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赤诚昭日月

05.06.2014  11:00
  2013年3月12日,牛开成(前左)在雅星镇调打村工作时的情景。(儋州市委供图)
  牛开成

  生前任儋州市雅星镇党委副书记、镇纪委书记。他身患重度肝硬化长达7年,却带病扑在工作上。2013年10月24日,因工作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年仅46岁。

  ■  海南日报记者  杜颖  特约记者  谢振安

  儋州新州镇坡朗村,6月热辣的骄阳烘烤着一片新绿的花生地,古稀之年的邓美乾老妈妈用消瘦的肩膀,背回了一麻袋花生,煮熟了一盘放在庭院下,等她的孩子回家。她喃喃向我们讲述着,她说她的儿子“牛仔”除了出生那天嘹亮地哭过一回外,就没见他什么时候再流过泪。

  这老母亲是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牛开成的妈妈。老妈妈不知道的是,在十几年前知道乡亲挖山凿石过苦日子时,在眼见农民将告状信上摁满刺痛人心的红手印时,在发现饿得揉肚皮却喊不出声音的老阿婆时,望着那些老百姓的身影,牛开成都曾流下眼泪……

  牛开成在儋州最基层农村奋斗了24年,但2013年10月24日却被病魔夺走了年仅46岁的生命。

  我们再一次叠合着他的脚印重走了儋州,寻找着这份可贵的精神遗产。在这样一块古老土地上生息繁衍的人们,必然烙下这块土地的印记,勤劳与勇敢、艰难与隐忍、幸福与梦想都化为血、结成果,为这里的人们凝成了一种秉性:赤诚、坚韧、厚重。

  牛开成就是这片红土地的儿子,是具有这样精神和品性的人……

  群众的难处

  就是他心头的痛

  “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是能天天和乡亲在一起

  2014年1月8日,牛开成过世2个多月后,寒冬的清晨,要坐3天2夜火车从吉林赶回海南与母亲相聚的牛立峰早早背上背包,在吉林建筑大学校门口,他被一个中年人喊住了:“小牛!

  “你是张叔叔!

  “可找到你了!”高兴地紧紧拥抱小牛的人叫张建华,吉林财经大学纪委副书记。牛开成事迹被媒体相继报道后,其感人故事传遍大江南北,素昧平生的张建华是含泪读完报道的,他知道小牛在吉林读书,下决心要找到小牛当他异乡的“爱心爸爸”,“牛开成所付出的,人民不会忘记他,咱更不能让英雄的孩子心里落了单。

  牛开成离去半年多,社会无数的好心人关心关注这个家庭,被子、围巾、数不清的书信……“我都不知该怎么报答。”大年初一,牛开成妻子郭启焕就这样问过赶来家里陪她包饺子的儋州市长林东和他爱人。

  “老牛不也从没向老百姓要过报答?” 

  1997年,牛开成是骑自行车驮铺盖卷来到包点的木棠镇高堂村的,牛拉过的土道上,一辆辆小货车装满大石头经过,卷起呛人的尘土。200多户人家的村落,农民靠凿石头讨生活。牛开成看着老百姓的苦,心隐隐作痛。 

  儋北地区的老百姓用“两个太阳”来形容这里的高热,人站在太阳下不干活身上都湿漉漉,“当年‘乌侬’(黝黑的小伙子,指牛开成)在这海边一担子一担子帮农民垒虾塘。他说村民不能一辈子凿石头,得让大家活得有尊严、有奔头。”高堂村委会主任吴圣位说。

  讲起牛开成,吴金义、吴圣武等老农民都围了过来,“日子从村里有虾塘蟹塘后变了,农民收入翻着番涨上去。

  北门江口最贫穷的村庄的确发生了巨变。仅1年时间,高堂村农民年人均收入从不足1000元一跃升至3500元。而16年后再度来到高堂下辖的南边上村、南边下村、南边新村等地走访,这个木棠镇人口最多的村委会,至今仍有一半以上农户收入来源靠养殖海虾。

  “养虾赚钱,如果当年老牛要为自家围个虾塘,那是多容易的事。”木棠镇副镇长岑题科记得,老牛自己不搞虾塘,又一头扎进帮农民建旱厕的工作中了。那一年,没有农民知道,老牛念高中的弟弟牛开业等着钱交学费,牛开成咬咬牙,把老家还没养大的5只小猪崽卖了。

  24年间,牛开成走过木棠、光村、中和、雅星,为老百姓插过秧、挑过担、修过路、补过房,悄悄用自己工资买来米油背到孤寡老人家门前,为讲不出话的失智阿婆一口一口喂粥……他爱这片土地,爱生活在这里纯朴善良的农民,他曾说过,“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是能天天和乡亲在一起,闻着稻谷穗儿,这工作我干多久都干不够!

  这是牛开成对老百姓多么深情的表达!他把自己的人连同一颗滚烫的心滴入了泥土,怎会换不回百姓十余年深深的记挂。

  赤胆忠诚是

  他所感知的最神圣使命

  “做人做事准则只有一个:办事办到群众满意为止

  在雅星镇,牛开成生前的办公地如今是“英雄岗”。镇委书记郭博宁说,“现在越难的问题,干部们越是迎头攻坚。解不了农民的心头事,觉得对不起老牛。

  3年前牛开成刚到雅星时情况并不是这样。妥朗村40多岁的“辣婆”黎玉理,2009年起就“定期”来上访,村小组分橡胶树不公,少了她的一份,镇干部谁劝都没用,点名就找“管事的”,时间久了,“钉子户”坐在办公楼台阶前“”书记,镇干部没人愿意理,迈步直接绕过去。

  2011年11月,上任不久的牛开成便遇见了她。他扶起玉理,“我是副书记,跟我说说行吗?

  “我就认‘一把手’!”黎玉理没搭理牛开成。

  “你跟我说,如果我解决不了,你可以再找书记。”牛开成笑了。

  那一次,牛开成在黎玉理和村小组间细心调解,长达3年的“拉锯战”一朝化解,玉理拿到橡胶树补偿后直流泪,一起前去的纪委副书记曾方才深深记得牛开成的话,“几十株树虽小,但对农民的利益影响大,我们做人做事准则只有一个:办事办到群众满意为止。

  牛开成收到过“信访件”,雅星老村51名农民摁着通红指纹的举报信深深扎疼了他的心。牛开成把自己关进办公室熬了3个通宵。转天,由他牵头的调查组来到老村,顶着好几封恐吓信的威胁,拿到了老村小组长贪污、挪用集体资金18.2万元的证据。

  任雅星镇纪委书记两年多时间里,牛开成办理积案16宗,件件都是涉及农民利益的事。他在破解阜气村环村路矛盾中创新设立了村(组)务公开制度,用阳光“晒账”打开了群众的心扉。随后,组务试点在儋州全市197个村小组铺行开来。

  一份对老百姓的真心实意,两年间让雅星下辖村委会的干部为之触动。

  牛开成离世后,调打村党支部书记陈圣山含着泪说,“怎么能让老牛书记不离开咱?办法就一个,对老百姓好!”村党支部副书记符治平扶助农民增收,从省外引回柠檬、蜜柚实现规模种植,如今300亩新品基地蓄势待发;阜气村小组组长符卿儿带领农民继七彩山鸡后,又开始探索山猪养殖,美丽乡村建设也如火如荼开展着……

  飞巴村农民符福耀受老牛的“恩惠”,素昧相识的老牛曾帮他据理力争挽回被砍胶林的上万元损失,知道牛开成去世的那一夜他失声痛哭:“老牛在世,没抽过我一支烟,没吃过一顿饭,他帮我图个啥?他是真正有良心的干部!

  他对故乡与人民

  的挚爱洒尽儋耳大地

  “共产党人不怕死,还怕困难吗?

  坡朗村牛开成的老家门前,枝蔓庞大的芒果树已结着青橙色的果实。“小时‘牛仔’爱爬树,但见着村里老人就一定跳下来大喊‘阿伯好’。”村民郭多富说。

  那曾是一个多么早熟而懂事的少年。弟弟牛开政记得,父亲牛造光常年在白马井盐场做工,田里的农活靠母亲,长兄如父,牛开成很早成了“小当家”,10岁的他能背着一个弟弟,左手再牵着一个弟弟,同时挑扁担打井水,弟弟们就在“牛仔”哥哥背上长大了。

  在新州中学念书时,牛开成每天要跑来回2公里的路为家里做好饭菜,自己经常来不及吃,夹块饼就跑去晚修。高中时,牛开成转到那大中学,离家远了,母亲每月会凑10块钱给“牛仔”当营养费。有一年,牛造光和邓美乾去学校给他送米,看着竹竿一样的“牛仔”小脸泛黄,母亲心疼地说,“钱花哪去了?要给自己增加营养。

  临行坐上“蹦蹦车”,母亲没留意,牛开成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毛票子塞到她怀里,“阿妈,我有大米就够了,钱没有花,这钱给你和阿爸!”说完他跑了……

  20多年后,坐在庭院中,母亲双手捂着苍老的脸哭了,因为许多年过后,在乡下四处奔忙不能常回家的“牛仔”,每次只要回来仍会嘱托她,“阿妈,我们日子会好的,不会再穷了,你要增加营养……

  在这个至今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里,我们在破旧的书柜中找到了一本泛潮的小说《苦菜花》。他喜欢书里的一句话,涂了重重的墨水:“共产党人不怕死,还怕困难吗?”我们默默地读着这句话,似在这一刻读懂英雄为何而生。

  牛开成相信并用20年的光阴践行了这句话。当生命已进入最后倒计时,难以想像的肝硬化疼痛日夜折磨着他,他把困难和疼痛紧紧咬住了。

  2013年8月,牛开成的工作进入超高负荷状态,为村级换届选举顺利推进日夜奔忙。9月中旬接连的大暴雨摧袭儋州,他在几个包点村间不停地穿梭奔走,很少凌晨前能回家。

  国庆七天他心里很不舒坦,百合台风的逼近让他彻夜辗转,他犹豫过,最终拔掉了尚没打完的吊针,出现在防风的调打村村口。此刻,他的肝硬化处在了终末期。 

  10月24日凌晨,牛开成肝硬化导致胃和食道静脉破裂出血离世,他还没来得及跟亲人说上一句话。

  有什么比这样的离开,更令人痛断心肠!

  牛开成的遗体回到故乡,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鲜花洒满了车子经过的长长村路,路上奔跑的车辆一辆接一辆地跟在了车后,儋州百姓以英雄的礼遇为牛开成送行……

  他对故乡和人民的挚爱,洒尽儋耳大地的每一处山水,这里留下过他的感情,也留下了他的品性。人们不会忘记,在他的骨髓里,有这个时代永不过时的东西,那就是对党的事业和老百姓的一份赤诚。

  这,铸就了牛开成厚重光辉的生命!(海南日报那大6月4日电)