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定安粽 纵享好滋味

31.05.2016  21:13

  生态定安,美食天堂。在5月14日和5月15日举办为期2天的“2016中国·海南名粽展销会”上,定安16家粽子企业满载而归,定安粽子销售额达到55万元,订单49万个。

  定安向来有其静美、悠远的文化氛围,也塑造了定安人享受文化、分享美食的大气性格。如今,独特的原料选材、制作手法及丰富的历史、人文风情等元素融为一体,打造出定安金牌粽子,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富硒土地孕育美味粽子

  定安是一片富硒的土地,将富硒粽叶、富硒糯米、黑猪肉、富硒咸鸭蛋等独具本地特色的原材料糅合在一起,经过大火蒸煮十几个小时,造就了定安粽子的“软绵、浓香、味不腻”的独特风味,兼具营养与美味。

  定安粽子香气扑鼻,在展销会上,众多市民闻香而至,消费者纷纷往前品尝和订购,定安粽子受到市民的热捧。

  “我就独爱定安粽,吃过之后真是满口留香,味道真是好,”海口市民王先生试吃之后不住称赞,说罢,他还买了两箱,要和家人共同分享美味。

  “定安的粽子非常受欢迎,当时我们一上午就卖了两三百个!”定安东城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兴的说,不仅如此,粽子在平时也是人们喜欢的食物,“有时候外地人来到了定安,走的时候都要带上几盒粽子送人。

  据了解,2015年全年,定安县卖出了800多万只粽子,收入超亿元。

  小小粽子内涵大

  定安粽子不仅味美,还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相传定安粽子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元末,宫廷内斗,王子图贴睦尔被贬至定安,对定安娘子青梅产生爱慕,在定安县南雷峒峒主王官的撮合下,二人相恋。王子很喜欢吃咸蛋黄,因此每逢端阳节,王官便差人用黑猪肉加咸鸭蛋黄制成粽子送给王子和青梅吃,令他们赞不绝口,人们于是把这种粽子称为“王子粽”。后来,图贴睦尔回朝登基,史称文宗帝,于是“王子粽”便成为朝廷的贡品,制作手法流传至今。

  不仅如此,注重礼仪的定安人送礼佳品也喜欢送定安粽子。定安有俗谚“你做粑来我缚粽去”,在定安的方言中,“”与“”为同一个发音。无论遇上红白喜事,定安人即便不能亲自到,也要捎上些许礼品以表情谊,而粽子就成了这份情谊的承载。定安人若是去探望病人,就要带上被绳子紧缚的粽子,让病人亲手解开缚粽子的细绳。有“解开了结”的寓意,用以表明探望者希望病人早日康复。

  端午节又快到了,品一个定安粽,临行时再捎上几个给亲朋好友,对一个“吃货”来说是满足,对定安人而言,便是“”情“”意。

  线上线下齐推定安粽

  2012年,定安成立粽子协会。该协会以生产环境是否标准,是否获得QS认证为入会基本条件,目的在于让协会会员相互扶助,在原料引进、制作工艺、包装、销售渠道等方面交流各自的做法和经验,通过协会平台,定安粽子的生产经营走向了正规化、规模化,定安棕子品牌也走出了海南,走向了全国。目前定安粽子协会共有会员16家,并全部获得了定安粽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授权使用。

  不仅如此,定安县在追求粽子产业的规范化上从未止步。

  “2013年8月1日起,海南《定安粽子》地方标准正式实施,规定了定安粽子的术语和定义,”定安县商务局局长柯敏说,这一规范对粽子的选料、产品分类、技术要求、生产过程、卫生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销售等都作出了规定。2014年2月,“定安粽子”一鼓作气,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用于证明定安粽子的原产地域和特定品质。

  除此以外,定安还积极发展多渠道销售粽子。在各大电商网站上,定安粽子的销售平台不计其数。在“2016中国·海南名粽展销会”现场,定安东城食品有限公司、海南中凯安泰实业有限公司等6家粽子生产企业与电子商城平台达成合作协议,创新线上销售的新模式,通过“互联网+”的展销模式,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定安粽子的知名度,做大做强定安粽子品牌。

  “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受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定安粽子现在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可以增加便捷性,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下单成交,全国人民都可轻松购买,更多人可以品尝到定安的味道。”柯敏说,定安粽子的前景广阔。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