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长假过后上班模式启动 “6招”赶走假日综合症

09.10.2015  09:53

      原标题:长假过后上班模式启动“6招”赶走假日综合征

      国庆长假已经结束,早上你起得来吗?适应拥堵的交通吗?心情还舒畅么?准备好应对工作了吗?提不起精神、胃口不好、焦虑、注意力无法集中、睡眠紊乱……从假期放松的状态突然恢复到紧张的工作中,诸如“上班恐惧症”等症状此时会出现在一些上班族的身上,不少上班族表示无力感。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避免出现假日综合征,快速投入到节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呢?

      上班族没精打采,很茫然,不想上班

      国庆长假之后,再回公司,上班族认为,这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昨日,“不想上班”的无助感刷爆朋友圈,不少市民反映,放了七天假一下子想到上班都不知道该干嘛。

      市民林先生表示,自己是一家海口国贸某公司的职员,平时工作很忙,这个长假每天上网、打牌,朋友聚会,玩通宵是常有的事情。这不,玩了这几天通宵打牌觉得腰酸背疼,马上要上班竟然头也开疼了,去医院检查又没什么毛病都没有,“一想到上班我就没精打采,总是打哈欠,大脑还处于休息状态,还没办法适应紧张的工作,医生说是假日综合征,得赶紧调整过来。”林先生惭愧地说。

      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林先生这种情况在上班族中很普遍。

      家住海口琼山区的彭小姐是某国企职员,平时总跟数字打交道,国庆期间,她出岛旅游。昨日回来,彭小姐说,一想到工作就觉得很茫然。在出去旅游的那几天几乎都是在逛、吃、拍照、发朋友圈、聊微信中度过,几天下来脖子疼、眼睛酸,手指也在不停地抖动。“最要命的是,一上班就要跟数字打交道,根本静不下心好好工作,真怕一不留神就出错,好讨厌上班。”彭小姐抱怨地说。

      心理咨询师假日综合征可控可治疗

      什么是假日综合征?记者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海南大学的王昌纯老师。

      王老师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讨论假期综合征,由于假期人们生活的节律性和工作时候的生活节律性存在很大差异,如作息、饮食、开展的活动的兴奋度的迥然不同。所谓的假期综合征,其实是人们一时无法适应从休息状态到紧张状态的切换,并因此产生了烦躁、焦虑甚至抑郁的情绪。假日综合征的出现与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有关。

      面对这样的“假日综合征”,上班一族该如何摆脱呢?王老师介绍说,国庆小长假期间,熬夜娱乐,忙于应酬,生活变得毫无规律,不免身心疲惫。从一种不规律的生活,回到原先的按部就班的工作状态,心理上会有一个短暂的调整适应期。要适应这个调整过程,了解了身体的这一正常现象,主动积极地去做一些准备,帮助自己进行缓冲,而不是受困于负面情绪,从心里上接受不了假期结束的现实。要迅速结束节日松散状态,将节日期间还没有处理完的事情尽快了结,之后,静下心来思考新年的工作计划。一方面要及时更改生物钟,保障充足的睡眠,规律作息,告别熬夜,最好在晚上11时前入睡,确保第二天精力充沛恢复正常的生活节律,另一方面要调整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已经进入状态,可以高效工作了。”给自己一定的心理暗示,多做深呼吸,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象着随着吐故纳新,紧张、烦闷、浮躁也通通离开了身体。

      6招帮你赶走“节后综合征”

      提前一小时到公司

      如果不是太累的话,吃过早餐可以提前一小时到公司,利用这段时间,可以把放假期间积压的事情处理一下。不少单位假期结束到了正式上班的点,很多同事一定会互相寒暄,问你假期去哪里,玩得如何,这时候,你无法全力投入。所以,节后这一周,可以提前一些到办公室。当然,如果要舒舒服服的提前一小时到公司,你需要提前一小时起床,你也需要提前一小时睡觉。

      写备忘录安排工作

      7天长假之后,回到办公室的第一天,你会突然面临千头万绪的工作和学习事情,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可能有些朋友连自己的电脑、邮箱密码都忘了。这时候,写一张便签式的备忘录,将未尽事宜和上班后头几天要办的事情罗列其上,把要做的事情写下来,按照优先级排排序,把必须做的事情和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区分开,将节日期间还没有处理完的事情,用最简捷的方式尽快了结。试试看,会有效果哦。

      合理有序处理邮件

      上班的第一天开始,不要太着急。开过车的人都知道,良好的驾驶习惯要求你无论是加速还是刹车都要慢慢来。机器如此,人更是如此。慢慢来,别着急,用一周来恢复状态不是过分的事情。当你理不清工作头绪的时候,收拾办公室的桌子和书架,同时不要试图每一封邮件都立刻回复。把那些可以稍后回复的邮件标记出来,然后把很少的,需要立刻处理的邮件很快处理一下。

      相应调整作息时间

      长假玩乐过度,甚至通宵喝酒打牌等,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结果头疼、“睡眠紊乱”就会找上门。上班族应尽快停止各种应酬,抓紧时间自我调节,规律睡眠、饮食,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做出相应的调整,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一旦出现紧张、忧虑、厌倦工作的不良心态,也不要着急,白天工作时可以喝点茶、咖啡提神,也可以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象好似随着吐故纳新,紧张也离开了身体;中午小憩一会儿,晚上争取早睡。

      适当减压消除疲劳

      上班期间长时间用脑,大量消耗能量导致大脑血液和氧供应不足,削弱了脑细胞的正常功能,集中表现为头昏脑胀、失眠多梦等,缓解的方式是让大脑放松休息,可轻轻按摩头部、散步闲逛或做其他小事分分心、听听音乐等看看书报,多与同事交流工作,有助于逐渐脱离长假期间上网、打牌的“心瘾”。心理疲劳则由过节压力感造成,应设法减轻心理压力,严重者应赶快去看心理医生。上班前要好好洗个澡,洗澡可消除体表代谢的排泄物,使毛细血管扩张,有效消除疲劳。

      适当运动对付厌食

      不少人利用长假外出旅游,但旅途结束后容易出现身体劳累以及口腔溃疡、口干舌苦、大便黄赤干结等“上火”症状。过节往往出现一天不停嘴的现象,吃多了,就容易撑着,引起神经性厌食,尽量吃清淡一点的饭菜,让塞满鱼肉的肠胃也歇歇;也可由旁人给予及时的开导、解释和鼓励等心理诱导;最佳的方法是参加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如轻快的步行、慢跑、跳舞、伸展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运动,让自己的身心“动”起来,胃口也会调整到正常状态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