的。

     

      在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举手向阿来老师提问,甚至在坐的老师们,也按捺内心的好奇,对阿来老师写作路程提出问题“请问您是怎样走上写作道路了?写作不是一件易事,您又是如何坚守下来的?”阿来老师大方地同现场的老师们、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写作路程,“我没有想过当作家,甚至我到16岁才第一次听到‘作家’。我一开始只是单纯的热爱阅读,而后,我阅读到一本写美国南方乡村生活的书本,启发了我最初的创作。”听完阿来老师的亲身写作经历,现场掌声连连。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阿来老师的讲座让自己受益众多,对阅读有了更深的认识,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阅读的兴趣也愈发浓烈。

      据悉,本次讲座为第八届海南书香节名家海南行(2016)活动之一。

      阿来,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四川省作协主席,兼任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曾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诗集《棱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