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内铁门被砸两次 三亚500年古温泉变露天澡堂

14.12.2015  09:44

  今年5月,三亚市崖州区一处古温泉被曝变成了“露天澡堂”,这个三亚市的文物保护单位,每天有数十人在此洗浴,垃圾堵塞了出水口,污水遍地。为保护古迹,相关部门为古温泉筑上围墙,并且安装了一个铁门。如今半年过去了,这处“崖州八景”之一的现状如何?12月9日,有网友发帖称,古温泉内再次聚集了前来洗浴的人群。

  崖州区旅游文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装上铁门的这半年内,铁门一共被砸坏了两次。“这一次铁门已经完全变形,修也修不了。10日下午装上了更为坚固的新门,将装上监控摄像头,继续安排人员巡查。”相关负责人说。

   问题:500多年的古温泉变成“露天澡堂

  这处屡被“突破”的古温泉,位于三亚市崖州区以北,名为“既济亭热水池”,也称“玉井温泉”,当地人更喜欢叫它“热水堂”。

  “既济亭热水池的水质好,矿物质高,出水温度可达70℃。这样的热水难以直接使用,古人巧妙地采用高低位设置,使高处泉眼流出的水经过不断渗透,流向低处的池子,这个过程可以降温。”三亚市崖州区旅游文体局副局长张怀良介绍,既济亭热水池是我国最南端的温泉,“热水池的建筑特点、水质,以及历史,使它成为了历史文物古迹,不应成为公共澡堂。”张怀良说道。

  可是,在今年5月,一张关于既济亭热水池的图片在网上引起热议,照片中的既济亭热水池挤满了前来洗浴的人群。这些人不仅用水桶沐浴,甚至还使用了移动式浴缸,怡然自得地泡温泉。往日清澈的池水,也变得浑浊。有的池子因排水口被垃圾堵塞,变成了死水。

  为保护古迹,相关部门为热水池筑上围墙,并且安装了铁门,清理池水,有巡查人员每天巡视。

  短短半年过去,历经500多年的热水池却没有得到长久的安宁。12月9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热水池再次被前来洗浴的人群占据。照片中的热水池仿佛又回到了半年前的情景,洗浴的人络绎不绝。令网友感慨:“崖城古温泉在哭泣。

  这处古温泉位于三亚市崖州区以北,名为“既济亭热水池”,也称“玉井温泉”,当地人叫它“热水堂”。它修建于明正德年1506到1522年间,清朝光绪十五年时,它被重新修复。由于温泉旁边有一座名为“既济亭”的小亭子而得名“既济亭热水池”。

   原因:半年内铁门被砸坏两次

  12月11日中午,南国都市报记者来到既济亭热水池,沿途可见拎着水桶的人群。尽管此时热水池的大门紧锁,可是,仍有人不断上前察看铁门是否锁牢,能否进入热水池。

  三亚市崖州区旅游文体局副局长张怀良介绍说:“自从今年6月份筑上围墙,装上铁门之后,相关的破坏并没有停止。半年来铁门被损坏过两次,巡查人员无法全天候在热水池蹲点。12月4日,铁门又被一群不明身份的人破坏。事后对铁门进行修复时,发现铁门已经完全变形,根本无法修复。”对此,相关部门更换了铁门,采用加粗加固的材料,改变了原先对开门的形式,12月10日重新安装了铁门,并张贴告示说明“禁止下到温泉池泡澡”、“禁止裸浴”等标语。

  在既济亭热水池的对面是便民取水池,这是相关部门为解决当地居民用水而修建的。以前居民人数不多,居民遵守村规民约,,没有出现破坏洗热水池的行为。张怀良说,后来居民人数增加,就出现了破坏热水池的行为。封闭热水池后,今年8月在对面修建了便民取水池,并且在池前设立了告示牌,只提供取水,不可下池洗浴。12月11日,记者在便民取水池没有发现下池洗浴的现象。

   措施:将安装摄像头追查破坏者

  对于包括既济亭热水池在内的崖城古迹的保护,相关部门组建了文物保护队伍。张怀良介绍说:“对于既济亭热水池的保护措施,除了继续安排巡查人员外,将安装监控摄像头,防止有人破坏。一旦出现破坏行为,取证后移交公安机关,依照相关法规处理。

  记者从崖州区旅游文体局了解到,封闭起来的既济亭热水池,下一步将继续进行清理工作,之后将联合专业机构进行规划。“水池下部的排水系统,出现了垃圾堵塞,将继续清理,另外将联合专业机构,对热水池进行规划,希望大家能够共同维护古迹。”张怀良表示,既济亭热水池如果要重新焕发光彩,不仅需要相关部门的努力,也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维护数百年的历史古迹。(记者贺立樊)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