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海南部队大学生士兵淬火记:特种兵跳伞两次遇险

01.08.2015  13:01

      青春,在军营里闪光

      ——驻琼部队大学生士兵军营淬火记

      在驻琼部队里,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凭着一颗热爱迷彩服的心,他们或是放弃多彩的校园生活,或是放弃舒适的工作环境,毅然走向军营,用所学的知识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别样青春,只为圆心中的“军旅梦”。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记者来到军中,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军旅生活。

      军营里最美的“舞者”

      为入伍剪掉齐腰长发

      1996年出生的冯蕾霓是地地道道的三沙市人,如今是省军区75576部队的一名女兵。她是听着父辈们讲着南海的故事长大的,从小对解放军有着“特殊情结”。

      “从小到大,我都在做同一个梦,希望有一天能穿着军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2014年,从广东舞蹈学院毕业的她,毅然选择应征入伍。“为了当兵,我瞒着家里人偷偷把齐腰的长发剪掉,只剩下不到10厘米。”就这样,她成为三沙市首名应征入伍的女兵。

      可部队生活远没她想的那么容易。冯蕾霓说,入伍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特别自由。进入部队后,感觉很不适应,“自己以前打死也跑不了5公里,通过部队的锻炼,现在可以了。”最令她兴奋的是,进入部队后还能继续自己喜爱的舞蹈。

      今年6月,省军区在全省驻琼部队启动巡回征兵晚会,这让冯蕾霓得以一展所长,除了参加群舞,她还排练了一支双人舞《往日时光》。“在最爱的地方做最喜欢的事情,很幸福呀。”开心的笑脸在这个90后的新兵脸上绽放。

      文武双全的特种兵

      两次跳伞“逢凶化吉”

      清晨6时,嘹亮的军号把沉睡静谧的军营唤醒,尽管天空还飘着细雨,五指山某炮兵团班长田方形洗漱完毕,在宽广的营区开始跑起步。7年来,从小学老师到炮兵团的班长,他用自己的实力告诉所有人:我行。

      谈及自己的入伍经历,田方形笑着说,高中因为体重太轻,体检不达标。大学期间,体重合格了,结果却因牙齿有问题又一次与部队失之交臂,直到大学毕业后,自己终于圆梦军旅。

      回忆7年的军旅生涯,田方形记忆最深刻的是自己在特战部队时,在跳伞训练过程中的两次遇险经历。“其中一次是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没有拉伞钩就跳伞。大多情况下,没有伞钩,降落伞无法打开,所幸降落伞最后还是打开了。”

      “两次都差点没命。”田方形说,从特战旅回来后,他更加刻苦练习,全身心投入部队生活。而这也恰恰成就了如今的他——4次被评为优秀士兵,2次被评为优秀学员和优秀共产党员,在他担任班长期间,带出了“先进炮班”。

      军队中的知识骨干

      从“后进”兵到提干对象

      入伍前的戴鹏杰在杭州一家公司当技术员,因为工作出色,部门主管对他赞赏有加。然而,他却总觉得自己的生命里缺少了点东西。2013年9月,不甘于这样平凡的生活,戴鹏杰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新兵。

      入伍之初,戴鹏杰文化水平高于其他新兵,但在体能方面却往往跟不上,这给了他沉重的打击。凭借一股拼劲,他在新兵考核中取得了全科目良好以上的成绩。

      进入省军区工兵营机械连后,戴鹏杰又遇到了新问题,四百米障碍和五公里突破不了,排长就利用野外驻训的时机对他进行强化训练。“后来,在扛圆木冲刺项目中,就他一个人坚持下来了。”指导员张针说,野外训练使戴鹏杰的体能和军事素质得到了质的飞跃,如今他还是机械连十一班的副班长。

      今年1月,中美人道主义救援减灾实兵演习举行,因为有着技术和英语的优势,上级将应急供水科目的演习任务交给了戴鹏杰。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里,他开启了“疯狂模式”,对污水净化处理器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演练。

      “演习那几天,他充当翻译,负责用英语演示交流项目,获得美方参演人员的高度赞扬。”张针说,两年来,他见证了戴鹏杰从“后进”兵成长为部队强烈推荐的提干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